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他们会记得我们的(1 / 1)元一则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

说到这里,李玄再也忍不住了,重重跪倒在地:

“安西虽远离中原,然乃祖宗开拓。斯土斯民,岂能容许夷狄侵占、就此撒手不理?我等坚守五十年,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亲眼看到,大唐的旗帜再次插遍天山南北!”

“末将斗胆,恳请陛下派遣援军收复安西!”

“若是就此撒手不理的话,要想再次收复斯土,就不知是何年何月了!届时,如今的大唐百姓都将成为异族,然后在胡人的驱使下,挥刀杀向自己的同胞!”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

文武百官们默默低下了头,有的更是攥紧双拳,痛苦地闭上了双眼。

谁不想光复失去的疆土,再度扬大唐天威于域外?

谁不想慨然策马,奋不顾身地前去支援这些将士?

可是……

现在的大唐早已不是那个盛世巅峰的大唐了。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实在抽不出援兵。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白发老卒,一个个无比悲壮的战死。

这股强烈至极的无力感,令许多官员的泪水滚滚而下,更令无数人痛哭失声。

朝堂上。

君臣尽皆掩面。

直到许久后。

御座旁老太监尖锐的声音才再次响起:

“陛下口谕,兹事体大,须慎重商议后,再做决断。”

“安西将士浴血奋战,忠心耿耿,陛下感铭肺腑。特加封郭昕为武威郡王、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诏令四镇将士均按等级,破格提拔七级。”

“致果校尉李玄舍生忘死,跋涉千里返回长安,忠勇可嘉,加封忠武将军、轻车都尉……”

嘶……

听到陛下居然如此重赏安西将士,百官们无不倒吸了一口凉气。

尤其是李玄,本为正七品上的致果校尉,现在直接晋升为正四品上的忠武将军、轻车都尉!

足足提拨了十二级之多!

“陛下!”

宰相卢杞立刻手持笏板上前劝阻:

“郭昕等人坚守安西,固然忠勇可嘉,可是,这不是为人臣子者该有的份内之事吗?更何况,陛下如此重赏安西众人,若是被吐蕃侦知,那么借兵之事,岂不成为泡影?”

殿内立刻变得寂静。

尽管安西几乎全部沦陷于吐蕃之手,安西将士奋力抵抗的也是吐蕃人的大军。然而,朝廷却根本不敢与吐蕃撕破脸皮。

因为吐蕃的威胁毕竟遥远;

近在咫尺、近年来叛乱迹象日益显露的淮西节度使李忠臣等人,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更因为朝廷实力衰弱,所以卢杞等人才力主借用吐蕃兵马,平定叛乱。

不过。

百官中却有很多人很清楚:

卢杞之所以要劝阻陛下,只是担心郭昕的地位盖过他。日后若是郭昕返回受到陛下重用,必然会威胁到他的相位。

颜真卿、严郢、张镒等人……

就全部是被卢杞排挤出朝廷,甚至陷害致死的。

尽管如此,文武百官却并没有一个人说话。

卢杞如今权势滔天,而且心胸狭隘,没有人愿意冒着得罪此人的风险仗义执言。

“呵呵……”

李玄淡淡一笑。

他知道,所谓的“慎重商议后,再做决断”,多半是不了了之。

他也早就知道,朝廷实质上已经放弃了安西,即便再怎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安西也等不到援军。

但,如果不说的话,又如何对得起那些同袍的殷切期望?

加官进爵?

大家坚守安西五十年,难道是为了加官进爵?

脚步声渐渐逼近。

那名老太监在他的身边停下,换了副和煦的笑脸:

“李将军,请起吧。”

“陛下命您先去驿馆休息,暂时留在长安,等陛下和诸公商议后,再做决定。”

李玄抬头。

然后缓缓起身。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他要就此告退的时候,他却再次说话了,声音虽然依旧苍老,却陡然变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陛下!末将已按照大都护之命将讯息送到,便不敢再在长安逗留,恳请陛下准许末将返回安西!”

什么?

所有人听到这话,尽皆震惊!

李玄脑子里在想什么?

无论是谁都能看出陛下对他的赏识。

凭着他的资历,日后加官进爵是必然的事情!

即便不升官,呆在长安多好!

那个漫天风沙、强敌环伺的安西,又如何比得上繁华的长安?

而且这是陛下要求他留下来的。

完全不必有任何心理负担啊!

“你,你这岂不是,不是自寻死路?”

老太监高士良也惊愕了,他结结巴巴地询问,声音越发尖锐,充满了不解和困惑。

“我等坚守安西五十余年,什么加官进爵、生死成败,早就没有时间再去考虑。只是想让敌人知道,他们征服不了这片土地,更征服不了我们大唐!”

“没有援军又如何?”

“没有官爵赏赐又如何?”

“死,更有何妨!”

“总有一日,我辈的子孙定将收复所有失地。正如原野上的荒草,仍旧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他们会记得我们的。”

李玄目光幽邃。

他彷佛看到了蔽天的黄沙之中,安西城头那杆褴褛的“唐”字大旗。蛮荒绝域,结着厚厚的坚冰,土壤被冻得裂开。

草木凋零荒芜。

风声悲惨凄凉。

冷月孤独地挂在地平线上。

龟兹城里遍是死去的同胞们的坟茔。

他们就算死,也依旧在守护着那片土地。

“我若留在长安城中……”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

“该如何面对那战死的一万九千四百五十一名将士?”

“如何对得起此刻依旧坚守在龟兹,饮风嚼雪的五百同袍?!”

“大丈夫生于世间,岂能不死?”

“末将今年已六十有七,经历大小战事不计其数,难道还怕死吗?!死于长安的温柔乡中,又如何比得上与五百同袍一起战死?!”

“只有如此,末将才对得起战死的将士,对得起匍匐在敌人铁骑之下、哀哀欲绝、翘首以待朝廷援兵的安西百姓……”

太极宫内没有任何人说话。

只有慷慨悲壮的声音不住回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