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天津卫升卫设府,一直是朱由校的想法。现在开辟辽东海道,如果成功那以后就可以实行漕粮海运,设置海关收取关税。
他的这一想法,刘一燝三人觉得可行,有登莱设巡抚的先例,天津位于京城咽喉,现在人口渐多,虽设有衙门,但已不能满足需要,如果海运大开,天津可以外防海口,内护京城,升府确有必要。
“陛下,升府一事,臣觉得确实可行。
其实早在万历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期间,朝廷就以加强海上防卫,保卫京城有专设巡抚一职,但朝鲜之役后,就废设。
现在辽沈紧急,废卫升府未尝不可,只是巡抚之职,总宪全府,谁担任为好?”
谁来担任?这个朱由校却未想好。
“你们有没有什么推荐的人选,说来听听,就在这里定了。”
这让刘一燝三人心里有了别样的计较。
沈灌心中有了计较,东林已拿京畿总督之职,齐楚浙党这边却只有一个登莱巡抚,怎可与京畿总督相比,此时确实个机会,如果两巡抚换一个总督,也是可以接受的。
刘一燝二人一听也觉得是机会,原本计划的蓟辽总督变成了京畿总督,权责降了不少,熊廷弼本就是楚党,现为辽东总督,如今齐楚浙党有一总督一巡抚,东林只有一总督,自然不可退让。
这三人各怀心思,朱由校却不在意,只要推荐的人有真才实干,其次能够说服他即可。于是嘱咐张昶给三人上茶,让他们思考片刻。
未久,韩爌起身进言:
“陛下臣有一人可任天津巡抚一职。”
“何人?”朱由校来了兴趣,抿了口茶问道。
“段莘(地名)汪应蛟,此人明朝万历二年进士,万历二十六年朝鲜之乱,危及我朝,朝廷派天津巡抚万世德领兵平息朝鲜之乱,曾提拔汪应蛟为右佥都御史代镇天津巡抚,屯兵驻防,保卫京师。此人首倡屯田“始买牛制器,开渠筑堤”。
到万历三十年,在天津葛沽、何家圈、双沟、白塘等地“令防海军丁屯种,人授田四亩”计葛沽、白塘二处耕种共五千亩,其中水稻田二千亩,屯田当年计收获水稻六千余石,杂粮四、五千石,效果斐然。
其后又上疏建议推广水利屯田,设想在天津开垦七千顷水田,每年收谷二百万石,可抵当时漕运量的一半。但因其不久离任,此想法未能成行。
现今陛下如要京畿屯田,可用汪应蛟为天津巡抚,让其继续主持天津屯田事宜,对朝廷屯田大计,事半功倍。”
汪应蛟此人朱由校是知道的,是天启时期的著名的理财高手。但刘一燝闻言便出声反对。
“陛下,不可,汪应蛟万历二十六年便是天津巡抚,光宗继位后,便委任其为南直隶户部尚书,此人亮直有守,视国如家。谨出纳,杜虚耗,为理财高手。担任天津巡抚岂不是大材小用尔。”
韩爌的言语事先也没跟刘一燝商量,其实对汪应蛟,刘一燝也有自己的想法。
这其实也是朱由校的看法,且不说由南京尚书迁任天津巡抚是否是暗降,主要是他也早有把汪应蛟迁任北京户部尚书的打算了。
“那刘爱卿有什么可以推荐的人选?”
“陛下,臣推举左佥都御史左光斗,此人为人稳重,敢于任事,并且早有开海运与屯田之建言,可让其担任天津巡抚,也可辅佐邹元标在京畿推行屯田之事。”
朱由校明白所想了。左光斗这个人有才干,历史上也曾负责屯田之事,收效显著。只是京畿总督与天津巡抚都是东林的人,就怕东林势力太大。
于是他也把目光投向沈灌,想听听他有什么建议人选。但刘一燝看到他的迟疑,想打消他的顾虑。
“陛下,京畿之地,勋贵众多,人员盘根错节,要推行屯田与海运,阻力甚大。朝廷定要上下一心,官员也要齐心协力才是。
天津又是朝廷咽喉,屯田、海运关键之处,如果如果选任非人,怕到时候相互掣肘,于朝廷不利啊!”
刘一燝的一番话,也点醒了朱由校。确实要让下面人做事理应大力支持。不必瞻前顾后,如果这个位置再用齐楚浙党之人,互相扯皮就不好了。
心思定了后,也就不管沈灌什么建议,直接拍板了。
“那就这样,让左光斗迁任天津巡抚。至于刘爱卿你刚才提到的汪应蛟,朕也听闻,光宗对他也是信任有加,觉得他谨出纳,杜虚耗,是可用之大才。
即位之初就任他为南直隶户部尚书,并早有升迁之心,朕今日得亏听韩爱卿提及,才想了起来,如今国家财事艰难,需要能度支有方的人才,朕看此人可行,所以朕欲提拔他为户部尚书(北京),你们看如何?”
这一番言语,让刘一燝与韩爌二人不禁自喜,汪应蛟本就是东林人士,如果升为户部尚书,自然可行。
这让沈灌感到为难,不过也只能接受了,他愈发觉得自从方从哲走后,内阁中他势单力孤,等明年孙如游等人到了以后,齐楚浙党就要被东林摁在地上摩擦了。
“那此事就这么定了,你们现在便票拟,朕这就批红。”
朱由校也不想脱拖延,当即便批红完毕。
·······
说到此事,也接近中午了,剩下一个大事便是钱饷,他知道这个事情也不是两三个人一两回就能说完的,需要群臣商议。
“朕的第二件事便是钱饷,现在辽饷、边饷、屯田、新建水师耗费巨多。
现在十月,过年立马有新的花费,边饷辽饷年年有拖欠,朕的内帑是可以补一点,屯田等事朕也可以出一点,但内帑也没有金山银山,这样下去,怕不是长久之计。
朝廷度支乃是至关重要,朝廷赖以所计,而年年入不敷出,此事不可为不大,必须增收节流才行。
所以朕想四日后,召集六部以及阁臣商议此事,六品以上官员均可上书言事,共商大计。”
“陛下圣明,财政大计不可不查,臣就让内阁发文,让群臣进言,商议此事。”
三人也知道此事重大,自然不会怠慢,也都觉得这是个表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