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身,赐座。”
“谢陛下。”
庞尚长恭敬起身,耳边突然传来一声怯怯的“爹。”。
他顺势看过去,左侧靠椅上一个丑娃看了他一眼低下头。
那样子,自娘胎出,他就念之不忘。
虽然个子长开了一点,长相却还是那样奇特。
“混账东西。”
“你娘不过戏言说你这丑娃是他野地里捡来,你就远游出走,害她相思成疾,要不是华佗先生经过,你娘怕是撒手人寰了,看我打死你个不孝孩子。”
这一刻,哪怕是沉稳如庞尚长也忘了楚歌的存在,几年相思化成愤怒,他直想把庞统打个屁股开花。
“爹,别打别打,我知道错了。”
庞统噔得跳下椅子,开始逃跑,看父亲还要追,他连躲到楚歌身后。
“楚歌,楚歌,快救我。”
庞统拉着楚歌的衣角,大声呼叫。
楚歌憋着笑。
好小子,原来是丑到不想活了,所以投江自杀。
看我以后不把这黑料记入史册。
庞统的一声楚歌,却是把庞尚长给吓醒了。
他见庞统躲在楚歌后面,还没大没小,连斥道:“混账,竟敢直呼陛下圣名,看老夫不打死你这个混账小子。”
说完,他又要跪下向楚歌请罪:“陛下恕罪,小儿圣前失仪,惊扰圣驾,子不教父之过也,请陛下治小人之罪。”
楚歌连上前扶住下拜的庞尚长道:“先生莫要如此,朕与庞统相识于微末,一直视其为亲亲兄弟,他与朕往日就是如此相处,先生无需见怪。”
庞尚长心下诧异,见楚歌神态真诚,暗道混账小子倒是好运道,竟有如此造化。
不过他还是恭敬道:“犬子年幼顽劣,往日定有不当之举,陛下大量,小人代为谢过。”
楚歌笑道:“先生却是小看庞统了,他有凤鸣之姿,往日对朕助力颇多,如今大乾铁轨纵横,火车往来各地,他出力不少。”
“哦?”
庞尚长一脸惊讶地看向在楚歌身后探头探脑的儿子。
不想混账小子一去经年,竟然在乾帝的调教下,精通墨家手艺了。
“哼。”
父亲目中惊讶让庞统心中暗爽,却是把头别到一旁不看对方,方才吓唬他的仇可没那么快过去。
混账小子,还敢在这摆谱。
回去后,看我不家法伺候。
庞尚长嘴角一抖,庞统突然感到脖子一冷,不由得往楚歌身后一缩。
看父子两人的样子,楚歌忍住笑意,说起正事。
“先生替朕招徕黄承彦和司马徽两大贤士,朕在此先行谢过。”
庞尚长连拱手道:“陛下言重,陛下所行乃造福苍生之事,我等承蒙陛下相邀,是我等之幸。”
楚歌道:“先生客气,不知黄先生和司马先生如今何在?”
“回陛下,承彦和德操正在庭外等候陛下召见。”
“快快有请。”
女官带黄承彦和司马徽入殿,楚歌一番礼贤下士后,三人就坐。
楚歌道:“三位,相信你们对朕招你们入京之事已有考量,不知三位意下如何?”
“陛下。”
黄承彦拱手一礼,刚要起身,就听楚歌道:“三位贤者,坐着回话就是。”
“谢陛下。”黄承彦不解道,“陛下信中所说,让我三人传道受业,可当今学者尽皆心向新学,而我三人所学乃旧日传承,如此岂不是误人子弟。”
楚歌笑道:“新学不是摒弃旧学,而是在旧日传承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我大乾治下人人可读书识字,这其中又多为旧日百姓,百姓无有世家传承,基础薄弱,加之往日里还需劳作,新旧无法兼得,故只能择其一而学。”
“相比旧日传承,新学更简单易懂,故人人向往,然所学有失,大成若缺必有憾,故朕有意把两者相融,重新厘清天下学问,取其精华、废其糟粕,望三位贤者助朕一臂之力。”
这是万世师者的道路啊,我等岂能不愿。
三人对视一眼,激动地起身道:“陛下此举,惠及苍生,我三人有幸受邀,必全力相助。”
“好好好。”楚歌大笑道,“有三位贤者相助,此事必成。”
三人谦虚一番,问起具体实施方法。
楚歌道:“根据我大乾最新户籍统计,如今有民5600万,芸芸苍生,天纵奇才者必不少,朕有意开洛阳书院,择其优者而教之,三位师者可一边传道受业,一边厘清天下学问,学以致用,方能呈其效果。”
“陛下英明。”
——
离开皇宫。
庞统耷拉着脑袋跟着三人走。
黄承彦边走边拱手道:“还未恭喜庞兄寻得孩儿。”
司马徽也连拱手道:“恭喜恭喜。”
庞尚长没好气地白了身后的庞统一眼,故作不在意道:“要不是其母挂念,老夫岂会刻意寻找这不孝子。”
近乡情更怯,越走庞统越忐忑,有点想念母亲,又得知母亲因己生病,有点害怕见到对方了。
对于父亲嫌弃的话,他哪里还有心思细听。
黄承彦和司马徽相视一笑,两人自然看出好友的口不对心。
往日里聚会,一旦有人说起庞家小子,亦或是说起自家小儿,好友总是一副失神落魄的样子,哪里会不在意自家孩子。
三人一边走,一边谈论着洛阳书院的事,很快就到了府邸。
“承彦兄,德操兄,先行别过,明日我等再续。”
三个人的房子都是楚歌让人安排的,第一家就是庞统的新家。
黄承彦和司马徽知道对方急着回家,连拱手道:“尚长兄自便就是。”
吱呀。
想是听到门外的动静,一老头朝外探出身子看了眼,跟着就瞪大眼睛:“少爷,这是少爷回来了。”
眼前丑娃虽然长高了些,可他看着少爷长大,小时后顽皮揪他胡子的小丑娃,他一眼就认出来了。
“福伯。”
庞统的记忆力显然不差,虽然一别相近四年,可他马上认出了自家的老仆人。
“少爷回来了,少爷回来了。”
福伯激动地高喊,边喊边轰隆隆拉开府邸大门。
“统儿,统儿。”一个中年妇女飞奔出来,身后跟着个十岁的小侍女,小侍女边跑边叫,“夫人您慢点,夫人您慢点。”
“我的丑娃。”看到府门处的庞统,中年妇女激动地泪水直涌而出。
“娘。”
庞统也是眼睛一酸,忘了一开始的忐忑害怕,不由自主地朝母亲跑过去。
中年妇女一把抱住庞统拥入怀里,哭了一阵,然后仔细看儿子脸庞:“好好,是我家丑娃,是我家丑娃。”
“……”庞统一脸黑线,“娘,您能不能不要叫我丑娃了。”
“好好,娘不叫了。”中年妇女显然记起曾经往事,连道,“你不见之后,你爹给你取了个字,叫士元,娘今后就叫你士元了。”
“士元。”
庞统心中默念,觉得这字取得还行,改明儿告诉楚歌,他也有字了。
一旁的中年妇女摸着庞统胳膊,虽然娃儿还是一样丑丑的,可她就是稀罕。
见庞尚长在一旁红着眼睛,她连道:“老爷,士元如今知道臭美了,改明儿给士元说个亲事。”
庞统:“……”
庞尚长抹了把眼睛,笑道:“谁愿意嫁给这混账小子?”
说归说,庞尚长倒是心中骄傲,我家凤雏和当今陛下亲如兄弟,这份关系谁人能比。
中年妇女听不出话中笑意,急道:“我看黄家丑丫头配我家士元正好,要不老爷明个去黄家提亲。”
听自家夫人话中意思,还是认为儿子难以找到好亲事,庞尚长顿时不高兴了。
陛下都夸我儿有凤鸣之资,承彦兄虽乃世之大贤,可黄家丑丫头怎与我儿般配。
当下敷衍道:“亲事莫急,士元如今才几岁?”
两人自顾自地在那说话,倒是让庞统把两人的话记在了心中。
“黄家丑丫头?”
庞统这心念一起,注定了龙凤交合,相爱相杀。
——
诸葛亮同学:
祝贺你成为洛阳书院天才少年班第一届新生,请于大乾2年1月19日前往书院办理新生入学手续。
落款:楚歌。
盖章: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日期:大乾元年11月20日。
“叔父。”
再过几天就八岁的诸葛亮拿着大红色的入学通知书,前来找诸葛玄。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看着落款和盖章,刚刚访友回府的诸葛玄大惊失色,连问道:“孔明,这是怎么回事?”
诸葛亮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相比于诸葛玄的大惊失色,小小年纪地他却显得平静很多。
“回禀叔父,今日有人前来,自称是礼部官吏,送上此物,叮嘱我务必前往就离开了。”
诸葛玄想了下道:“你且稍等,我去礼部问询一番。”
说完,他匆匆离去。
过了一个时辰,诸葛玄又匆匆跑回来,找到正在书房看书的诸葛亮,他激动到:“孔明,太好了,你被陛下钦点为天纵奇才,我诸葛家出龙了,快,随我去给你父上香,把此事告知于他。”
——
“士元,你莫要走,为父考考你《易经背诵的如何了?”
“爹,我还要去科学院报道。”
“哼,我还不知道你小子,陛下说了,今后你的学业由我管束,再过些时日,随我去书院上课。”
“爹,我才不和小屁孩一起读书,他们太笨了。”
“由不得你,你莫骄傲,若日后考核无法独占鳌头,看陛下如何笑你。”
“哼,那还不简单。”
——
河东,司马家。
司马防放下司马懿的入学通知书,对长子司马朗道:“伯达,此次进京赶考,你把仲达也一起带去,不管你中或不中,就留在京师照看好仲达。”
司马朗起身道:“是,父亲。”
严肃地吩咐完司马朗,司马防又转向司马懿温和道:“仲达,承蒙陛下看中,你在书院当好生学习,日后学有所成,报答陛下看中。”
即将年满十岁的司马懿澹然一笑:“父亲放心,我司马仲达,绝不弱于他人。”
“哈哈,好。”司马懿的自信让司马防很是欣赏。
——
寿春,周府。
孙策依依不舍道:“公瑾,此去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对于搬家去洛阳,孙策颇为期待,到了那里,他说不定就能见到天下第一人的陛下了。
可和周瑜分别,他又是不舍的。
周瑜笑着安慰道:“伯符莫急,再过两年,我就进京赶考,到时就能相聚了。”
两年啊。
虽然时间长了点,可总算有个盼头。
孙策精神一振,伸出拳头道:“一言为定。”
周瑜笑着伸拳相撞:“一言为定。”
“少爷,少爷,老爷叫你过去。”
两人正说着,书童匆匆跑进来。
周瑜起身道:“慢点走,父亲何事寻我?”
书童喘了口气道:“少爷,好事,是好事,我看老爷笑得合不拢嘴。”
周瑜闻言,放下心来,越发显得不急,他朝孙策道:“伯符,一同随我去看看。”
“好。”
“父亲,伯父。”
周瑜,孙策来到正厅。
周异就迫不及待地递上入学通知书道:“我儿,你被陛下点中,让你前往洛阳书院就读。”
“洛阳书院?”
周瑜好奇,没听说过这个书院啊,莫非是陛下新建的,只是陛下怎么知道他的。
“天才少年班。”
看完通知书上的文字和落款,孙策不禁羡慕道:“公瑾,你说我有没有被陛下点中。”
周瑜想了下道:“这要看书院传授的是什么?若是文课,伯符你还是莫要想了,若是武事,那伯符必定名列其中。”
孙策一想也对,连道:“公瑾可是要前往洛阳就学。”
周瑜笑道:“承蒙陛下看中,岂有不去之理。”
说完,他心中暗想:“天才少年班,既然是一个班,肯定就不止他一个人,就是不知道天纵奇才者有谁,可有与其争锋者。”
孙策大喜:“哈哈,如此我兄弟二人可同去洛阳,不用分开了。”
——
接下来的几天,大乾各地,都有人收到楚歌亲笔写的入学通知书。
法正。
陆逊。
吕蒙。
徐福徐庶
……
但凡收到通知书,向官府确认真假后,一个个踌躇满志地启程前往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