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勋贵子弟(1 / 1)凤山居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考核流程的逐步进行,朱冶廷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淡,因为接下来的考核场面真的非常难看,四武营之中的奋字营,也就是武定侯郭勋的这个营,完成考核的人有十之八九,到了其他营那里就变成了十之六七,有的垫底的甚至还出现了十之四五的。现场的气氛都凝固了起来了,众人的脸上都快滴出水来了,没人开口说话。

看了一看日头,马上就要中午了,朱冶廷站起了身子,对英国公张仑和兵部尚书王宪道:“英国公,王爱卿,朕身体略感不爽,可能是长期卧床,没怎么出来活动,竟比以往虚弱了一些,如今就有些不适了。下午的考核朕就不参加了,两位爱卿掌管就好,朕就先回去了!”说完这句话,朱冶廷就面无表情地离开了。

从始至终朱冶廷都没对考核发表一点意见,但是他话中的意思却说明了一切,我很不爽,非常的不爽,你们最好给我一个交代。

皇上这样的态度,无论是兵部尚书王宪还是英国公张仑脸色都很不好看,尤其是英国公张仑。京营,天下禁军之首,你们就是这么练兵的?当将官的人如此,那其他人能好到哪里去?搞成这样一个局面不好交代啊!

朱冶廷不管他们怎们想,他原本没想做什么的,可是心里的火实在是压不住了。

这就是大明的京营?记忆中朱厚照下大力气整治编练,还带着北上去打过蒙古小王子,南下带着准备去打宁王。结果他就因为落水导致病了半年时间,京营就已经松垮成这个鸟样,这他妈的是在开玩笑。

这事也不怪朱冶廷甩脸子给王宪和张仑看,这就是他们的责任,现在朱冶廷更觉得张仑的能力都有问题了。这货虽然穿着盔甲,看着倒是很有大将风范,但可能是荣华富贵享受得太久了,比起他祖父英国公张辅差远了。张辅跟随张玉参加过靖难,打过安南,扫过漠北,战功赫赫,只是最后跟着明英宗朱祁镇战死在土木堡真的可惜了。

这个张仑看着还不错,可是朱冶廷算是看出来了,这样的人靠着祖宗福荫以及家族联姻,早已是大明的顶级勋贵,所以心思完全就不在建功立业上了,自然对于军队的管理也就不是那么上心了。

离开校场之后,朱冶廷思考了一路,终于想到了破解当前军队颓势办法,那就是建立一个军事学校,由自己担任校长,招生的对象就是这些勋贵家里的年轻子弟,以及军队里表现优秀的基层军官。这样的话,每一个在这个学校里参加培训的学员都将成为自己的天子门生,再委派他们去各个地方部队任职,这样就像自己的嫡系延伸到帝国的各个角落,从而掌控帝国军队的方方面面。

想到这里,朱冶廷瞬间觉得自己的格局瞬间打开了,刚魂穿过来时那种的负重感顿时就消失了,整个人都轻松了起来。

回到宫中,正好碰到前来邹文盛前来呈献“正德通宝”的流通钱样品,朱冶廷拿在手里仔细观摩感受了一番,又听了邹文盛在一旁详细的讲解,发现果然都满足了自己所提的那几点要求,心情不由得好上了几分。

接下来便是要进行印造纸币的准备工作了,纸张的材质收集和筛选工作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展开,不过进展却很慢,这种筛选工作费时费力,只能慢工出细活了。但是朱冶廷眼下计划需要用到钱的地方却有很多,而且朱冶廷当初在计划发行纸币时,就打算将国家的税收当作货币的锚定物,所以对于整个国家的课税他还需要跟主管财政的邹文盛好好请教一番。

之前已经跟首辅杨廷和探讨过田赋的事情,所以这次朱冶廷与邹文盛谈论的对象便换成了大明的另一重要税赋来源——盐课。

大明立国之后,为了防备蒙古人,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万里边境设立军镇,最早设置了辽东、大同、宣府、延绥四镇,后来又增设了宁夏、甘肃、蓟州三镇,弘治年间再增设太原、固原二镇,是为“九边重镇”。

军镇建立起来了,但是有城有人还不足以堪用,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最重要的就是粮食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什么防御都是空中楼阁。大明建立也是打了一个天下糜烂,国朝初立,百废待兴,想要维持边境几十万兵马的人吃马喂,绝对不是简单的问题,而且立国之初要给予百姓休养生息,而不是给乱世过后的百姓增加太沉重的负担。

洪武三年,大臣杨宪给朱元璋提出了纳粮开中的建议,说白了就是朝廷根据边镇需要军粮数目在民间招标,中标的商人往边境军镇运粮,粮食运到以后朝廷给商人颁发盐引,然后商人凭盐引领取食盐,再到指定地区贩卖以获利。

这种方法得到了朱元璋的批准,先在大同镇试点,很快推广到全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实开中制度是宋朝就开始有的,不过宋朝的盐引不是用粮食换的,而是要花钱买。

明朝开中制比宋朝开中制的优越性在于调动了百姓运送军粮的积极性,不足之处就是让利给盐商,减少了政府的收入,但是在明初,总体来说还是利远大于弊。故《明史·食货志》曰:“有明盐法,莫善于开中。”

开中制的施行,为大明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孙子说过:“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费日千金。外内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明太祖朱元璋八次北征,成祖朱棣五次北征,大大削弱了蒙古的力量,保卫了大明边境。这几次战争耗费军粮马草无数,但是没有造成汉武帝时期那么极端的民怨沸腾的局面,开中的功劳是无与伦比的。开中制的有利之处远不止节约国力民力,还促进了边境的开发。

开中制一出,商人为了节省运粮成本,招募大量农民在边境附近开荒种地,充实了帝国边境,对国家的边区开发有积极意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