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很多时候,站在的角度不同,看待的事物也有所不同。
像官道之上马车里坐着的杨景,他就有他的角度体验和他自己的认知看法。
或许有时候看的觉得有点乱,其实就是切换的角度不好。
....................
像杨景的视野里。
于至汉中,他就一直生活在祖翁赵祐的教导之下,闲又而富足。
而远见的历史也是慢慢从自己所看见的事物里,或现时所得到的信息而自我理解而成。
当然,也有很多不清楚和不了解的事情。
像远些时候的杨景他家的祖翁想自请武都郡太守这点,杨景就不知,虽然真正任命也是靠皇帝的一言决裁,但不知就是不知。
像最近,祖翁的凉州牧从何而来、为何而来、谁助而来。而其中凉州牧的任命又有何深意,杨景就琢磨的不大通透。
而杨景想匡扶汉室,而在汉中家里所私自做的准备和各种事情。也只是杨景所觉得的视野里而能做的事。
外乎,杨景他自己都还不敢完全确定,自家祖翁是否知道自己想篡汉,或许其祖翁应该是知道了,只是俩人都还未明说吧。
........................
而在赵祐的眼里。
从刚刚开始景孙所做的事......
虽然疑惑不解,但也无碍,就当提前让他家的景孙认识接触一下他们家的人脉资源吧。
毕竟都是早晚的事儿。
而且,赵祐若是不说不带。
景孙能够知道他家老师任安能喊祖伯么?知道自家赵氏的人脉底蕴么?
能够知道赵氏跟司马氏联过姻么?
要是不说也不了解,其孙也不会知道益州里有多少是跟他们赵氏亲近的。
要是不说,其孙是不会知道汉中的太守苏固是杨氏引荐扶起来的。
要是不带,其孙是不会知晓他们俩家在朝廷里的派系。像,那些跟他们亲近,那些跟他们是仇视敌对也是不知道的。
同时,在整個士族圈里,那些关系能够借力,那些人可以借力,那些资源可以借力,其孙也是不知道的。
所以,弘农杨氏外加赵氏的这俩個庞大关系网,都是其孙可以慢慢接触的。
只是,时间太短,认识不够,从而导致视野和能接触的大打折扣。
以前若是在弘农郡地界上,其孙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够结识的世家子弟应该会比较多,然后就能抱成其孙那個辈分的小世家团体,但汉中就弱势很多了,地域一定的限制了圈子。
不过不打紧,其景孙只要永远的相信他家祖翁赵祐的人脉和交际能力就可以了。
慢慢的引导结识资源,也会慢慢起来的。
...
至于。
自请的武都郡和突然来的凉州牧,赵祐心里都有底的,或说在自请的时候就已经预想到了可能性。
而令赵祐没有底的事,就是没想到病重皇帝居然驾崩的这么快,这是出人意料的。
就是不知道杨氏的好处多不多了。
..................
去往雒阳路上。
杨景也不背靠马车墙面了,坐直了身板,望着边上的祖翁几度动着唇角,于犹豫之中还是张口问道:
“祖翁,凉州真的......没事嘛?”
...
杨景这话不是别的意思,就是想问问祖翁任凉州牧真的没问题么?
或说有把握么?
这其中问题太大了。
...
之前祖翁当了凉州牧,他选择性的先想到了好的地方,而坏的地方才后知后觉。
先不说凉州那块地儿动荡不安,光韩遂、马腾这俩人加起来佣兵五万八万最起码是有的,没准还更多。
就光这俩人就很难处理。
而且凉州民风彪悍,百姓勇猛,多善骑射。
自然就造就了凉州的兵士多为勇。
...
而且由于中原政权在西北方向投入资源过少,在西汉时期被强力压制的西羌各部落,竟然成了东汉王朝的心腹大患。建武中元二年(57年),烧当羌首领滇吾袭扰陇西郡,拉开了百年羌乱的序幕。
这延续百年的羌乱到了黄巾起义的时候,还一起爆发了‘凉州之乱’。
而这爆发的凉州之乱还于汉灵帝中平二年,既背景185年,韩遂、边章等人率军攻打三辅地区,而后面的董卓跟人奉命征讨。
同时185年这时间段是董卓乱京的西凉军极速发展的时期,董卓185年屯兵于三辅地区的右扶风。
在爆发凉州之乱的时候,朝廷也爆发了弃守凉州的讨论。而这次主张弃置凉州的朝臣是司徒崔烈,而且他的态度非常坚持,“会西羌反,边章、韩遂作乱陇右,征发天下,役赋无已。”
朝廷长期对凉州的忽视,也是大汉灭亡原因之一。
百年的凉州难题。
加之韩遂、马腾俩大还在内斗的军阀,届时祖翁上任了凉州真的没问题么?
光这俩人的十来万大军就难处理。
别说凉州还是胡人、羌人、汉人的混杂区,民风彪悍,礼仪习惯不同,治理起来很麻烦。
...
有的时候杨景就会在马车里琢磨,会不会是朝廷觉得凉州难以掌控,而皇帝临死前正常了?
想给继位的儿子留下一個完整的王朝?
就派世代忠良的杨家派系的赵氏祖翁去试着治理挽救一下?顺便打压一下太监和外戚?
这個杨景无从确定,毕竟皇帝在任命祖翁的第二天晚上就挂了,谁知道呢。
另外,祖翁当了凉州牧就还有董卓这個威胁呢。
三辅地区离汉中还有凉州太近了,而董卓拥兵过重是個巨大的威胁。
.....
而董卓这個威胁,当时重病的皇帝刘宏也是知道的。
少时就成长于凉州的董卓结交羌人,款待羌人。成年后于凉州陇西郡当官吏,后有当时的并州刺史引荐到袁家,得到了袁家的支持,董卓先后任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如此,董卓就已经积蓄了不少的西凉军。
而后的凉州韩遂俩攻三辅地区,也就再次增添了董卓强盛的西凉军。
在皇帝快死之时,董卓就屯西凉军于右扶风。
对于董卓这個隐患,皇帝就下诏让董卓去并州。当时没办法的董卓就只能把长久统御的西凉军放于右扶风,就带着几千人去并州上任了。
只是当时皇帝重病,董卓就走走停停,慢慢走,没走到皇帝就崩了。
...
如此一想来,这麻烦不是一般的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