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人情冷暖(1 / 1)安静l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淮高中第六名,引起了周围无数学子和其他人的惊叹。

“好年轻的举子老爷,估摸着也就十几岁的年纪,真是羡慕啊!”

“看着相貌很陌生,应该不是京城的那几位少年英才。”

“看穿着好像也不是勋贵子弟,应该是出身寒门。”

“旁边那人看起来不好惹,难不成是找到靠山了?”

“......”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羡慕嫉妒之情溢于言表。

这时候的贡院之内,还有许多人在看榜。

看榜的人心情与表情差距巨大,有的大声欢呼,甚至都跳了起来。

还有的垂头丧气,面如死灰,这一看就知道没有考中,只能回家再接再厉了。

报喜的差役离开后,乐勇笑着对陆淮说道:“我就说你能中举,你看我说的对吧?”

陆淮现在心里也轻松了,他对着乐勇竖了一根大拇指道:“多亏了乐兄吉言!”

“哈哈哈!”乐勇很是开心,好像中举的是他而非陆淮一样...

笑过之后乐勇站起身,拍了拍陆淮的肩膀说道:“陆举人,按照惯例明天要举办鹿鸣宴。这次皇帝为了显示对学子的重视,很可能会让太子来主办此次宴会。而且在宴会期间恐怕也要吟诗作对,你还是提前先准备准备。”

陆淮也站起来,向着这位热心肠的大叔拱手谢道:“多谢乐兄指点,他日有用得着小弟的地方,尽管开口。”

乐勇闻言,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回道:“好,我记住你这句话了。”

等到乐勇、乐基离开后,陆淮也向着自己的客房走去。

明天要参加鹿鸣宴,今天晚上恐怕得好好回忆回忆有什么诗词背的出手的了。虽然自己也能胡诌几句,但如果跟别人的差距实在太大,那脸上多少还是不好看的......

......

报喜的人马不止一路。

除了给陆淮通报喜讯的人马外,还有一票人马快速的朝着江宁县陆家村去了。

只一个月没见,陆淮的母亲蓝婉又清瘦了一些,她每日担忧儿子是否吃得好、睡得好、有没有被人欺负,反而考试成绩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今天,她照样坐在家门口做着手工活,村子外却突然响起了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

就在蓝婉想着是不是哪家人结亲了的时候,突然有几个陆家村的村民跑到了她家家门口。

“陆嫂子!陆嫂子!”

“陆嫂子快出来啊!”

“中了!中了!”

“陆嫂子!中了!”

几个人七嘴八舌,你一言他一语都没把事儿说清楚。

蓝婉将手中的篮子放在一旁,来到门口说道:“胖大嫂你们慢点说,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么热闹,是不是哪家结亲啊?”

胖大嫂深吸了一口气,这才把舌头捋直了说道:“结什么亲啊!你家大郎他,中举了!!!”

一句中举了,让蓝婉呆立当场,如遭雷击!

她的脑子里瞬间一片空白,只有“嗡嗡嗡”的声音。

随着报喜的队伍靠近,越来越多的村民围到了陆淮家门口。村子里出了一个举人老爷,他们当然也都是非常高兴的。

这些村民,不管平日里对陆淮一家是友善还是排斥,此刻都在极力的说着好话。当初那些看不起陆淮一家的人,现在却就差把巴结两字刻在脑门上了。

要知道,明朝的举人是有着非常多的特权的。

除了身份地位的显著拔高外,已经具备做官的资格,可以直接进入县衙担任学官、佐官,或者还有可能直接出任“知县”,同时还具备参加于京城举办的“会试”资格,见官不跪,获罪不得擅上刑具、随意责罚等特权。

但对于普通人家来讲,举人的最大好处免莫过于免赋税、免徭役。

在这个赋税和徭役极为沉重的年代,为了躲避赋税和徭役,许多自耕农和富户愿意主动变成黑户,甚至还有的将自己的田地投献给举人,不但不问举人要一分钱,还每年倒贴银子给他们。

这看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但这这种时代却是非常可行的一种操作,因为这能够帮助他们逃脱沉重的负担。

大体的逻辑就是:

我为国家种地,国家不仅收我税还让我服劳役,而且这两种都非常沉重。尤其是当以后秀才、举人老爷们多起来后,赋税和徭役只会越来越沉重。

可举人老爷家的地他不收税,哪怕就是交些租金,也比赋税轻松啊!

而且要是有辛成了举人老爷的家仆,那连徭役都可以免了。

既如此,那我还种国家的地干嘛,直接把我连家带地都“险”给举人老爷不就行了吗?连丁银(人头税)都不用交了,多好!

也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BUG,投献之风在明清两代非常盛行。

据相关学者估计,明朝初期造册登记的赋田约有857万顷,但是经过地主豪强的兼并和投献,至弘治十五年时,明朝在册的赋田居然只剩下422万顷,比原先足足减少了一半多!

而这里面的很多土地,就被百姓们投献给了不交税的士绅们。

“一邑之中,有田者十一,无田者十九。”

可见这里面所潜藏的危险有多大。

缴税的人少了,但国家的税收却不能少。

那么多出来的那部分赋税,就只能落到那些还在种田的百姓身上了。

最后这部分人活不下去了,便只能为了生存奋力一搏,推翻骑在他们身上吸血的那些地主、贵族甚至是皇帝。

“噼噼啪啪!!!”

一连串的鞭炮声响过,差役再次唱了一句:“恭喜陆淮老爷,高中举人第六名,亚魁!!!”

“第六名!亚魁!!”蓝婉感觉身子有些颤抖,激动的颤抖着。

不仅中了,而且还是以第六名的成绩高中!

这对已经落寞了三代,至今只剩下一对孤儿寡母的陆家来讲,那可真是时来运转了。

“恭喜夫人!贺喜夫人!”差役连连道喜,蓝婉自然也知道他的意思。

“官爷稍等片刻。”

蓝婉说完后快速跑回了屋子里,看着枕头里面最后的一两碎银子,她银牙一咬,全部取了出来。

“这是一点心意,还请官爷不要嫌弃。”蓝婉将家里仅有的积蓄给了差役。

“可不敢当!”那差役满面笑容的收下后,再次恭喜道:“陆老爷高中举人第六名,夫人您呐,今后就等着享福吧!”

“多谢了。”

“夫人保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