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翰林院不欢迎你(1 / 1)无用废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半推半就的高仪推上车后,王道秋和殷正茂也爬上了马车。

上了马车后,王道秋就对马车夫说道:“不好意思哦,车夫大哥,耽误了你这么长时间,车费呆会儿我补五文钱给你。”

“不碍的小公子,您坐稳了,内宫监胡同,咱们走啰,驾。”

王道秋说给补车钱,车夫大哥嘴上客气着,心里却美的很,一扬鞭,马车就又开始向前驶去。

跟车夫大哥抱歉完,王道秋就钻进了马车车厢。而殷正茂看王道秋进来了,他就指着那只红宝箱,向王道秋问道:“良桢贤弟,你这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呀?”

“噢,这个呀,这是我一个同乡暂时寄存在我这儿的。里面都是他在京城里买的一些较贵重的东西,在运河封冻前他就会拿回去,带回浙江。”

王道秋不想让殷正茂知道自己和锦衣卫,还有利益往来。所以关于这个红宝箱,他就向殷正茂撒了个谎,并着重说了这里面是贵重物品,以免殷正茂想看。

果然一听这箱子里,是同乡寄存在王道秋这儿的贵重物品,殷正茂就不问这事了。他转而打趣高仪道:“子象贤弟,你是嘉靖二十年选的庶吉士,进的翰林院。现在还有两个月零几天,可就到嘉靖二十六年了。你这都在京师当了五年多的高官了,怎么还买不起房啊?说,是不是弟妹不在身边,你都把银子送给那些莺莺燕燕了?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殷正茂打趣高仪,说他当了五年京官还买不起房,是因为他把银子都花在那方面去了。说着说着,殷正茂他把自己给逗乐了。而坐旁边的王道秋,听了殷正茂对高仪的“诽谤”,再看看高仪的那一脸尴尬,他也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看老兄弟殷正茂和新朋友王道秋都笑他,高仪一脸委屈的说道:“石汀兄,你又打趣小弟?小弟家里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家中父母已老,需要供养,我自己膝下又有三个孩儿,需要抚育。而我刚入翰林院时,只是个七品的编修,年俸折银才五十两左右。入翰林院三年考核通过,升了个从六品,年俸也才不过多了三五两银子,而这个月才升的正六品,年俸也才又多了几两银子。”

“就这么一年五六十两银子的俸禄,小弟还要一年汇三十两银子回家供养父母,妻儿。在这京城里小弟自己还要花银子吃喝穿衣,租房子,同僚间的人情世故,这银子根本就存不下来。不瞒兄长,为了省点房租,我这些年房子都是租在外城的,每日都是鸡一叫,就赶紧起来,然后就快步赶去翰林院点卯当值。”

“至于轿子吗,按我这品级得四抬,可四个轿夫我怎么可能养的起。说实话兄长,要不是实在拉不下这脸,当年我翰林院三年一复核时,我都想故意考不过了。这样我就可以被外放为官,而一旦外放,像我们这种翰林官一般会被授四品知府,次一点的也是五品同知、五品推官什么的,那这每年的俸银、补助就可以多好多了。”

高仪说的是实话,这也是大明王朝的奇萌制度之一,关键岗位地位高权力大的官职,级别定的就比较小。

就比如这翰林院,官职最高的也就是个正五品的掌院学士,而在翰林院里三年实习期不合格,被淘汰出去的人,一般却会被外放为四品知府,或次一点的五品地方同知、推官、六部的五品员外郎。

不合格淘汰出去的人,他们出去后,他们的品级大多会比翰林院掌院学士的品级还高,至少也是平级。而合格留下来的却只是六七品,这奇不奇萌?但这就是大明的制度,他的品级和实际的地位和权力,很多时候是成反比的。

说到伤心处,高仪想起了这五年多,他每天不管外面是冰天雪地,还是大雨倾盆,那都得鸡一叫,就得跑上几公里,去翰林院点卯的苦逼生活,他也是沮丧的低下了头。

北漂五年多,六七品的级别。还不嫖不赌,不泡吧不蹦迪,不包养小妹妹,到了却还是买不起房、买不起车!这事搁四百多年后,高仪要敢这么抱怨,群众们绝对喷他一脸口水,再骂上一句:少特么装逼,别说六七品,就是八九品的,干了五年多,还有买不起房买不起车的吗?

高仪这事搁四百多年后,他敢在网上这么抱怨,绝对全国网民一起群而攻之。但在这十六世纪的大明王朝,这的确就是事实。

甚至不仅大明王朝,你就说官员待遇比较好的唐宋,白居易当了一任杭州老大,在西湖上修了道白堤,调回长安后,他的实力也仅仅只是能在长安五环外,买一套老破小。苏轼这样的全国知名人士,他调回汴梁工作后,在当时的首都汴梁买房,那也是借遍了亲戚朋友的。

像白居正、苏轼这种官阶,这种知名度的人,说他们都买不起房,后世人敢信?可这就是事实,所以封建王朝的官员有多幸福、有多腐化,那是某些人拿来为不可告人的目的服务的,事实上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毕竟封建王朝它都是家天下,国家是皇帝的,就类似于我们的私企。

在私企打工大家都懂的,除了少数情商极高、很会做人的管理会很幸福,大多数管理也就只能说,他们比一线员工要强很多,至于买房买车吗?他们压力也是大的一逼的!

看着高仪低着头,一脸的伤心样,殷正茂也对自己刚才的玩笑,有些歉意。于是殷正茂冲高仪安慰道:“子象啊!你可不能为了每月那多点俸禄,就干傻事呃。是,在翰林院里考核不通过,就会被外放为官,级别会提升到四五品,每月俸禄会多很多,外快也会多很多,可前途呢?”

“子象你在翰林院里学习个几年,走正常途径外派为官,你这辈子只要不犯大过,就算将来不能入阁拜相,一般也会是正二品的六部尚书,地方上的二品巡抚、布政;最次也是个三品的侍郎吧!可你一旦是因为考核不合格,被踢出翰林院的,那你这辈子如果没有大机缘的话,恐怕也就是在一地任一两任知府,再调另一地任一两任知府。最后年纪大了,朝廷再安排个闲职,让你去养老,或者直接让你致仕。子象贤弟,这样你甘心吗?”

殷正茂的话,可以说是戳到了所有像,高仪这样的翰林们的心窝上了。是吗,都进了翰林院这个“储相”之地了,谁还会甘心自己这辈子只做个知府啊?

于是经殷正茂这么一开解,高仪心情好了很多,在心里他安慰自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明白了自己现在吃的苦,都是值的的,高仪他也就不想再谈这个话题了。他转移话题冲王道秋说道:“良桢贤弟,小小年纪又能考中我浙江的解元,那良桢贤弟的才学,考会试肯定是没问题的。”

“那是,那是,良桢贤弟天纵奇才,小小一个会试怎么可能难住他?子象贤弟,愚兄我敢跟你打赌,明年会试后,良桢贤弟肯定也会是庶吉士,入翰林院每日与你一起点卯当值。”

一听高仪说到了王道秋的学习成绩,殷正茂忙抢着为王道秋炫耀。

而高仪听殷正茂说王道秋,明年会试后会入翰林院,这时他脸色有些尴尬。而高仪脸色的变化,被一旁的王道秋眼神给捕捉到了,这时的王道秋,也想起了陆炳曾经跟他说过的话。

于是王道秋冲高仪问道:“你们翰林院是不是很不欢迎小弟我?我猜在翰林院里你们这些翰林,曾经就此事也商议过吧?”

“咳咳咳”,王道秋的问题让高仪很是尴尬,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好“咳咳”的在那儿装着清嗓子。

所谓不回答就是最好的回答,也就是传说中的默认。所以一看高仪现在这个样子,王道秋和殷正茂立马都明白了,翰林院的确是不欢迎王道秋。

知道了这个事情,王道秋心里只是个“果然如此”,而殷正茂知道了这个事情,他是惊掉了下巴。尼玛,这会试还没考呢,而且自己这个贤弟,他跟翰林院也无怨无仇啊,怎么翰林院就要排挤他呢?

想不明白,殷正茂就问高仪道:“子象贤弟,你们翰林院这都是什么毛病啊?我良桢贤弟跟你们又无怨无仇,你们怎么就要这么针对他呢?”

“石汀兄,你不要为难子象兄了,那些都是他的同僚,有些话他不方便说,还是小弟我来帮你解惑吧。”

见殷正茂就此事质问高仪,王道秋知道这事高仪不方便说,毕竟高仪他现在也是翰林院里的人,他不能胳膊肘往外拐,这是职场大忌。于是王道秋在殷正茂话一说完,他就抢着帮高仪解围。

而殷正茂听王道秋这话的意思,那是知道他自己为什么不受翰林院欢迎。于是殷正茂就一脸问号的问道:“良桢贤弟,你知道人家翰林院为什么不待见你啊?你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得罪过他们啊?”

“哈哈哈哈哈,石汀兄,你今年也是个三十多岁的人了,这里面的事,你怎么还想不明白?现在别说翰林院了,就是全大明,有哪个衙门是希望我会试后,分到他们那儿去当值的?”

“什么,我大明所有的衙门都不欢迎你?良桢贤弟,你这话不是在戏弄为兄吧?”

“哈哈哈哈,兄长,我戏弄你作甚?算了兄长,我跟你打开天窗说亮话吧!兄长,我前日里将夏首辅的管家,绑赴西苑告御状,为此夏首辅由首辅降为了次辅,现在还在家闭门思过呢!兄长你想呢,那夏首辅是什么人,曾经我大明的战神啊!除了皇上,谁敢惹他?可小弟我就惹他了,还成功的把他拉下马了。”

“兄长你想啊,小弟我连那战神夏言都不怕,我还会怕谁?而咱们现在朝廷的各个衙门,有哪个衙门他是绝对干净的?就比如这翰林院,储相之地,那儿的翰林们应该是我大明德行最好的官了吧?可那里面像子象兄这样洁身自好的人,他能有一半吗?现在我大明的各个衙门都不干净,那我去了,他们会是什么后果?毕竟我连战神首辅夏言,都拉下马了,你说他们怕不怕,他们敢让我进他们的衙门吗?”

卧槽,原来如此,王道秋这么一解释,殷正茂算是明白了,就王道秋现在在这大明官场的名声,这确实是没衙门敢要他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