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的阳光下,载着钦差大臣黄子澄、齐泰的马车沿着宽阔平整的驰道,行了约半个时辰。
终于来到了台湾首府台北城。
此时的台北城犹如一颗闪亮的明珠镶嵌在淡水河畔。
高大坚固的城墙,崭新的城门楼子,络绎不绝的商旅百姓。
两侧新建起来的砖瓦房,老百姓眼中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在向世人展示着这座新兴城市的无穷活力。
看着眼前欣欣向荣的繁荣场景。
黄子澄和齐泰面面相觑。
这还是那个边远蛮荒的夷洲吗?
当马车进到台北城。
展现在二人眼前的城市风貌更是令这两位号称才子,见多识广的京官都目瞪口呆。
宽阔的街道,可并排四驾马车而行,路面全部用青石板铺成。
中间用花圃隔开,马车分左右而行,马路两侧还有专供行人走路的街道。
街道边,是鳞次栉比的茶楼酒肆。
这些茶楼酒肆,都是两三层的建筑,全部用青砖做墙,黑瓦为盖。
街道贩夫走卒,商旅客人摩肩接踵,人声鼎沸。
甚至在人群中,黄子澄和齐泰还看到了不少长着金发碧眼,毛发浓密的生番。
这个台北城晃眼望去,竟是有种比京师还要繁华的错觉。
吴王,了不得啊!
最后二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深深的忧虑。
他们是来找吴王不臣的罪证的。
可现在...
台北城的繁华程度,已经远超朝堂诸公的想象。
这些若传到皇帝的耳中,纵然吴王有不臣之心,只要他没有明着造反。
以皇帝对子孙的那种疼爱,吴王怕是连毫毛都不会伤到一分。
闹不好老皇帝还会夸赞吴王贤明,对台湾的支持会更加不遗余力。
怎么办?
最后二人一咬牙,很默契的点点头,眼中同时闪过一道寒芒。
无论如何,他们都要找到吴王谋反的罪证。
必须将吴王从台湾弄回去。
这样一个能力超群的皇嫡次孙,决不能任由其独自在外发展。
不然,等到吴王羽翼丰满之时,再想要动,就难了。
马车缓缓驶进了吴王宫。
......
承运殿前,换了身隆重朝服的朱允熥,率领吴王府下文武属官已经在此等候多时。
当然,朱允熥可不是迎接什么黄子澄和齐泰的。
这两人没那资格。
他如此做,是因为朱元璋的圣旨。
他是在此恭迎圣旨的。
马车在承运门前宽阔的广场停下。
黄子澄、齐泰迈着威风的八字步,抬头挺胸阔步向前。
他们代表的可是皇太孙,决不能在吴王面前落了面子。
“皇帝陛下有诏,吴王接旨!”
随着黄子澄来到承运殿前,明黄色的圣旨被他缓缓展开。
“臣吴王允熥,恭迎圣训!”
说着,朱允熥率领一众文武在承运殿前跪下。
看着下跪的朱允熥,黄子澄心中一阵爽快,轻咳两声润了润嗓子。
便听黄子澄照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吴王允熥自建藩台湾以来,殚精竭虑,未曾懈怠,使台湾百姓安居乐业。”
“今所提之三省一府经济圈、不间断巡航制度,朕思虑再三,特旨恩准。”
“期望吴王莫要辜负朕之信任,再接再厉,使台湾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康,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允熥恭敬的接过圣旨,这才微笑着站起身。
“翰林院修撰,臣黄子澄。”
“兵部主事,臣齐泰。”
“拜见吴王!”
宣完了圣旨,不论黄子澄和齐泰是否代表朝廷,代表皇太孙,面对朱允熥这位大明吴王,他们都必须行叩拜大礼。
这是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的硬性规定。
看着两位自家兄长的心腹大臣,朱允熥眼中很快的闪过一丝不屑。
随即脸露出和蔼的笑容道:“无需多礼,免礼,平身。”
“谢吴王殿下。”
二人这才心有不甘的站起身。
他们也不想给朱允熥下跪,奈何老皇帝的规定在那里,他们可不敢违背。
看着二人,朱允熥微微一笑,说道:“两位代表朝廷而来视察台湾岛,此事可不能耽误了。”
“本王已经吩咐铁知府,二位视察台岛期间,铁知府将全程作陪。”
“二位若在岛遇到什么问题,也可询问铁知府。”
“行了!”
说着,朱允熥突然收起了笑容,神情变得很是严肃。
朝二人说道:“倭寇这段时间在台湾南部一带多有异动,我就不留你们了。”
“你们下去后,铁铉自会安排。”
“具体行程,你们自己去商议,本王还要关注台南战事,你们退下吧!”
闻言,黄子澄和齐泰只能是恭敬的朝朱允熥躬身行礼道:“臣等告退。”
这个吴王,也太无礼、太桀骜、太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了。
他们好歹是朝廷派来的钦差,代表的可是皇太孙。
居然,居然就这么两句话把他们打发了?
可是他们又能怎么着?
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找到吴王不臣的罪证。
让这位吴王为他今天的桀骜和无礼付出代价。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