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一章 硬脖子的汝南太守(1 / 1)温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刘辟不为所动,周围的黄巾护卫依旧保持着刀剑出鞘,枪戟横腰的攻击态势。

为了给自己这批人增加一点活命的机会,直接无中生有,给大伙儿加了一点悲情色彩,“您大人有大量,就放过我们吧!我们上有八十岁的老母,下有五六岁的小童,都在他们手里捏着,我们不敢不听啊!”

李定反应也不慢,当场跪下叩头,大撒眼泪,“袁氏不是人啊!我媳妇还怀着身孕,等了小半年,马上就要生了,他们就拿她来威胁我,这可是一尸两命呐!”

……

这些人企图把刘辟他们的仇恨全部引到袁氏身上去,这也是他们原本用来善后的计划,所以林安李定两个头目一动起来,剩下的小贼们各个都开始附和着,大叫委屈。

但这些话听在刘辟等人耳朵里,却是另外一番意思。

“这些狗官!欺人太甚!”

刘辟狠狠地把令牌摔在地上,他们怎么说也是见过大场面的,这背后的弯弯绕绕也能想得明白。

这分明是杨氏假借袁氏的名头,诈骗这帮山贼动手,就看准了这帮山贼不识字,也知道刘辟本人不识字,所以轻易就能被哄骗。

要是成了,他们能白得一批钱粮,不成,也能把脏水泼到袁氏头上去。

“好一个杨琦!好一个笑里藏刀的杨氏!”

刘辟大骂不已,所幸自己带的队伍里,还有几个识字的传经士,不然连仇人是谁都不知道。

……

杨琦现在很忙,很忙很忙。

豫州黄巾被招降以后,皇帝立马就派他出宫,前往担任汝南太守。

杨琦到了地方以后,接着安置黄巾的名义,一边慢慢地清查田亩和户口,一边迁徙各县的豪强。

不管是为了皇帝的命令,还是他自己的意思。

他在这里都要小心翼翼。

八州黄巾同时起义,但起义的剧烈程度也稍有不同。

除了冀州是张角三兄弟亲自带领,几乎席卷全州外,豫州荆州两地的黄巾威势同样不弱,大半个州郡都牵连其中。

其次则是兖州青州徐州三地,三四个郡国遥相呼应。

幽州扬州最少,只有一两个郡发生起义。

而豫州之中,汝南郡的黄巾部众最多。

这很明显,汝南郡当地势力对下层百姓压迫地太过分。

皇帝不是傻子。

汝南郡人才辈出,几乎大半的官吏都出自这个地方,私底下甚至有汝半朝之称,大汉两京一十三州,有一半是在汝南人的肩膀上扛起来的。

现在汝南郡爆发黄巾起义最为剧烈,下面这些扛起半壁江山的汝南人是个什么货色,不言而喻。

甚至汝南出身的波才领导豫州黄巾,一度击败朱儁和皇甫嵩的联军,再进一步就是最后防线,何进防御的洛阳八关了。

有将才却不能为大汉所用,有青壮却不能安居乐业。

汝南郡还搞了个“月旦评”评点天下人物,俨然一股我们汝南郡才是大汉标杆的样子。

最后换来的却是如此汹涌的黄巾起义。

汝南郡的重新治理,再不能交给袁隗等汝南一系的士人来了,必须下重手整治。

太守府,县官衙,包括下面的世家豪强,都要好好敲打一番。

皇帝刘宏自从搬到南宫,开始认真思考大汉江山社稷未来的时候,却悲哀的发现,他手头没人,张让手下的那些人肯定是不能用的。

最后,他将眼神盯在了来宫中传达杨赐意见,表示要严肃处理董卓杀良冒功事件,给天下人一个交代的杨琦身上。

杨琦出身弘农杨氏,深受叔父杨赐的影响,少有志节,学问上同样没有给杨氏丢脸,亦为儒学大家。

杨赐老迈,不能常常进宫,所以就推荐了本家的杨琦作为侍中,就住在尚书台附近,随时解答皇帝的相关疑问。

当然,更多的时候,杨琦这个侍中,只是杨赐和皇帝两个师徒之间的传话筒。

皇帝真正关注杨琦的时候,是在熹平石碑落成以后,非常难得地,那一天没有收到一封劝谏的奏章,不仅没有说他不好的,还一堆歌功颂德的。

整个朝堂一片吉祥。

于是他就有些膨胀了,自认做出了一些功绩,在尚书台的一座偏殿里头,从容问他,“朕何如桓帝?”

意思就是,你们老说我哪里哪里不好,现在看看,我立的这块石碑,意义多么的重大,是多么的深谋远虑,比上任桓帝干的好吧!

快来夸夸我!

客观来讲,建立熹平石碑的确是汉灵帝一生中做出的最为正确,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英明的决定,是开创性的决定。

从熹平石碑开始,才开创了后面历朝历代刻经于石,向全天下人公开经文范本,订误证伪,平息各家学派纷争,确保选拔制度公正严肃的标准操作。

流传到后世,仅剩的几块残碑依旧是国宝级的文物。

但杨琦却是个异类,也可以说是情商极低,别人都在夸,他就不夸,只说了一句“陛下之于桓帝,亦犹虞舜比德唐尧。”

文化人骂人都不带脏字,儒家学问中,尧舜禹通常是并列,但细分下来,尧是最高级的圣王,舜就差了一些,后面的禹更差。

孔子对尧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对舜和禹是“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不翻译,光看颂词的长度就知道差别。

而太史公司马迁给两者的评价是: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舜帝,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仁为心,德为行,儒家的最高级别是仁,其次是德,最后是礼。

那现在刘宏跟桓帝比,就跟舜帝和尧帝比德行一样,一方面是说他刘宏在这方面确实有功绩,但怎么比还是要比桓帝差一筹。

桓帝本身就不被认为是啥好皇帝,他刘宏明显更差。

简而言之,刘宏跟垃圾比,比垃圾还不如,简直就是垃圾中的垃圾。

刘宏哪里能听不出来杨琦在骂自己,回嘴说:“卿强项,真杨震子孙,死后必复致大鸟矣。”

刘宏也是表面夸奖,表面说你脖子真硬,不愧是杨震的子孙啊,等你死了也会有大鸟过来给你哀鸣的。

实际上,杨震咋死的呢,喝鸩酒自杀的,他这话意思就是,叫杨琦赶紧学自己祖先,喝毒酒自杀,快点去死,等死了以后,朕再奖赏你。

就差叫人把毒酒端过来,叫他当场自尽了。

按正常的发展,杨琦接下来就该主动开口向皇帝要毒酒,表示壮烈忠直,不负家风,甚至还可以学伍子胥发一篇悬头高论。

接着皇帝刘宏就可以给自己台阶下,也给杨赐一个面子,赏他一个不杀之恩,显示自己的仁德宽恕。

但杨琦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情商太低,就尬尬地站在下面,面不改色,啥话也不说,就给了他一个冷冷的眼神,这可是陛下你自己先问我的,臣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甚至在长时间的沉寂之中,脑袋还探向左右深处。

毒酒呢?怎么还不上毒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