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姓氏,一个宗族,它能流传千年其实很不容易,但若是真的做到了,你就会发现有好多人跑来找你认亲。
有句话叫做“天下杨氏出弘农”,而华阴就是弘农古郡的一部分。
之前说过华阴杨氏在西汉时期就有了四世三公的名望,获得过相同称号的还有大名鼎鼎的汝南袁氏。
东汉末年的袁家是何等风光?
不然的话,袁绍又哪有底气,在朝堂之上敢对着董卓高喊出那句: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彼时的曹操,也只能在旁边羡慕看着这一幕发生。
只可惜,但凡后来袁绍能在官渡之战中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
老袁家终究是龙气不够,没有皇帝命。
反观华阴杨氏,于文名上号称“关西孔子”,在声望上达成“四世三公”,待到北魏末年,随着南北朝的终结以及大隋的建立。
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越国公杨素…等等名留青史之人皆是出自华阴杨氏。
时间再度流转,来到北宋年间,创建了天波府杨家的老令公杨业,也是华阴杨氏的分支。
自此,华阴杨氏算是达成了文武双全的成就。
杨志涛在幼年时期就开始热衷于习武,但却不能外出拜访名师,只能跟着家中护院先学些粗浅把式,这如何能让他满意?
所以他卯足了心思要往外跑,那段日子可是把杨老太太给折腾的够呛。
无奈之下,老太太只得暗示他抽空去家中的藏书楼里转一转。
得了提示,杨志涛兴高采烈的把藏书楼翻了个底朝天,终于寻摸出两册古旧的手抄本。
一本叫做《梨花枪》,由杨妙真所著。
另一本叫做《五郎八卦棍》,由杨延德所著。
按老太太所说,杨家也是出过许多高手的,原来还收藏有《杨家刀》《杨家枪》《金枪术》《五桩功》等秘笈。
可在王朝更替之下,千年大族也难逃脱被波及的命运,最后只剩下这两本了。
如今叫你寻见,要练那就得好好练,万万不能辱没了祖宗。
杨志涛被老太太忽悠的连连点头,赌咒发誓说自己一定会下苦功,武艺不成绝不出门闯荡江湖,免得给祖宗丢脸抹黑。
可这武艺如何才算是练成了?
一辈子都没见过几个武林中人的杨老太太又哪里知道,幼年的杨志涛就更不知道了。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树下点枣、灯前挑芯…为了练功,杨志涛可谓是废寝忘食。
那两册手抄本,最终被他给翻了个稀碎,手中的大枪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沉,越来越长。
当家中的护院们一拥而上,可每个人连一招都走不过就会被他掀翻在地后。
杨志涛觉得自己的枪术应该是练成了。
此时的他本该动身去闯荡江湖,可在发现祖母的满头银发后,他却犹豫了。
小时候,那里明明是都是一片乌黑的……
人,总是很难留意到身边亲人的老去。
往往等他注意到了,又会十分惊讶。怎么会一下子衰老了这么多?跟着便是无尽的悲伤。
杨志涛就是这样,曾经那个总是喊他心肝宝贝儿的人,如今已经快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祖母年迈,他不能离开。
可那十数年的坚持与苦练又在提醒他,这些年来他想要离开的意愿,是多么的强烈。
两难之下,他决定听从天意。
离家出走后,不骑马、不坐车、只步行,遇到家里人,不能动武反抗,只能逃跑。
按如此条件,他在出逃后只要能坚持三天不被抓回去,那从此就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可最终,有关杨少爷离家出走的戏码,渐渐的成为了整个华阴县所有人在茶余饭后的闲谈。
……
某所雅致的小院里,
杨志涛拿着一块抹布,缓缓擦拭着手中的长枪,想起自己空有一身技艺,却无用武之地,忍不住喟然长叹,
“十年磨一枪,霜刃未曾试!”
“小少爷,大喜事啊,有人邀你上门切磋!”
张管家实在是太了解他家小少爷是个什么德行了,是以人未到、声先到,隔着老远就开始嚷嚷。
果然,杨志涛怔怔的站起身来,啪嗒一声,往日里心爱的宝枪跌落在地。
“老张,你说的可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这不,我一收到消息就来给少爷报喜了么!”
得到确定后杨志涛搓了搓手,兴奋的转来转去,
“对了,对方可曾下过战帖?帖子呢?”
“呃,在来的路上遇见了老夫人,老夫人听说这事后,也替小少爷高兴,说是要帮您把帖子裱起来,好留个纪念。”
张管家这么多年也不是白混的,瞎话那是开口就来。
“确实应该裱起来,还是奶奶思虑周到。”杨志涛认同的点点头,接着便从地上拾起长枪,
“老张,带路。”
“啊?”
“愣着干嘛?且看本少爷去称称他的斤两。”
“不是少爷,您别急,这话还没说完呢。”
张管家赶忙拦住杨志涛,解释道,
“人家交代了,时间定在三日午后,地点在华山别院,您急也没用。”
“居然是华山派的人?”杨志涛眼神一亮。
“可不,就是华山派的,少爷您可得做好准备,省得到时候吃亏。”张管家好似如临大敌、表情凝重。
“那确实要好好准备,虎死不倒架,华山派就是再落没,也不是我能轻视的。”
兴奋过后杨志涛开始严肃起来,又交代道,
“老张,你替我跟奶奶说一声,这几天我要认真备战,清晨傍晚就不去问安了。”
言罢,拎着长枪就回了自己的房间。
张管家见此,微不可察的叹口气,摇摇头转身离去。
……
八月廿八,秋分日。
冲龙煞北
凶神:月破、大耗、地火、五虚
宜:破屋、坏垣
忌:诸事不宜
……
“哎呀呀,写帖子时忘记翻开看看了,今儿这日子,可不咋吉利。”
李臭脚瞅着手里的黄历,嘬了嘬牙。
“什么帖子?”同桌吃饭的风清扬抬头问道。
“陆小子要请杨氏那位嫡孙吃饭,托我写了帖子。不过据我了解,怕是宴无好宴呐。”李臭脚幸灾乐祸。
“请谁?杨氏嫡孙?你是说秀芳的那个长孙?”
“不会说话你就别说话,什么秀芳?哪来的秀芳?人家明明是杨氏的掌家老夫人!”
李臭脚对着风清扬瞪起了双眼,“你是无牵无挂的,老子可还要守着华山别院呢!”
对于李臭脚的絮叨,风清扬权当听不到继续追问道,
“这宴会定在了何时?”
“就在今日正午,算算时辰,也该到了。”
得到答案后,风清扬午饭也不吃了,直接起身。
李臭脚见状赶忙追上去,
“扒墙头的事,可不能不带着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