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文本中,贾宝玉自然是当仁不让的男一号。
但是,同样是男儿,薛蟠却对贾宝玉,十分看不上眼。
贾府之所以最终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下场,自然是诸多因由叠加的结果。
其中最大的败因,就是全族上下几十个男丁,竟然没有一个能挺身而出,撑起家业的。
尤其是贾宝玉这个最应该站出来的人,却徒有其表,上不能孝顺父母,中不能安顿家业,下不能庇护诸多与他有亲密关系的美好女子。
后世人从《红楼梦》文本中解读出的,贾宝玉思想上的进步性,在这个时代,一点儿用处也没有!
在薛蟠看来,贾宝玉从上至下、从内而外,没有一点儿可取之处!
薛蟠作为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青年,羞于与贾宝玉为伍。
不过,现在薛家毕竟尚借住在荣国府,薛蟠能够步入官场,靠的也是贾府的人脉关系,对贾宝玉,倒也不好视而不见。
当即微笑着说道,“你只要能从姨妈、姨丈那里领出命来,哥哥我自然会带你去好好长长见识。”
薛蟠这句话中,着重点的是姨丈贾政,但是听在贾宝玉耳中,就自动把贾政屏蔽了,只剩下王夫人,便开始在心中盘算,怎么像王夫人撒娇使性儿,让她同意自己跟薛蟠到外面去。
以王夫人对他的宠溺,这等小小要求,自然是一求一个准的。
把贾宝玉放在一旁,薛蟠对众妹妹说道,“正巧大家今天来得齐,我在巡视各处税关的时候,看到不少新奇的玩意儿,就顺手买了一些,带回来给妹妹们解闷儿。”
说罢,命人把他带回来的东西送进来,不过是些竹编草扎的玩意儿,有人物、院落、家具、动物等不同造型。
乃是城外百姓,农闲无事,做来买到城内,换些灵活钱用的。
但正是因为样式粗鄙,才是众姐妹这样深居闺中的豪门女子见所未见的,看了都觉新奇,你两个她三个,一下子就被抢分完了。
贾宝玉甚至都没能捞到一个。
林黛玉看到他眼巴巴的样子,想要把自己的给他一个,却被薛蟠伸手制止了。
薛蟠说道,“这些玩意儿是我送给妹妹们的,宝玉是大好男儿,哪里看得上这些。”
贾宝玉倒也没有要抢姐妹们玩意儿的意思,他本来就觉得,女孩儿要比男子尊贵些,自己有什么好东西,也都先想着姐妹们,现在姐妹们得了好处,他虽然羡慕,却不会嫉恨。
也笑着说道,“这些玩意儿妹妹有,就和我有一样,我找姐妹们顽,你们还能不给我顽不成?”
众姐妹嘻嘻笑着应是,她们刚才抢得虽然欢,但是日后赏玩,还是会在一起,不会真的分出彼此。
薛蟠又专门对贾探春说道,“三妹妹,我这里有件事儿,需要专门拜托你。”
贾探春惊讶道,“专门拜托我?”不由地运目四扫,看了看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几人,见她们也都好奇地放下手中玩意儿看过来,不自觉地挺直了腰,说道,“什么事,蟠大哥尽管吩咐。”
薛蟠便把装有韩涛文稿的书匣递过去,口中说道,“三妹妹不是管着书铺嘛,我这里有一份书稿,要雕版印出来,现在请三妹妹把它的版排出来。”
贾探春接过书匣,打开取出里面誊抄过的文稿,看到上面第一页稿纸上,赫然写着“韩济桓公文汇”字样。
先问了一句,“潘大哥,这位韩济桓公是?”
薛蟠说道,“他是万靖十年的进士,之前一直在翰林院任职,前不久才调任崇文门税关提举,是我的顶头上司。”
贾探春忙“呀”了一声,原本单手拿着的文稿,立即改成双手捧着,惶恐道,“此事重大,小妹年纪尚小、才疏学浅,恐难堪大任,书铺里不是有专门的校书排版先生嘛,哥哥还是请他们做吧。”
薛蟠摆手说道,“这算什么,三妹妹不需自谦,排版很简单的,而且此事也不是只让三妹妹来做,三妹妹要是忙不过来,其他几位妹妹自然不会袖手旁观的。”
林黛玉的父亲是正三品御史台大夫,两淮巡盐御史,位高权重;史湘云出身侯府,对这个崇文门税关提举,没有那么多的敬畏之心,见薛蟠说得轻松,就信了,纷纷伸手,从贾探春的手中去过一些文稿,边翻开边说道,“哥哥说的是,我们也都想参与到一本书的制作过程,想来一定有趣儿。”
众姐妹虽然都年纪不大,但学识并不浅,包括贾宝玉,四书五经不说倒背如流,也都是通读过的,只这一点,就比薛蟠这个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并四年本科教育的要强出不少。
韩涛虽然官途不顺,但是真才实学,还是有一些的,毕竟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几十年积攒的文稿,精挑细选出这些,都有可观之处。
林黛玉、史湘云、薛宝钗,并三春姐妹,看了他的文章,虽然不能完全认同他文中观点,但是对他的文学造诣,却没有什么挑剔的。
即便是文人相轻,韩涛也算不上的文学大家,但是众姐妹也毕竟只是闺中女子,见识上的差距,是事实存在。
只有贾宝玉,凑到林黛玉身边,看了两眼文稿,便满脸嫌弃道,“又都是些道学文章,有什么可看可读的,还要排版雕版出书,实在是徒费精力之举。”
众姐妹素知他的什么样的人,都不理会他。
薛蟠却似笑非笑道,“宝玉,这话你要是敢到姨丈面前去说,我才敬你是条汉子!”
贾宝玉闻言,不禁缩着头脑,瘪了瘪嘴,不敢再说什么怪话了。
薛蟠却因此想到,贾政一向标榜自己好读书,想必也写有一些诗词文章,不如一并给他雕版印出来,必能讨他个大欢喜。
薛蟠正愁,怎么回报贾政之前在谋缺之事上的尽力帮助呢。
虽然贾政施恩,并不图薛蟠的回报,但是薛蟠要是提出这个话头,想必贾政也会和韩涛一样,说不出推辞的话来。
读书人,有哪个不想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集结成书,流传后世的?
薛蟠再三劝说,贾探春才诚惶诚恐地接下给这册《韩济桓公文汇》排版的活儿,当然事情并不是只她一个人做,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贾迎春,乃至贾惜春,也都会帮忙。
薛蟠之所以把此事交给众姐妹们,一来是真没把给韩涛出书,当做多么大一件事儿;二来也是给妹妹找点事情做,多长长见识。
荣国府里的这些姐妹们,在薛蟠看来,个个都有大才!
就是其中最不显山露水的贾迎春,如果能够进学,考个秀才,也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贾探春,都有进士之才!
可惜的是,她们没能托生出男儿身,这个时代又不许女子进学,才令聪明智慧的众姐妹,只能深藏闺中,以女红针线为乐。
薛蟠作为后世人,当然没有封建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观念,正好身边缺人使用,众姐妹这样现成的人手,当然不会闲置,要尽可能地利用起来。
贾探春被委以此任,嘴上虽连连推辞,实则心中已经欢喜得不知怎样才好了。
她作为贾政庶女,在荣国府内,从来没有像这样被重视过。
而且,在此之前,贾探春也能看出来,薛蟠明显和林黛玉、史湘云更亲近一些,对她这个名分上更近一些的表妹,情义反倒排在她二人之后。
实际上,贾探春的才情见识,并不比林黛玉、史湘云差多少,在三春姐妹中首屈一指,胜出贾迎春、贾惜春不止一筹。
甚至和被选入宫中的贾元春相比,除了出身,也不差什么。
现在被薛蟠委以重任,贾探春感受到前所未有,一直可望而不可即的重视,内心感受,要比林黛玉、史湘云更甚几分。
也因此迅速拉近了和薛蟠的心理距离,不再以“潘大哥”相称,而是像薛宝钗、林黛玉一样,直接以“哥哥”相称了。
薛蟠倒是想不到,经此一事,贾探春心中会有这么多的心理活动。
等说过闲话,贾母那边叫众姐妹并贾宝玉去吃晚饭,薛蟠也跟着来向贾母请安问好,一并也被留饭。
王熙凤席间,偷偷向薛蟠示意,让他饭后不要急着回去,她有话要与他说。
薛蟠吃过晚饭,便没有回梨香院,而是先去前边书房,找到贾政,向他请安问好之后,把要为他出书的事情说了。
贾政闻听果然意动,口中却在推辞,“老夫虽然喜欢读书,旧年也谢过一些诗词文章,但都不过是自娱自乐之作,哪里能够结集成书呢?”
薛蟠说道,“姨丈此言差矣,小侄早年常听父亲说,他最敬佩的,就是姨丈的才学了,如果不是圣上施恩,直接授官,姨丈是尽可以科举入仕的。
“不然,也不能让我珠大哥,十四岁便进学中了秀才,那全是姨丈言传身教的结果呀;宝玉、环哥儿,还有珠大哥的兰哥儿,也都是读书的苗子,根儿全在姨丈身上。
“现下,贾府京中金陵两地,多有子弟进学,京中还好,金陵那边天高地远,姨丈不免顾及不到。
“现在把姨丈的诗词文章集结成册,雕版印出,不仅是族中子弟能日夜诵读,多有进益,就是我们这些亲戚家,也能沾一沾姨丈的文华,如果能也出几个读书苗子,那就是阖族之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