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六章 东巡的皇帝打算以身相诱(1 / 1)秀才会武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皇登基不过月旬,竟然有如此声望!

这让随行的文武官员顿时生出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要知道,东明县数月前还隶属赵宋,这才几个月的功夫,此地的百姓便如此拥戴,这说明大明已经初步赢得了百姓的信赖。

可喜可贺!

方腊心情极佳:“传旨,东明百姓民风淳朴、勤恳踏实,当为天下表率,特免去一年税赋!”

群臣纷纷道贺:“天子圣明,百姓方能安居乐业,由此可见,大明代宋实乃众望所归、民心所向!”

当内侍将新皇免税的旨意公布之时,百姓们更是发自内心地欢呼起来:“吾皇万岁万万岁!”

巨大的声浪直冲云霄,百姓们恨不得将喉咙喊破。

皇帝一道旨意,东明百姓就能免掉一年的税赋,这就是皇权的作用。

不要小看这一年的税赋,贫困之家说不定可以因此熬过苦难,进入温饱之家,而温饱之家甚至有可能积攒下一笔不小的钱财。

这一切都是皇帝恩赐,因此,东明百姓感恩戴德。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故事,如今,东明县的新朝新气象,让几名心怀前宋的官员再一次动摇起来:若赵宋卷土重来,能够得到百姓如此拥戴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世间无不灭之皇朝,正如汉代秦、唐代隋,明代宋,潮起潮落,天道有轮回。

短暂的停留之后,自有官员详细了解此地的人丁、收成、田地情况,以形成记录,方便方腊查阅。

紧接着浩浩荡荡的出巡大军继续往南京应天府而行。

旧宋时有四京,分别是东京开封府、南京应天府(商丘)、西京河南府(洛阳)以及北京大名府。

眼下,四京俱落入大明之手,作为重要的军事、政治、经济要地,方腊决定到应天府瞧瞧,

要知道,应天府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龙兴之地,此地原为宋州,,正因为赵匡胤在此发迹,所以才得名为南京,这里有京城和宫城,还有全国最高学府:南京国子监。

永乐元年二月六日,方腊进入应天府,宿于归德殿。

茂德帝姬赵福金作为贵妃伺候了一晚上,不知梅开几度。

在赵氏的龙兴之地,方腊似乎格外兴奋。

翌日一早,精力充沛的方腊依旧保持着晨练的习惯,并未赖在床上。

习惯一旦打破,再想持之以恒可就难了,因此,方腊从来不允许自己找借口!

辰时一刻,京东省总督娄敏中、巡抚高玉、学政章综奉召觐见。

娄敏中是青溪人士,原本是一名教书匠,后来随着太平军南征北战,立下不小的功劳,高玉是在杭州归降方腊的士人,治理地方很有一手,而章综是旧宋名臣章楶之子,一门七学士,蔡京掌权时,他被贬至秀州做通判,后来率领水军与太平军作战,却被俘虏,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决定投靠方腊,所以新朝建立后,得以成为应天府学正!

这三个人分别代表了方腊的起义老人、归降士人以及归降官僚三個阶层,可以说是大明治下地方官员的普遍代表。

“娄卿,新朝初立,京东百姓对朕是如何看待的?”

诚然,若轮及才干,娄敏中可能不如章综,也不如高玉,可他的忠心却毋容置疑。

也正因为这份忠心,娄敏之中才能成为一方大员,实权在握。

“回圣上,京东诸州百姓安居乐业,对大明开国并无异议,坊间一切如常,并无躁动!”

方腊来了兴致:“应天府原本是赵宋的龙兴之地,这里百姓难道心向大明?”

娄敏中不敢妄言,正能如实说道:“正如圣上所言,赵宋待应天百姓极为宽厚,所以大明代宋,此地百姓并未明言反对。”

不反对,也不支持?

放眼天下,江南各地是方腊最坚定的支持者,因为那里的百姓深受花石纲之苦,是方腊横空出世,救民於水火之中,至于其余地方的百姓,他们之所以心向大明,完全是因为方腊能够分田到户收买人心。

“娄卿以为,朕该以何策收服民心?”

娄敏中正色道:“圣上施行一条鞭法,开科取士,种种措施都是收服民心之举,眼下只是因为应天归附时间太短,所以百姓未能彻底扭转旧时观念,假以时日,他们终将意识到大明代宋,利于万民。”

方腊摇了摇头:“可还有其他办法?”

娄敏中干咳一声,道:“办法确实有,只不过需要朝廷出钱。”

“花钱买人心?”

“可以这么说”

“具体是个什么章程?”

“朝廷可以出钱购买耕牛、种苗,低息借给地方百姓,待其秋收之后再行偿还”

方腊微微颌首,“可行,未免厚此薄彼,便以此条昭告天下吧,户部杜微何在?”

“微臣在!”

“拟旨,将朕的意思传回汴京,让丞相及户部拿出个章程,新朝初立,总该让百姓得个彩头”

“若是天下皆准,只怕要花费不少钱财”

“无妨,这点钱朕出的心甘情愿”

“既如此,微臣遵旨!”

太平军起义之初,他们的支持者便是基层百姓,现在,方腊决定继续将百姓牢牢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使其成为大明最坚定的支持者!

为此,哪怕花费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紧接着,方腊又下令在京东招募弓马娴熟子弟一千充当殿前军!

这可是天子亲军,若能选中了,必然可以光宗耀祖、出人头地!

消息一出,京东百姓大喜过望。

都说大明官军待遇颇丰,而亲军的待遇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若能遴选上,定然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情况!

早就听说皇帝待人宽厚,如此看来,传闻属实!

收买人心是一项长期工作,眼下,方腊通过招募亲卫、低价出租耕牛、种子等方式可以进一步加快这一过程。

也许,下一次方腊再到应天府就能够看到东明的情景在此地重现!

方腊在应天府待了三日,过砀山,往徐州而行。

此时,方腊萌生出一个打算,他将杨再兴等人唤到跟前,嘴里道:“完颜宗望为祸地方,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卢俊义、方杰多次围剿始终不能见效,朕有意以身作饵,将此贼诱杀,诸位以为如何?”

汪末泥首先表达反对,“不可,君子不立于围墙之下,昔日白登之围,汉军险些一败涂地,圣上岂能重蹈覆辙?完颜宗望,豺狼也,若让其嗅到圣上的踪迹,只怕一定会疯狂来攻,万一援军不能及时来援,后果不堪设想。”

方腊正色道:“朕意已决,不灭完颜宗望,朕寝食难安,就到徐州去,朕听说完颜宗望流窜于兖州、沂州,距离徐州不远,放出风声,朕在徐州等他!”

金人确实太可恶了,他们从不以攻城夺寨为目标,每到一处,先杀人放火,再劫粮、劫钱,严重滋扰了地方百姓。

数月来,死于金兵铁骑之下的百姓已经超过了十万之数。

皇帝出巡,原本就有稳定地方的意图,现在,若能将金人诱杀,确实算是不枉此行!

五日之后,完颜宗望从一名商人口中得到了大明皇帝已至徐州的消息,“诸位,天赐良机,方腊刚到徐州,如何?可要拿下徐州,让这位皇帝付赎金?”

五万辽人在太平军的疯狂围追堵截下,阵亡了一万多人,眼下,金辽人马合计四万有余,只不过,若算上途中收编的“汉奸”,这一数量尤能保持在五万人。

也就是说,起码有一万名汉人充当了金人的帮凶,成为弑杀同胞的刽子手。

“没问题,早就听说方腊劫了数千万两银子,这可是赵宋皇帝的卖身钱,咱们若劫了方腊,收获肯定不止这些,依我看,干了!”

“确实,卢俊义、方杰已经堵死了北上的道路,南方,沂州徐州一线又有太平军重兵布防,我察觉到,咱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了,如果不能及时突围,用不了多久便可能落入太平军的埋伏之中,眼下,若能掳获方腊为人质,咱们便可以全身而退!”

“好,既如此,那便去徐州,我倒要看看小小徐州能否挡得住咱们全力一击!”

……

徐州城,杨再兴正在与徐州守将紧急布防。

此番出巡,方腊带上了匠工营打造的五十门大炮,这一次,全部放到了徐州城。

城内原本有守军六千人,如今算上方腊的两万亲卫,人数不到三万。

正常来说,三万人起码可以坚守几个月的时间。

不过,谁也不知道完颜宗望有什么手段,万一对方掌握着什么攻城利器呢?

小心无大错!

三日后,徐州城外,号角冲天,鼓声隆隆。

成千上万名汉人在金兵的胁迫下开始蚁附攻城。

对此,杨再兴自然不会心慈手软,“乡亲们,你们先走一步,他日某必用金狗的头颅来祭奠你们!”

“神臂弓手何在?”

“在!”

“开弓!”

“诺!”

众人皆知,皇帝就在徐州,因而此时此刻,无论是谁在城外,都只能大开杀戒,徐州不容有失!

一时之间,箭雨如云,遮天蔽日。

“嗡嗡嗡!”

试图填充护城河的汉民伤亡惨重。

然而,金兵见状不以为意,只是继续驱赶他们加快步伐。

完颜宗望的大军就在徐州城北两里开外的开阔地上,这里毗邻运河,背靠沙洲,而他本人亲率精锐立于高处。

比起金人,辽人更善于攻城。

“斡鲁补,汉人好像早有防备,这会不会是他们的陷阱?”

完颜宗望又名斡鲁补,是完颜阿骨打的次子,所以又被人称之为“二太子!”

此番,听到辽将所言,完颜宗望忍不住笑道:“怎么,难道你还怕了汉人不成?”

辽将涨红了脸:“二太子这是在羞辱我!我这便领军上阵!”

完颜宗望摇了摇头,“莫急,汉人还没填上壕沟,暂时不用你上阵!”

辽将又道:“我看那些汉狗不服管教,实在是耽误时间,不如由我带人过去,砍杀一批,勒令他们加快速度?如此才有尽快破城之希望!”

完颜宗望皱起眉头,这一次俘虏的汉人并不多,因为他们似乎学会了坚壁清野!

若非金人攻破了几大邬堡,说不定还找不到这么些人。

如果全部杀光了,下一批还不知要哪里找。

“再等一下,这帮汉人来之不易,在破城之前不能全部杀光了!”

辽将很是不爽,“二太子,我记得卢俊义、方杰距离咱们并不远,留给我们破城的时间并不多,如果不能一日破城,第二日就可能面临危险!”

完颜宗望皱起眉头,“我知道,再等一刻钟,如果还不能填充护城河,全部交由你处置!”

辽将大喜!

这时,忽有一名金将疾冲而来:“二太子,完颜宇不见了!”

“什么?”

“适才完颜宇带领一百骑外出哨探,如今比约定时间已经晚了一刻钟,未见返回”

“他麾下的骑军呢?”

“不见踪影!”

远处忽然传来阵阵苍茫的号角声。

完颜宗望霍然转身,脸色阴沉不定。

“二太子?”

“应该是方腊的援兵到了!”

完颜宗望忽然笑了,露出满口尖牙,“让儿郎们列阵,准备厮杀!”

辽将昂首挺胸:“二太子,不如由我出战?”

“好,待会儿便由你先战一场!”

仿佛为了回应完颜宗望的挑衅,不远处,一拨又一波的高头大马不断涌出,他们在一员红衣大将的带领下,很快便集结成整齐的军阵。

几乎在眨眼间,硕大的“方”字大旗已然高高飘扬,无数将士们骑马立在大旗下,粗略估算人数应该在六千左右。

一时之间,金辽骑军勃然变色。

完颜宗望深吸一口气:“是方杰的人马!”

通过这些时日的交手,完颜宗望意识到,方杰麾下的骑军作战极其勇猛,是一支不可小觑的骑军。

也就是方杰麾下人数不多,才未能完全拦下完颜宗望,换句话说,如果给方杰足够的人手,金人绝对不可能嚣张这么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