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三章 半渡而击(1 / 1)秀才会武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求稳妥,金人头目留下三人随时监视左右动向,而其余人随他一道折返到了岸边。

就在河对岸,银术可正在等候这边的消息。

半柱香的时间过去,一面红色的小旗在来回晃动,这是确定对岸平安无事的讯号。

银术可见状面露喜色,“传令,即刻渡河!”

“得令!”

“哗哗哗!”

一艘艘小船接连下水。

为了避开太平军,银术可并未选择修建木桥的渡口,而是自行寻了一处河道平缓的所在。

然而,几十艘新造的小船远远不能满足运兵所需,若是全由船只运载,只怕要耗费数日的功夫!

为了节省时间,银术可便在宋军向导的提醒下,以船为桥。

也就是将船只用绳索和木桩固定住,首尾相连,最终再在船上铺设木板。

如此以来,虽然浮船偶有晃动,但却极大地提升了过桥的效率。

金人不善水,划船的渔民全都是被其裹挟而来的无辜百姓,迫于无奈,他们只能划船、转向、钉桩!

半个时辰的功夫,简陋的浮桥便搭建完成。

这时,尚在对岸的金人哨探依旧在岸边探索。

这一片芦苇地规模极大,差不多有数十亩,适才时间紧迫,一行人只探索了一部分,如今,主力正在开拨,为了确保稳妥,金人哨探决定查探清楚。

差不多百十步开外的地方,三名身着甲胄的太平军皱眉低语,“这家伙马上就到了,咋办?”

“干掉他!莫让他示警!”

“得嘞!”

得了吩咐,一名太平军当即学着鸟叫,唧唧地唤了三阵,没多久,又有四名军卒齐聚而来。

这些探马都是邓元觉麾下的精锐,他们武艺高强、厮杀经验丰富。

三言两语将情况讲明之后,为首的小校便手指前方,做出了格杀勿论的姿势。

接着,六人便两两为一组,很快消失在芦苇从中。

正在林中潜行的金人忽然有一种被猛虎盯上的感觉,他停下脚步,仔细环顾四周,又侧耳聆听了一番,可四周却并无其他异常。

只是,刚才还有鸟兽的踪影,如今为何不见一只?

根据前期哨探的结果,太平军每过一个时辰就会有一次例行的巡逻,而距离此处最近的军寨也在三里开外。

也就是说,金人只有半個时辰渡河的时间。

按理说,浮桥搭建完毕,半个时辰足够使用了,可为何心中的这股不安却越来越强烈了?

“噗!”

前方陡然射出一支弩箭,由于事发突然,弩箭正中金兵面目,瞬间将其杀死。

残存的三名金人大惊失色,“敌袭!”

“噗噗噗!”

弩箭接连不断,即便金人有所防备,可还是有一人惨死当场。

只剩下两人了!

太平军已经冲了过来!

情况不对,既然这里出现了太平军,那便说明浮桥可能有危险。

金人头目竭力挡住围攻而来的太平军,冲着麾下大声疾呼:“快,我替你挡住他们,你且回去报信,一定要告诉银术可,这里可能是太平军设下的诱饵!”

此处距离河岸已经有三四里的距离,由于空间开阔,又有芦苇阻挡,金人哨探不确定自己大声疾呼能否传到河对岸。

若是因为哨探不力的缘故,导致大军惨败,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无边的恐惧、绝望之下,金人哨探迸发出超强的战力,他竭力遮护住身体要害,试图缠住更多的敌人,为手下争取时间。

然而,太平军数量众多,又有足够的厮杀经验。

这时候想要逃出生天,无异于痴人说梦。

没多久,试图逃窜的金人惨死当场!

眼看着突围无果,金人首领只能放声怒吼:“敌袭!”

太平军见状大怒,很快便一拥而上,将其砍倒在地。

然而,这一声怒吼还是传到了河边。

沂水河畔,银术可率先抵达河岸。

浮桥虽然有些摇晃,但却足以支撑战马通过。

只要小半个时辰,四千骑军便可顺利通过,到那时,就算太平军来了也无济于事!

快些!

再快些!

银术可已经忍不住摩拳擦掌了,他迫不及待地想在沂州大开杀戒。

方腊一行追的太猛了,甚至让金人没有歇脚的功夫,这让一向骄傲不已的银术可恼羞成怒,他迫不及待想要寻找一个发泄的空档!

忽而,不远处传令一道模糊的声音。

银术可皱起眉头,难道哨探发现了不妥?

眼下,差不多已有三百骑顺利过河。

这要是回返而去,一切岂不是前功尽弃?

既然不可能退兵,那么只有尽快地增加过河速度,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传我军令,加快速度,尽快过河,违者定斩不饶!”

“喏!”

“噔噔噔”过河的军士数量在急剧地增加着。

这时候,一支黑压压的军马已经出现在密林中。

“将军,过河的金人已经有六百了,咱们杀过去?”

红脸的邓元觉“啐”了一口,道:“老子这边有五千人马,足够吃下他这么多人了,只是六百人,哪里值得老子出手!”

“据说对面的人马可都是金人精锐,万一对方结下阵势,兄弟们的伤亡……”

邓元觉犹豫一番,只得折中道:“也罢,那就再等一会儿,等到过河的人马超过一千人的时候再杀过去”。

“将军英明!”

邓元觉不置可否。

据说石宝将银术可的这万余兵马打的只剩下四千人,邓元觉琢磨着,自己怎么着也要击溃这剩下的人马,若不然的话,日后见着各大军将,岂不是没了谈资?

按照邓元觉的打算是极可能多的放金人过河,这样的话,对岸的银术可便不会轻易撤军。

一旦金人如油灯添油一般接踵而至,邓元觉便有把握用这五千人干掉他两三千人。

银术可自以为一行人足够隐秘,谁曾想,早有渔民将其行踪报到了太平军中。

战机不可失,半渡而击这等好事,打着灯笼都难找,邓元觉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于是,这才有了太平军连夜奔袭,金人一无所知的事情。

对岸,金人的数量很快增加到了一千人的规模。

从晃晃悠悠的河船上走过,不习水战的金兵全都揪紧了心弦,吱吱嘎嘎、起起伏伏的木船仿佛要坠入河底一般,很不踏实。

十多丈的“船桥”对于金人来说仿佛有几十里那么漫长,好不容易挨了过去,众人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脚踏实地那一刻,不少人头晕目眩,真他娘的吓人!

见惯了一览无余的北方平原,陡然经过汹涌澎湃的大河,金人心中恐慌,很不适应。

这一次,大军南下,不少军卒都抱着一雪前耻的念头。

一个方腊就让金人折损了六千人,这笔帐,一定要算个清楚!

失去的东西,一定要变本加厉地夺回来!

银术可有些犹疑不定,前哨探马分明是遭遇了不测,可为何自始至终都不见敌人来犯?

倘若真是太平军的诡计,他们万万没有按兵不动的道理。

银术可认为,己方这一千兵马足以应对数倍的敌人。

太平军可能玩砸了!

恰在这时,邓元觉麾下军将再也按捺不住,他们纷纷请战。

“将军,是时候了,杀出去吧”

“是呀,咱们在这里等了太久了,还是出去活动活动筋骨吧”

邓元觉见状,咧嘴笑道:“怎么?鱼儿上钩,你们就忍不住了?”

半旬之前,金人万余兵马挥师南下的时候,太平军一直在紧张备战,所有人都不知道金人将从何处攻来。

都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这万余兵马仿佛悬在众人头顶的利剑,让人压力倍增。

如今蛇已出动,太平军将都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漫长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

听说,方杰一行人正在后方围追堵截,可银术可十分狡诈,愣是不露出破绽。

现在,对方好不容易露出了破绽,这可是天赐良机,若不能一战击溃他们,那岂不是坠了太平军的名头?

熬了这么久,太平军上下都等着大开杀戒,也好立功受赏。

从芦苇荡到河岸足有五百步的距离,这时候,在河边布好阵势的金人已经分出一队人马,开始往前而来。

若是再耽搁下去,等到金人行到近前,那太平军的潜伏便毫无意义。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邓元觉把手一挥,嘴里道:“吴生,你率本部一千兵马自左翼杀出,蒋印,你领一千兵马从右翼围剿,卫亨你领两千兵马坐镇后军,从旁策应,其余人等随我自中路杀出!”

“喏!”

众将得令之后,一名名传令小校飞奔而去。

林中不利于排兵布阵,太平军都是散布其间的。

不过时间仓促,再拖延下去,埋伏战便成了遭遇战,那样的话,太平军之前的辛苦等于都做了无用功。

“杀!”邓元觉一马当先,狂奔而出,随后,“铛铛铛”,一阵紧密的锣声响起。

沉寂许久的密林陡然间杀声大起,密密麻麻的太平军疾冲而出。

南岸,成功渡河的金人刚刚缓过劲来,他们在各自军将的统领下勉力维持着阵势。

哪里冒出来这么多敌军?

前哨不是说这里没有太平军吗?为什么看起来对方却像是早有预谋的样子?

这是太平军的埋伏!

电光火石间,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银术可脸色大变,太平军还是来了!

如今过河的人马已经有了一千五百人!

这时候再去折返肯定来不及了!

只有继续过河!

“快,让军卒快些过河,前哨已经站稳脚跟,太平军的数量不多。”

急切间,银术可额头滴下了滴滴冷汗。

该死的,太平军竟然真的有埋伏!

此时,正在渡河的金兵不由自主地停下了动作。

南岸有伏兵,到底是后退还是增援,总该有个说法。

如果有可能,谁也不想傻乎乎的去送死。

“吱吱嘎嘎”的船桥上站立了数百名军卒,变故突生,他们毫无主见,有的人试图上前,有的人却回首反顾,然而,更多的人却萌生了退意。

太平军既然在这里早有预谋,那么对方一定获胜的十足把握,反倒是己方人马,自始至终都被瞒在了骨里。

银术可强作镇定,“传令,继续过河,莫要耽搁,这里有我,敌人奈何不得我们!”

将为军之胆,银术可的从容之色,顿时给金人注入了无穷的信心。

“银术可有令,全军出击,击溃太平军!”

“呜呜呜”低沉的号角声响了起来,犹在“船桥”上进退维谷的金人终于有了主心骨,无论他们打着什么算盘,此时军令一下,他们唯有前进这一条路。

奔流不息的沂水将四千金兵一分为二,割裂开来,全靠一条狭窄的浮桥才能维系沟通。

尚未渡河的金兵在各自头目的约束下排成了一列,只等着依序过河!

没有人意识到太平军会突然出现。

惊乱之下,间或有失足落水的军卒发出短促的呼救声。

金人不习水性,十之八九都是旱鸭子,即便有人跳水救人,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最大的可能反而是搭上自家性命。

一百多斤的体重加上几十斤的甲胄,这差不多就是两百斤的重量,甫一入水,沉溺而亡只是一眨眼的功夫。

倘若南岸没有遭遇敌袭,说不定还会有人试图救援溺水者,然而,此时此刻,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到了南岸,放到了太平军身上,至于落水者的死活,反倒没有多少人去关心了。

在这种时候,南岸的军卒能否抵住太平军军的攻势已经成了关键。

“稳住,稳住,太平军算不了什么,咱们大金猛士何曾怕过谁来!”

“深呼吸,不要慌,不要怕,只要咱们顶住这一波袭击,太平军便没有胜算了”

“听见号角声没有,咱们的援军就在身后,银术可正在调派人马!”

为了鼓舞士气,南岸的军将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

听到熟悉的号角声,先行过河的军卒当即松了口气,没错,自家兵马正在竭力赶来,试图援助自己。

只要挡住太平军的进攻,后续兵马便可源源不断开赴而来,到那时,着急的该是太平军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