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仙女下凡案和西游计划(1 / 1)近我者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瑶池。

“臣杨戬,拜见王母。”贾诩躬身道。

西王母打量一番,这二郎果真俊朗不凡。

若是凡间女子瞧瞧,怕是要被轻易勾了心魂。

“不知王母召臣至此,所谓何事?”贾诩问。

西王母这才收回视线,道:

“二郎真君得观音菩萨举荐,降服妖猴有功。受封司法天神,真真是今时不同往日了。然,三界美言二郎一身傲骨,是否有些言过其实了?”

贾诩心道,西王母这是对我有意见啊!

不过话说回来,当初孙猴子大闹天宫之局,本就是玉帝为请如来出山所谋划。

其间玉帝却发了一封调令给自己。

这不是给既定计划添乱吗?

万一自己心一狠,将那孙猴子打得身死道消,这几百年谋划,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此一惑,困扰贾诩五百年之久,如今听西王母提起这桩旧事总算是豁然开朗了。

原来五百年前那封调令是因观音举荐。

可是问题又来了。

南海观音与西方如来同属佛门一脉,为何又要让自己横插一脚,乱了玉帝和如来的布局?

莫非观音和如来也如老君与玉帝,有隔阂?

贾诩将疑惑暂放心底,留待来日,坦言道:

“天庭正经历千年未有之变局,某恐不能独善其身,唯有入局。”

西王母眼神凌厉道:

“这么说你如今已是和那位与你有杀母之仇的舅舅站在一起了?”

此言显然有离间的意思。

迟迟没有动作的西王母,莫不是想将自己收入麾下?

贾诩沉吟片刻,道:

“某执掌天庭司法五百年,未曾有徇私之举。王母此言,某惶恐。”

言外之意就是,他只是公平公正的执掌天条,并不是谁的人。

局势未明,轻易站队是大忌。

西王母不依不饶道:

“真君既已看出天庭之变局,却舍了一身傲骨,躬身入局,所谋为何?”

唯恐天上不乱。

这话贾诩当然是不会说出口的,不过西王母既然如此开门见山的质问,显然寻常理由是搪塞不过去了。

他略作思忖,故作无奈道:

“乱局之中,某若尚想独善其身,恐早已是众矢之的。受封之举,不过求一心安罢了。”

西王母笑道:

“都言灌江口杨二郎修为通天,竟也心思活络。”

贾诩微微一笑,不做声。

沉默片刻后,西王母又道:“今日请真君前来,是有一事相求。”

“王母请说。”贾诩不动声色。

西王母道:“本宫坐下仙娥,受凡间男子花言巧语蒙骗,被困人间。一个时辰前,被下界山神发现,想来如今已经将此事上报至真君神殿。”

真君神殿是玉帝拨给贾诩办公的地方。

西王母先是试探了一番,如今又抛出仙娥下凡一案,是几个意思?

还有,仙娥明知与男子相恋是大忌,为何不藏起来,却被山神发现?

莫非又是西王母拉拢自己的试探之局?

当然,也不能排除,仙娥动情不已,忘了身份,在山中与某男子苟且,才被山神发现的。

总之局势尚不明朗。

“王母希望臣将此事压下来?”贾诩直言不讳道。

西王母不语。

话不说透,这就又有些耐人寻味了。

贾诩沉思片刻,也不把话说透,只道:“凡人寿命,百年已是极限。于天庭而言,不过弹指岁月。”

言下之意就是等那凡人寿终正寝,再让仙娥归天即可。

只是开了这口子,日后西王母再有触犯天条之事相求,就不好推脱了。

但眼下他也没有其他办法,西王母是权力洗牌的第二受害者,必定有其维护权力的谋划。

若是不帮西王母办这事,难免西王母不会联合老君拿他开刀,以作提醒玉帝。

毕竟让玉帝损失一员大将,不管是她西王母还是老君,都乐于看见的。

这是他身在旋涡中的无奈,但也是他兴之所致。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尽量在各方势力中明哲保身、暗谋大事。

“如此,本宫便替七仙女先行谢过真君了。”西王母微微一笑。

“什么!七个?”贾诩惊道。

天庭人员都是登记在册的,玉帝尤其喜欢看仙娥起舞,若是差了一人,尚且好说。

一下子差了七个,还是舞色双绝的七仙女。

真真是上了西王母一个大当。

“真君莫不是想反悔?”西王母凝视道。

“……”贾诩无奈道:“某尽力而为。”

……

……

辞别西王母,贾诩来到真君神殿,在文案上找到下界山神举报七仙女与凡人相恋的折子。

打开一瞧,山神所述如身临其境。

原来那七仙女一时兴起,在下界清潭沐浴,不甚被七名结伴郊游的男子闯入,言语乱了芳心,发生种种。

话说这七仙女怎么想起在凡间清潭沐浴了?

难道她们不知道山中自有山神监视人间?

这不是白白便宜了山神一番眼福嘛!

贾诩若是那风流之士,便要感叹一声:宁作下界一山神,不做天上大仙官。

仙娥下凡一事,毕竟过了明路,若是一味隐瞒,恐是祸根。

玉帝得知道,但又不能太早知道,否则王母那边又要说他两面三刀,出尔反尔了。

但转念一想,王母此番倒是送了一个好机缘。

至于怎么用,何时用,能否让天上大乱。

那就看贾诩如何施精布略了。

他合上折子,收入囊中,若无其事返回下界灌江口。

此时,哪吒也在杨府中,正与梅山六兄弟一齐盯着悬于大厅墙上的一张灵镜。

此物是贾诩在天蓬元帅被贬下凡时向老君求来的。

老君以照妖镜为基础,加以改造,有大神通。

只需得一人身上毫毛,插入凹槽中,便可跨越空间,观看毫毛主人的一举一动。

实乃老君在炼制法器一事上的创新壮举。

灵镜凹槽中,插有一根猴毛,已百余年矣。

“哪吒兄弟,李天王来了。”贾诩边走进厅来,边打趣道。

哪吒一听,急忙躲到屏风后面。

过了稍许,却没听见李天王的声音。

他稍微探出头来查看,这才发现梅山兄弟都在偷笑,就连哮天犬那厮也咧着嘴,哈着舌头,疑似在笑。

原来根本没有李天王下凡一事。

“二哥,你变坏了。”哪吒抱怨道。

他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你对你李天王的恐惧,愈发严重了。”贾诩叹息。

他有些担忧。

哪吒近些年来愈发沉稳,长此以往下去,当初的少年赤子心,怕是真要一去不返了。

“他要不是有玲珑宝塔,我会怕他?”哪吒不屑道。

“等有机会,我帮你碎了那宝塔。”贾诩道。

“哪有这么容易。”哪吒垂头丧气,又岔开话题道:“二哥,你还不知道吧,孙猴子已经从五行山下出来了!”

废子重启,看来西天取经计划已经开始了。

贾诩心头一喜,转身望向灵镜。

只见那镜中,有一猴一僧。

五行山压孙悟空,因佛门而始,因佛门而终。

这光头,又是哪路高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