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问三答(下)(1 / 1)予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问算陈迹勉强过了,第二问便紧随其后。

只见杨二叔旁边的一中年人对陈迹道:“言痕小小年纪,却如此深知大义,倒让本将刮目相看。

只是任你如何忠心,就算再加上太守府上下一干属官皆忠心追随于你家府君,可就凭你们那些上不得台面的郡兵,如何能有大的作为。

不仅如此,本将还听闻明武朝廷抽调了半数郡兵到前线操练,并与太康军对峙。

也因为如此,明武朝廷借此机会,向各郡征集了无数粮草军饷,这也是你要来找我杨氏的一个原因。

是故本将以为,无有足够的实力,任你有再多义士追随,任你陈言痕满腹韬略计谋,也是无用,须知许多计策,用了一次,第二次便无用了。

本将虽然不是什么禁军大将,但手里也有些人马,也打过不少仗,知道这行军打仗之事,还是堂堂正正的好。

且计谋若是太过狠辣阴损,想是有伤天和,若是有朝一日传了出去,你们怕是会被世人唾骂厌弃,届时一无实力,二又失了人心,倾覆只在须臾之间。

毕竟齐国眼下只是暂时分裂,民心犹在,实力犹存,不过一方封疆,还没有搅动天下大势的可能。不知言痕对此,何解?”

这中年人是杨家老三,和杨同一样的行辈,名杨斌,现任左武卫大将军帐下一副将,手握一万人马,麾下偏将、参将先锋之流无数,实打实的军中大佬。

“将军一席话,晚辈深以为然。只是将军想差了一点,我家府君自上任起,便内治百姓,外修世家,与明阳郡大小三十七县世家皆是交好,平日间多有往来,互通有无。

是故不少世家豪族,皆将族中俊彦投于我家府君门下为一官属。可以说,明阳大小近百世家,能跻身郡望者寥寥,实力不强。

但所有的加起来,便是近八成的明阳,其下土地人口不知凡几。而这些世家,一多半皆以我家府君马首是瞻。

此次向明武朝廷缴纳粮草赋税,一众世家便是出力甚多,如若不然就依着近几年的光景,府库里是万万拿不出这许多来的。此为一。

这二来,我家府君每日勤勤恳恳,少有休沐之日,每日皆是忙于处理公务,虽有大小佐官,却依然力求做到事无巨细,力保每一条政令可以如实下达执行。

且因着府君的约束,除却明阳治所固城外,其余县城虽犹有世家欺侮百姓,豪强肆意压榨的现象,但比之上一任太守,可是好得太多了。

是故虽然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明阳治下百姓皆是有感府君之恩德,对其爱戴有加,民心之重,一时无二。

且治所固城,更是繁华至极,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有些夸张,但自三年前其,便已然取笑宵禁了,繁华夜市,堪称一绝。

说句大不敬的话,明阳百姓只知有府君,而不知有朝廷也。如此一来,无论世家,抑或百姓,皆依附忠心于我家府君。

届时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只要有充足的时间,且小心行事,实力暴涨不在话下。”

陈迹七分真三分假地说了一通。他只是把事实相对夸大了一点,可万万算不得是欺瞒啊。

世家依附是真的,但仍有不少持中立观望态度,且依附的那些,也不见得有多忠心耿耿。

百姓爱戴也是真的,但只限于固城一地,其他的虽然现在已经被赵正正式派遣心腹接管治理,但民心上升还需要不少的时间。

这时,杨同老爹跳出来道:“就算你说得都是真的,但你刚才也说了,你们需要时间。可眼下泰安帝颁布诸卫封王之诏令,你们现在最缺的便是时间了。

说不得再过几月,又要开启战端了。而且这诏令一出,就算日后真的国家动荡,地方做大,那也是卫所总兵的事情。跟你们这些孱弱的太守一方,想是关系不大。”

陈迹一听,低着头嘴角不禁翘了起来。就是这样,他要把底牌祭出来了。自己一开始便主动亮出来,未免有些落了下乘,还有些心急了。

所以陈迹要一步步把赵氏拥有的实力亮出来,给个合适的铺垫,让杨氏众人对明阳太守府的实力有个大概的了解,最后再把这个底牌亮出,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

至于没有经过赵治的同意便肆意说出,陈迹完全不慌。

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来前赵治给了他全权负责的权力,一切靠他自己发挥,如此这个时候临机决断就很重要了。

等他磨磨蹭蹭地去征求赵治同意,再磨磨蹭蹭地将消息传回来,那时黄花菜都凉了。须知,吃那啥也要趁热。

而对于他把这个事情说出来,杨氏依然无动于衷的可能性,他是想也不想。

如果杨氏连这个机会都把握不住的话,还看不清局势,那他们根本不可能安然无恙地把郡公这个开国爵位传承三百年之久。

陈迹上前,对杨老爹行了个礼,道:“寺卿有所不知,其他郡的卫所我不知晓。

但对明阳总兵秦策晚辈却敢断定,不仅不会拥兵自重,反而会大力支持我家府君,共襄盛举。如此,我家府君大有可施为的空间,也有时间去从容应对一切。”

“为何?”

杨氏众人包括老郡公都皱起了眉头,难道这秦策是个傻的,凭白给旁人做嫁衣不成?

“诸位长辈,此言干系重大,晚辈擅自说出,还望莫要外传,否则晚辈怕是人头不保。”

“但说无妨。我杨氏别的不说,信誉还是有的。言痕尽管说来。”

发话的是老郡公杨彧,他这么一说,便代表了整个杨氏一族。

“文修公容禀,那明阳总兵秦策深明大义,胸有韬略,礼贤下士,爱兵如子。所率明阳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披靡,深受军中将士爱戴。

上到一军中郎将,下到普通一战卒,无不对其马首是瞻。可如此豪杰膝下仅有一女,无有男丁可以继承家世。

所幸前不久他之独女与我家府君之独子,也就是我家校尉定了亲事。晚辈有幸,去参加了定亲宴。

不仅如此,据传,我家府君和秦总兵是数十年的拜把子兄弟,两人感情甚笃,我家府君为兄,秦总兵为弟,可谓是兄友弟恭,宛若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如此可谓是亲上加亲。

最重要的是,秦总兵寒门出身,当年无甚人脉,多亏结识了我家府君,才得以借助赵氏之势力一展所长,如今身居高位。只是此事甚为隐秘,鲜为人知罢了。

是故秦总兵无有宗族掣肘,视我家校尉如亲子一般,就想着靠他绵延秦家香火。”

陈迹一番话可谓是振聋发聩,不亚于一道天雷劈在了杨氏众人的头顶,就连杨老郡公都呼吸急促起来。

若是陈迹所言不虚,杨氏大有可为,再挣出个开国爵位也不是不可能。

“言痕,言痕此言当真?!”

“小子怎敢胡言乱语,此事千真万确,断然不敢欺瞒诸位长辈。”

杨同在一旁听了也长大了嘴巴,你陈迹有这么个底牌不早早说来,倒是好一番折腾啊。你说你如果早些说了,我们早就在回明阳的路上了。

这不是杨氏众人没见过世面,实在是陈迹说得话太过震撼了。这谁能想得到啊。想那泰安帝自作聪明,抛出这么个招儿来,本来确实大有可为,说不得真被他中兴了。

可眼下明阳总兵和明阳太守是一家人,这就进可攻退可守了。有了卫所的精锐兵马,再加上明阳世家的支持和大量的钱粮赋税,后勤也算充足。

更重要的是诸卫封王的诏令一下,就给了他们名正言顺发展实力的机会。可惜泰安帝还蒙在鼓里,傻乎乎地不知情。

就凭他现在的实力,几乎没有可能打下有明阳军暗中支持的明阳郡了。

届时他这么一打过去,反而会被赵氏瞅准机会,一举割地自立,拥兵自重,不说立马称王称霸,可一地藩镇是跑不了的。届时尾大不掉,赵氏一飞冲天。

“哎呀呀,言痕快些坐,怎好一直站着,倒显得我等怠慢了。三郎,快给言痕沏杯茶来,润润嗓子。”

杨珏回过神来,顿时笑道。看得一旁的杨同直翻白眼,却还是去沏茶了。他知道,赵氏和杨氏的合作是没跑的了。

“侍郎客气了。”

“叫什么侍郎,这就生分了不是。依着言痕和我家三郎的关系,言痕也叫我一声世叔即可。”

杨珏看得很明白,在赵氏如此广阔前景的情况下,身为赵少君心腹,且屡立奇功的陈迹,日后地位必然水涨船高。此时交好,甚是必要。

且他和自家三郎的关系来看,如此做派并不过分。

“那便多谢世叔了。”

陈迹也不客气,直接叫上了。能和杨氏攀关系,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机会。

“好了,既然言痕都把如此隐秘之事说了出来,我杨氏也非是不知好歹的。既如此,言痕要多少粮,尽管说来。

届时我让三郎和你一道回去,操持此事,也顺便留在明阳,以作我们两家沟通之用。若是你家府君不弃,也还望言痕举荐举荐,给我这孙儿谋个官职。”

终于,杨老郡公发话了,为此事定下了基调。

陈迹长舒一口气,他知道事情成了。他起身对杨彧行礼道:“如此,晚辈代我家府君,多谢文修公盛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