返回第十一章 蛤蟆公子(1 / 1)鹅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后的刘瑶见刘戎久久不能成诗,禁不住就是一阵尴尬,自己的二哥自己知道,在府里私塾一起进学的时候,他分明是连文章都写不通顺的!哪里会作诗?

想到此,他拉了拉刘戎的衣袖就示意他离开。

刘戎执拗地甩开她的手,凭什么其他人穿越就能拿诗词大杀四方,我就不行?就因为是命题作文,不好抄吗?

不行,我一定要做出一首千古绝句,人前显圣!

天不生我文抄公,大明万古如长夜!

“人生只如初见?不切题呀。”

正沉思间,刘戎却是忽然听得后面一嗓子喊道:“怎么?上这船非要会吟诗吗?好,本公子也吟一首!听着,嗯,有了!海套子,真是大,海套子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跶!”

……

众人闻言俱是满脸的黑线。

“一戳一蹦跶?”刘戎听完这句诗一个踉跄差点就是摔了个狗啃泥。

这尼玛也算诗?

他强自镇定了心神正打算转过头一睹尊容的时候,却是又听到那个声音继续道:“小魏子,本公子这首诗作的如何?”

“啊?哦!绝妙!绝妙!公子作的绝妙啊!”

“依小的看,‘海套子,真是大’这一句虽无动词,却是动感十足,使得公子对这海套子的一派秀丽景色之热爱溢于言表。”

“而‘有荷花’一句却是笔锋一转,由大化小,让小的脑海中禁不住就是涌现出了海套子荷花满堂的唯美景象。”

“正在小的闭目凝神满鼻荷花之香的时候,公子却又是化静为动,以鲜活的生命力——蛤蟆之动,对比荷花之静,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则动静剧增十倍!大家手笔!此乃大家手笔啊!”

众人一阵眩晕,卧槽,这才是高人啊!

“想不到你对本公子的心思倒是洞察得深彻,走,咱们也上去。”

刘戎巨寒,恨不得转过身一口老血全喷在这不要面皮的主仆二人脸上。

罢了,这赛诗会看来水准着实一般,还是去下面湖边踏青吧。

刘戎这回出来本身就是信马由缰,他转过身就要下船,刚好与那人相对而行。

只见这一行是四个人,一个十六七岁的年轻公子,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文士,后面紧紧跟着两个虎背熊腰的大汉,都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却非要穿个读书人的儒衫,还装模作样地分别拿着一把扇子,看起来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刘戎心里发笑,心说也不知是哪家的富家公子,带着的护卫也确实是些练家子,就是看起来脑袋不太聪明的样子。

离开这处画舫,二人又往大慈恩寺转了一圈儿,刘戎不信这些,但还是随着刘瑶一起买了香火,在蒲团上拜了。

在刘戎的后世,要论大慈恩寺还要属西安的那座有大雁塔的出名,历史也更为悠久,不过京城的这处也还不错,里面也有一个高高的佛塔。

佛塔不知始建于什么时期,但看起来本朝是翻修过的,塔高五六十米,周长近四十米,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面八角十三层塔上共有两千多枚铜铃,清风吹来悦耳动听。

刘戎前世还没去过帝都,更不知道这所佛塔是否还在,一想到如此巧夺天工的建筑很有可能将会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禁不住又多游了一会儿。

游完大慈恩寺,三人又在岸边游玩了一会儿,不知不觉已经日过三竿。

刘瑶早饭也没吃就被刘戎拽了出来,现在早已是饥肠辘辘,忍不住就喷道:“二哥,你还要转到什么时候?”

刘戎听出她话里的薄薄怒气,失笑道:“你不想逛,和露珠回去便是了。”

刘瑶白了他一眼:“我们两个女孩子如何回去?”

这个时代,大户未出嫁的女子哪怕是上街也要由家里父母兄长带着的。

独自出行,恐怕是要被人笑话的,更何况他们还是在人生地不熟的京师地面。

说完,刘瑶的肚子便响起“咕咕”的声音。

刘戎回过头,正好看到脸色绯红又带着几分薄怒的刘瑶,禁不住苦笑着敲了敲自己的脑袋。

“你饿了就直说嘛!”刘戎前世厨艺不错,正好今天露上一手。

他叫过露珠在她耳边低语几句,又掏出一点碎银子递给她,妹妹这段时间总是对自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今天定然要她刮目相看才行。

露珠拿着银子一脸狐疑地走了,剩下刘戎他们继续在岸边郁郁青青的草甸上闲逛。

不愧是京师,承载了天下大半的气运,虽是晚秋时分,这西涯湖畔依旧是草长莺飞,绿意盎然,一点时令的萧索秋意也没有。

马上就到中午了,太阳渐暖,早已没有了清晨的那种淡淡凉意。

岸边郁郁青青的草甸上到处都是踏青的游人,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卖弄风骚的文人士子,还有挑着扁担的小贩,甚至于连那些衣不蔽体的小乞丐们也捧着破碗,笑闹着在岸边的草地上打滚儿撒欢。

刘瑶从荷包里取出一粒碎银子,在一个小贩的扁担里买了一包馒头,自己拿吃了一个垫着,其他的则连同找剩的那些铜钱一起分发给那些小乞丐。

这是她从母亲张氏那里染来的习惯。

蓬头垢面的小乞丐们怀里紧紧地揣着馒头,怯怯地看着刘瑶,谢也不谢,就撒开腿飞快地跑了,或许在城中的哪个角落里,还蜷曲着他们贫病交加的亲人吧。

如果不是亲人……刘戎摇摇头,不忍细想。

精明能干的丫鬟露珠不一会儿就将刘戎交代的猪羊肉片、鸡腿、鸡翅膀、还有几截腊肠全部买来了,除此之外,还有一只放过血拔过毛的生鸡,两盒时令小菜。

明朝后期,中国的饮食文化早已经相当发达,除了化学添加剂之外各种佐料应有尽有,着实避免了刘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露珠从一只食盒底面抽出一张硕大的麻布铺在地上,三人一起坐在上面,把生鸡搁在旁边,一边做准备工作,一边谈笑风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