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拂晓,早朝,奉天门前,看着群臣叩首作揖的朝拜的场面,心中涌起一股豪迈很是享受。
“百官叩拜”
“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起……”
“奏事……”
“臣礼部左侍郎参奏户部尚书翁世资尸位素餐,欺君罔上,纵容下属,贪墨国库……叩请陛下严查重办·”
“臣兵部尚书邝埜”
“礼部尚书……”
“督察御史……”
“……”
看着眼前跪倒一大半的朝中重臣,和面无表情跪着请罪的户部尚书,哪怕是演戏,朱祁镇也看到了文官集团的团结。朱祁镇更加坚定了自己要牢牢抓稳军权的决心。
“诏锦衣卫即可收押,会同三法司严查,勿要放过任何一人”朱祁镇明白户部尚书只是个替罪羊,这其中还会有几个小鱼小虾出来充当这次事件的同党。
那几个站立的要么是王振党羽,要么就是那边都不沾的清流。这些人自己或许可以拉拢。
一个早朝朱祁镇听得云里雾里的,要么是这里发生地震,要么是那边流民遍地,只能面无表情的装深沉,在最后朱祁镇终于站起身来往前走了几步,居高临下的看着朝臣下达了准备亲征的命令。
此时群臣悍然,原以为皇帝前几日亲征延缓只是为了面子不好朝令夕改而找的借口,没想到皇帝还是毅然决然得准备亲征。
“陛下不可,陛下千金之躯岂可如此……”
“陛下,陛下战场凶险大明不可承担万一之风险啊……”
“陛下乃天子岂可亲至军武,只需调兵遣将便可啊……”
“好了,朕不是来听你等劝谏的,朕决定亲征,你等朝臣只需稳定好朝政,调集粮草便可。五军都督府将军下朝后前往军营商讨出兵策略,兵部准备兵器甲胄以及火器弹药。”
“令调南京卫所五万兵马进京,不要老弱,要实额五万人……”
朱祁镇头也不回的走了,只留在群臣在奉天门下,重臣叹了口气,只能无奈的起身离开。
军营中,朱祁镇坐在营帐帅位看着眼前诸位将领说到“张老将军让诸位将军都各自介绍下吧,朕久居宫中对于军中诸将不甚了解”
“末将樊忠……”
“末将朱勇……”
“末将吴克忠……”
“末将陈怀……”
“末将薛绶……”
“末将……”
听着这些将领自报家门,朱祁镇大概的知道这些将领叫什么了,这些都是大部分都是历史上死于土木堡之变的将领,还有些自己也不是很了解。
“诸位议一议吧,此战当是如何”朱祁镇指着地图看着诸将说着
“陛下,末将认为此战引走居庸关,宣府……”
“陛下,末将认为应当……”
“陛下末将……”
看着帐中诸将议论,朱祁镇也陷入了沉思,这次亲征到底对不对呢,但是除了亲征自己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能够快速的树立威望抓稳军权了。
就这样,一下午过去,诸将还在讨论这时一个小太监进来送来了锦衣卫暗报,朱祁镇看了一眼便让这些将领下去了,独留了张辅。
“张将军,锦衣卫暗探送来消息也先集结九万大军与大同周边。”
“陛下如此应当走居庸关,宣府,怀安卫,天成卫等地兵至大同。但战场之上千变万化……”
“唉如此那便暂定此路线进军,具体如何,据形势变化在议”
“张老将军,且去令人挑选兵丁吧,记住此战只要青壮精兵,朕已经调南京卫所五万兵马前来守卫京师。”
待张辅离去后,朱祁镇又转头让小太监去叫了马顺
……
“马顺,此次出征你且与朕一起,另外让锦衣卫将这两道旨意送与兴安伯许亨与宁阳侯陈懋着此密旨,且去山东调备倭兵精兵五万“
“许亨率三万走山西蔚州等地昼伏夜出暗中且去大同。陈懋率两万走居庸关,内长城昼伏夜出兵至宣府。”
“告诉两人切莫声张,暗中进行。莫要走漏了风声。”
“微臣遵旨”
此时朱祁镇心中也有了一个计划,利用也先对自己的轻视给他榔头一棒。就看也先能不能进套了。
“陛下,于谦求见”
“宣”
“于爱卿可曾想好了?”
“陛下即有此决心,何至于鲁莽至此?”
“看来于爱卿是来劝谏的啊”
“……”
“于爱卿可曾明白,为何历朝历代改革变法皆失败唯有秦孝公变法成功?”
“孝公之变法成功源自于大秦数十万军民,源于孝公一声令下搬山填海之威望。而朕呢,朕若是现在变法满朝诸臣皆会拼死阻拦,强行下令必定会阴奉阳违。”
“更何况如今军队……若不再整顿,大明将无兵无将可用,此战朕意在练兵练将,而后在九边整顿边镇军务。”
“陛下,微臣……”
“好了,此战你留在京师,朕会提你为户部尚书并入文渊阁辅政。”
“此战朕若胜,等朕回来,必定与爱卿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朕若兵败被俘爱卿可另立皇长子为帝,若事不可为便立郕王为帝。朕相信爱卿的能力”
“大明的江山就拜托爱卿了……”
“陛下……陛下若是得胜归来的,臣必定与陛下一起开创一番盛世,臣在京中静候陛下捷报。”
“哈哈哈哈哈,那爱卿就静等朕的捷报吧,就算是为了爱卿,此战朕也要胜。”
“微臣惶恐,当不得不下如此礼遇……”
“爱卿不必自谦,当得起的,在朕眼里你就是朕的张良,萧何啊!”
……
待于谦离去后,朱祁镇一个人在大帐中无比的激动,自己终于忽悠到于谦这个军事家,政治家了,这可是个能文能武的全才呢。
此刻朱祁镇想起刚刚对于谦说的立郕王为帝的事,起身拿起了纸笔,一道立郕王为帝的诏书,一道皇长子为帝,太后,于谦监国的诏书。他相信于谦和太后孙若微的能力会根据当是的情况来选用合适的诏书,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打算。
至于自己,若真是兵败,那就在被俘之前先拿刀自刎吧,自己死过一次的人还怕啥?这样至少历史上不会有叫门天子的称号了,自己在史书上的评价或许会美化好多,而这也是是自己为前身那个朱祁镇本尊做的,包括立朱见深为帝的诏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