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说的掷地有声,
引起朝廷一阵混乱。
大家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纷纷向同僚求证。
康熙说的是赏他当亲王,
没错,
没有任何限制。
也就是说,哪怕是个贝子,只要清理完国库亏空,就直接赏赐亲王封号。
足见康熙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正常情况下,
清朝皇子的封号分为14个等级。
其中,
当朝皇帝这一支一般为:
皇子
贝子,
贝勒,
郡王,
亲王,
要想从皇子成长为亲王,难度堪比七品知县奋斗成封疆大吏。
十三爷胤祥直到现在,也只是个贝子。
胤禛年纪大些,奋斗成了郡王,
八爷胤禩还是个贝勒。
“亲王,直接封亲王!”
一个三品官颤抖的说到。
“完了,万岁爷来真的。”
“哎呦,我哪弄钱去!”
“......”
朝堂唉声叹气一大片。
今天来的五品以官员,
有一个算一个,
都在国库借过钱。
多的几十万,
少的也有一两。
嘿嘿,
真的就是一两。
这种就是又不想贪污,
但又不想被孤立,
只好象征性的拿一两。
朝廷追的急,那就痛快补。
朝廷追的不急,也不至于被同僚排挤。
追缴国库欠款这种大事,
一定会提前放出风声。
皇子们早就有了自己的打算。
太子爷是不会亲自下场的,
因为他也借钱了,多达一百万两。
三爷自命清高,不沾铜臭。
老五老六老七与世无争,乐于看戏。
老八胤禩肯定不干,
他只会假慈悲笼络人心,绝不会干得罪人的事。
老十三分量不够,镇不住场子。
扒拉下来一算,
也就胤禛能办这个差。
康熙看着朝廷的众生相,悲从心起。
堂堂康熙盛世,
竟找不到一个替朝廷分忧的人。
可怜,
可叹,
可气。
“干不了还是心虚不敢干?”
康熙追问一句。
还是没人回应。
这个时候,胤禛咳了咳嗓子,打算站出来。
十三爷一看,急了。
赶紧干咳两声,喝止他。
胤禛看向十三爷,
十三爷赶紧比划,
意思是鼓动老八去干。
老八瞪了十三爷一眼,
老九,老十开始往十三爷身靠,硬挤兑他。
康熙看在眼里,心中悲凉。
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一声掷地有声的应答:
“儿臣愿接下这个差事,替朝廷分忧!”
众人看去,
胤禛首举折子,跪在地。
康熙大喜过望,
心中竟有了一丝对胤禛的愧疚。
应该给他一些赏赐的,不该这么冷落他。
他这么多儿子,出了事全都往后退,只有胤禛一人替他办事。
康熙非常清楚,
追缴国库欠款是个得罪人的活,
谁干谁倒霉。
胤禛肯站出来,绝不是为了争宠。
他是真的想替朝廷分忧。
“好,好,好!”
康熙一脸说了三个好,所有人都能看出他的激动。
“这件事如果干成,朕一定封你为亲王,雍亲王!”
康熙发誓道。
胤禛肯这么做,定然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
于公,他有为社稷着想的初衷,毕竟天下是爱新觉罗的天下。
于私,他也有立威的心思。
最后,
他还要利用此举,争取到审理李卫的主动权。
他必须保下李卫,否则谁还敢跟他混。
“儿臣志不在亲王,而是为了我大清的天下。
自古多事之秋,无不源于财政危机。
我大清立国不足百年,竟出现如此囧境,令人痛心疾首。
我愿充盈国库,并借此重整朝堂的歪风邪气。”
胤禛振振有词。
康熙听完,激动的拍掌。
“这才是我大清的皇子,才是我康熙的儿子。你有这份洞察,不枉我对你的苦心。”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明日实施。
我在这里讲一句,
谁也不要攀关系,走后门。
更不要私下联络,顶风作案。
这件事是朕定的,
不要埋怨胤禛。”
康熙替胤禛说了话,定了调子。
“第二件事,那就是如何处置李卫。都举荐一下审理李卫的人选。”
大事已定,
康熙心情大好。
李卫的案子便不再那么挠心挠肺。
只要皇帝心情好,
什么都好办。
李卫的案子万众瞩目,
谁都想扒拉到自己碗里。
太子爷想争,
八爷党想争,
就连三爷也放下身段,想审一审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
胤禛更是势在必得。
李卫关联太大,甚至比任伯安还要大。
落在谁手里都是个宝。
谁都知道他抢了刘八女的一切,那可是一大笔钱。
(其实年羹尧也抢了一半,只是没人这么想,或者他们不肯相信。)
除了钱,他手里还有更重要的东西,
这些东西握在手里,就能掌握夺嫡的主动。
这些心思,
皇子知道,
康熙也知道。
“皇阿玛,李卫罪大恶极,儿臣愿替朝廷主持正义。”
太子第一个站出来抢。
“哦,还有没有人?”
康熙这么问,自然是不想把李卫交给他。
老三听出了画外音,马请战。
“儿臣愿为朝廷主持正义。”
康熙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的问道:
“你主持编修的康熙字典如何了?”
老三先是诧异,后恍然大悟的回答:
“已经招募李绂等鸿学大儒三十余人,第一册目录已经刊印,正在加紧余下字目的编撰。
儿臣呕心沥血,定位皇阿玛传下千秋大业。”
老三说到这里,
知道康熙让他一心一意编纂康熙字典,别出来凑热闹,知趣的退出了。
老八把一切看在眼里,
知道该他出手了。
他给了老九一个眼色,
老九立刻站出来。
“皇阿玛,儿臣以为八哥堪当此重任。”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