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91 泮宫之辩(1 / 1)秃头小保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位学子说完,还不忘自我介绍一下:“诸位,我乃小邾国柳下仲,听闻巩公广纳贤才,特来此地献上拙说,诸位可尽情辩驳!”

说完,柳下仲就从高台上走了下来。

他刚刚下来,一名白净的中年男子走了上去。

“在下王畿出身,名苏木。方才柳下仲军说强国必先强军,我认为他只流于表象,并未说到根本。”

苏木说完,看向了柳下。

但是柳下仲并未有一丝愠怒,反而微笑地看着苏木。

这样君子的风度,吸引了很多人。

苏木继续说道:“晋国乃千乘之国,良马万匹,强军无数,为当世霸主。可你有没有想过,晋国为何有如此庞大的军队?皆因晋国地广人多,粮草充足!所以我认为,若要恢复赫赫宗周,必须以农为本,开辟荒野,种植粟、菽,只有国人吃饱了,才能打仗!故而晋国强大看似因‘作州兵’之故,实则是他们推行了‘作爰田’。”

作爰田是晋国的土地制度,将原本轮换耕种土地的制度变为不再轮换,也就是土地私有。

那些卿大夫开辟的土地,也成了他们的正当财产,国人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终于成就霸业。

苏木的话,引来了不小的赞同之声。

就连柳下仲也频频点头。

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齐、鲁已经抛弃井田制,我们何不效仿,以地之税,扩充国库?”一名男子说道。

“对啊,如今畿外诸侯强大,应当学习畿外诸侯。”

众人纷纷点头称赞,显然土地私有制的好处,已经被很多人注意到了。

“推行齐鲁之制,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时候,一人又走到了中央。

他的声音虽然声音不大,但是周围的人却都听到了。

另外一人问道:“这位君子,我名甘行,我听闻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已有将近百年的历史。

如今礼乐崩坏,井田名存实亡,想必君子未曾出去看过吧,民不肯尽力,皆耕种于私田,公田贡赋减少,这才造成了王室的空虚。

齐鲁废弃井田,只征收私田之税,国库顿时充盈,齐国也因此成就霸业,为何你不认为应当尽早推行齐鲁之制呢?”

之前那人回礼,说道:“我名樊不害。齐鲁之制,固然有其好处,可推行新政,何其艰难,君不见当年宣王‘不籍千亩’之事?”

西周宣王时期,励精图治,呈现中兴之相。

宣王想推行“不籍千亩”的政策。

井田制下,籍田为天子的祭祀之田,名为千亩。

每年春天,天子都要在这片土地上耕种,以表示天子重视农耕。

宣王却选择放弃耕种这片土地,引来了士大夫们的极力反对。

后来宣王在千亩之地大败于姜氏之戎,周王室陷于危局。

幽王继位之后,宗周再也不复往昔,最终落了个东迁的下场。

后人们都认为宣王放弃了“籍田”,不再祭祀上天,是导致千亩之地大败的原因。

而辛莫知道,真实的情况并非这样。

西周后期的井田制已经名存实亡。

即便是王室的籍田,也没有人好好耕种。

周宣王看似是“不籍千亩”,实则是推行自己的一项改革。

反正你们都不耕种公田了是吧,那天子我也不种了。

甚至不要公田里的粮食了!

宣王转而清查人口,以每片田地上的人口多少征收税赋。

这样一来,那些拥有大量人口的诸侯,自然不同意。

本来在公田上随便混混就能完成公田种植任务的国人,必须按人头缴纳贡赋,还得服兵役。

这样诸侯和国人,自然都不支持。

最终这个政策也没有延续下来,国人流离,官吏贪墨横行,周王室反而愈加衰败。

樊不害话说完,甘行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君子之意,我已明了。君子是说想要推行齐鲁之制,必须得到诸侯、卿大夫的支持,否则就会像宣王那般草草收场。”

“宣王中兴之时,宗周何其强大,如今王室空虚,内乱尚未平定,外患仍为解决,我认为并非变革之时。”樊不害说道。

他的意思,必须先要平定内乱,等到一定的时刻,才能进行改革。

苌弘点了点头,显然对樊不害的说法很是赞同。

无论是齐、鲁,还是晋、楚的改革,无不是顺势而为,并非强行推行的。

“巩公和苌弘大夫来了!”

有人眼尖,看到了巩离和苌弘。

巩离笑道:“我和苌弘大夫只是来此看看,你们无需多礼,尽情论之。”

苌弘也道:“此乃泮宫,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诸君之言,让我受益匪浅。”

众人似乎来了兴头,各个都跃跃欲试。

“辛君,你可有高见,与我们巩国学子交流一番?”巩离问道。

“辛君?莫不是那个提出‘重温践土,以令诸侯’的辛氏君子莫?”

“是造出天青酒的那位吗?”有人问道。

辛莫拱手:“正是在下。”

“辛君,我们方才所言,你可赞同?”

甘行双目放光,询问辛莫。

辛莫自知这是一个极佳的机会,他需要的就是这么一群人。

“井田崩坏,造成了王室空虚,这些事情都在诸君眼中,我不再多言。”辛莫道:“可诸君有曾想过,井田为何崩坏?”

“还不是因为礼乐崩坏,国人只顾私田,不种公田,久而久之,王室自然空虚。。”有人说道。

辛莫摇了摇头:“这只是其一,甚至我认为,这并非根本的原因。人有私心,乃是本性。先耕种私田而后公田,乃人之常情。

“宗周以来,卿大夫开垦荒田成风,国人也为之效仿,这些荒田皆为私田。

“私田过多,自然无暇顾及公田,畿外诸侯向外扩张,更是占据私田无数,此乃其一。

“其二,井田制下,农耕以举族为易,比如我之采邑,之所以还以井田制耕种,就是因为没有牛耕、铁器,每年春耕之时,必须合一族之力开垦田地。

“故而要耕种公田,以求有族人同力耕种私田。

“如今很多地方,也因为牛耕、恶金之力,再加上兴修水利,有时一户五六口人,便可耕种一片田地,不再需要其他国人帮助。

“即便没有宗族帮助,也能耕种一片田地,混个饱腹,为何还要耕种公田?

“倘若有闲余人力,为何不开垦荒田,多种点粮食呢?”

辛莫说完,众人陷入了沉思。

他们从未这样想过问题,井田制的崩坏,竟然是耕种田地越来越厉害的原因?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还不知道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条真理啊!

“井田崩坏,乃是顺应天道,不可逆也。不过在王畿内推行齐鲁之政,恐怕为时尚早。”辛莫继续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