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报》的编辑撕开了手里的信封。
稿件不够工整,写稿的人字不太好看,也不像成年人的笔触。
这当然是张栋故意的,他特意模仿了中学生的笔触。
标题:《机器人智能入门》
署名:建设中学张栋
内容:是否能让机器人拥有简单智能,我们进行了多种尝试......
编辑的身体不由自主往前倾,仔细地阅读了起来:“这是什么?”
编辑的眼里放出光来,然后又反复地读了四五遍。
信寄出后,张栋便没有关注后续,他对自己的水平还是有信心的。
张栋很快收到了《科学报》的回信。
回信送到学校,信封还盖了《科学报》的章,非常引人注目。
因为信是寄给张栋的,张栋的班主任李洁便代拆了。
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隐私观念,学校老师可以说是学生的半个爹妈。
信中是一份工整的稿件录用通知函:
致:
建设中学张栋:
您好!
非常荣幸地通知您,您撰写的文章《机器人智能入门》本报拟将采用,稿费将于刊发后次月寄出,特此通知。
另:您对机器人的研究令人赞叹,就我所知樱岛国不久前刚提出机器人的实用性与智能性,可以肯定的说,在智能性,您对机器人的研究已超越樱岛国,但不得不遗憾您的机器人实用性稍弱。
为此,本报编辑部强烈向您推荐以下参考书籍:
......
期待与您的再次交流。
盖章:《科学报》
李洁拿着信件发愣:“张栋会做机器人?”
不过因为张栋之前做出过金属探测仪,还被部队表彰过,李洁也只是惊讶了一瞬。
不久后《科学报》新刊市,一直关注的李洁立即到市里的报刊亭买了一本,站在旁边当场翻看起来。
很意外的,那篇《机器人智能入门》被放在首页,标题还做了黑字加粗,建设中学张栋的名字让李洁倍感欣慰。
这篇论文通俗易懂,不繁杂也不故意卖弄知识,只是一个中学生记录的实验步骤与论叙。
内容虽简单,其中包含的技术水平却很高,详实又带着些冷幽默的风格,看下来毫无枯燥之感。
连李洁这种对电子没兴趣的外行,看了都能明白,哦,“原来这就是机器人的智能”。
这篇论文可以说是能进入教科书里的,非常优秀的科普文。
站在报刊亭旁,不知不觉看完了文章,李洁抬头时才发现脖子都酸了。
她揉了揉颈项,笑得心满意足,对看报刊亭的大爷道:“大爷,给我再拿10本。”
科学类的书籍一向不便宜,李洁还是买了。
两本她留给自家,一本给张栋,教师办公室留了两本,剩下的让学生们轮流拿给家里看。
这一期的《科学报》在张栋成名之后,收藏价值高达十几万,这当然是后话不提。
李洁本想拿一本杂志给校长看的,谁知走到校长办公室门口,就见校长正捧着一本《科学报》看得津津有味。
他也是第一时间就买了,“建设中学”几个字,让校长满面红光。
李洁:校长这是哪得来的消息?
李洁能看懂的文章,校长当然也看得懂,也能明白这篇文章的技术水平。
他不由得畅想:“难不成我们学校还能出个科学家?”
几天后,建设中学迎来了一批访客。
早九点多,建设中学如常的课时间,一辆蓝色的伏尔加小汽车穿越小镇,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缓缓驶向建设中学。
中学门口的门卫已经看到这辆车,紧张的站起来。
他没接待过开公车的领导,不知如何是好,想去叫校长又来不及了,只得木木地站在门口。
小汽车在门前停下,司机探出头道:“您好志,能把门打开吗,我们想进学校。”
门卫赶紧把门打开放车进入。不用他通知校长,那么显眼的一辆轿车进门,校长在楼立即看到了。
当时张栋的班级正在课,坐在窗边的同学突然嚷嚷:“快看,操场来了辆小汽车!”
小汽车是难见的东西,特别是在小镇。
学生们一时竟不顾还在课,全凑到窗边看热闹。
老师用板擦敲敲讲台:“你们心怎么这么野啊!像什么样,快给我回原位课。”
(今日十更完毕,这个风格在这估计受众比较小,读者老爷们喜欢的话支持一下,给点数据,明日继续保底十更。)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