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试探(1 / 1)啼鸟还知如许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离开码头,黄四又引着贾珣去了一座窑厂。

烧砖瓦和一些民间用的陶、瓷器皿。

东家提前交代过,因此管事的也极热情地接待了贾珣。

接着又去了织造厂,除了见惯了的衣不蔽体的失业农民,熟练不熟练的百工,不乏搬杂物的小孩,甚至正在喂奶的妇女。

社会的两极是如此强烈地对照着。

富贵人家的女孩子,养在深闺,寻常就连见别的男子一面,都好似失了清白。

而一片天空下,不过刚成年不久的妇女,却不以暴露为羞,她只是麻木地重复操作着织机。

贾珣在花厅坐下,看着精致的摆设和满是文人骨气的字画,一时五味杂陈。

他忽然想起,在码头上人们吹嘘时的话:天下事,自有庙堂诸公去筹算,哪里轮得到自己。

只想做自己的公子哥的时候,看四海千山,都是风景,读诗词史书诸子,都是雅趣风流。

一旦想要去做些实在事,去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往哪里看都是泥潭,每一扇门都千疮百孔,在一团乱麻中手足无措,慌忙去做点事,做得好,如泥牛入海无消息,更糟的,是愈发糟糕的现状。

只好又关上门来,史书仙佛,翻手来去三千年,指点江山点评谁?

正当贾珣胡思乱想的时候,一个老者、身后跟着一个小子也步入花厅。

老者道:“贾公子看我们这些厂子,可还过得眼?”

贾珣未置评,问:“这工厂可是接的织造局的单子?”

老者道:“公子慧眼,是织造局的单子,蚕丝也专有人收的,做够了织造局的单,还会接些私单。”

贾珣问:“得利几何?”

老者道:“织造局的单子,原是为朝廷尽些力,哪里就敢言利了,私下一些单子,倒可以勉强维持。”

贾珣笑道:“我看这厂子里好些织机都快朽烂了,也有一些新的,却不见改进工艺,这是为何?”

谁知老者还未说话,站在身后的少年却抢了先。

“这位公子好不晓事,这不改进的机子,咱们咬咬牙还护得住,这要是改进了,产的丝绸是多了,可就不是咱们的了。”

老者喝道:“小白,闭嘴。”

又向贾珣赔笑道:“贾公子,我这孙子不懂事,您别见怪,这器械改进,按我们经营工坊的商户来说,自然想做的,但古话说得好,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叹气道:“咱们喝点汤水,贵人们倒不妨事,咱们大摇大摆的吃肉,这不是嫌命长吗?老朽已是上了岁数的人,早没了大富大贵的心,能将就着这样过下去,已是够了,至于孩子的事,我也操心不上了,咳~咳~”

贾珣略一思索,也估摸着有了前车之鉴,怕有了新工艺被有力者夺了去,反丢了命,又自嘲一笑,困难一个解决不了,问题倒是一个接一个。

贾珣道:“晚辈还有个问题,若有唐突,前辈便不说也就是了。”

老者道:“你且问来。”

贾珣问:“工坊接了私单,可是流入了海贸?”

老者想了想,又反复打量了贾珣几眼,点了点头。

“海贸是禁不住的,越是禁止,利润就越高,走私的人便越多,哪怕是织造局,除了给宫里进贡的,户部给官员发放的丝绸之外,还有一部分走的官营出海,这部分钱是官面上的,要入皇上的内帑、户部银库和维持织造局的运转,另有一部分走私的。”

“近些年这官面上的愈发少了,私下的却多了起来,海外对我国的丝绸很欢迎,这里头牵涉的人和钱都很多。”

老者如此详细地述说,让贾珣很意外,就连他的孙子小白,也是讶然地看着老者。

贾珣又问:“晚辈年幼,对过往之事不甚清楚,实在好奇,望长者赐教,海贸既然获利如此之多,国朝为何要禁止海贸呢?”

老者道:“因为海洋,太大了,鱼入于渊,再难制了,公子是聪明人,我打个比方,要是赶船的人得意了,赶车的就不行了,要是商人挣了大钱,出海的都挣了大钱,都赶着出海,谁种地呢?”

看着老者如老僧入定般的波澜不惊,贾珣感觉到智力受了轻蔑,从与关晓河的谈话开始,这些人的认知都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更大的冲击在于。

这些有着独特思考和清晰认识的人,不得不妥协,面对现实时仿佛背负着沉重枷锁,透露着挣扎中的无力感。

是啊,他们不希望没人种地,又不想别人有地,这样子,才是长久富贵之家,才是世代公侯的气象。

贾珣站起身来,来回踱步,忽站住看向老者。

笑说道:“老先生是极有智慧的人,不知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做‘圣人被褐怀玉’。”

老者已明白贾珣意思,正是为‘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说法所发的,但心下却不以为然。

老者端起茶来,已有送客之意。

贾珣的眼神忽锐利起来,注目着老者。

“商人喜欢说一句话,总要先活下去,这是商人的精明,也是商人的弱点,读书人毛病虽然多,有句话却有些道理,不成功,便成仁。”

“听过一个故事,一个人面对一个敌人,自知没有胜算,便放弃了决斗,换了个法子,去证明自己没有威胁,祈求敌人的宽仁,丢掉了剑,丢掉了棒子,连手也砍了,敌人终于确信他没有威胁了,才终于敢出手,一刀结果了他,没别的意思,他解脱了,不是吗?”

贾珣走后,少年不解地问老者:“阿公为什么要和他说这些?”

“信任是一件很难的事,我就是试试他,有多少成色。”

少年道:“那阿公看出什么了?”

“彷徨。”

少年喃喃道:“彷徨?怎么会是彷徨呢。”

老者喝道:“肖白!”

这唤作肖白的少年便端正起身子,静听教诲。

“任何想要解决问题的人,都会彷徨,他会想啊,我应该去做这件事吗?我怎么去做这件事啊?我做对了吗?”

肖白道:“他想解决什么问题?”

老者摇头。

“就当结个善缘吧,也许久了,就会知道的。”

……

至夜,贾珣方回客栈,还未梳洗。

随贾枚南下的来素便来回话,阁上的观月台有人,正是白天在码头上见过的魏谷。

贾珣对这位魏公子也颇有兴趣,对方既然耐心来寻,自是欣然前往。

褪去沾尘的披风,穿上一件不大合身的直裰,顺着扶梯上楼。

一眼便看见正嗑着瓜子的魏谷,旁边坐着一个略有些胖的小子,一样的素衣白裳,鼓着眼直盯着贾珣。

这人也是在码头上闲谈的人之一,贾珣还记得他名字,叫做元一围。

魏谷连邀他入座,众人见礼毕,各自落座。

魏谷便道:“今儿码头闲坐,偶遇公子,得有良言,颇有相见恨晚之意,然匆匆离去,未及深言,因此派了人去看看,知悉了公子身份和落脚之地,虽系君子之心,暗中窥探,终究小人行径,今自罚三杯,还公子望见谅。”

贾珣见他果然连饮三杯,笑道:“魏兄这话,倒叫我不好接了,同饮。”

说着,贾珣也饮了三杯。

又道:“魏兄气度非凡俗之人,珣自认无甚奇处,偏找上我来,倒的确叫我有几分好奇,不知可否解惑。”

魏谷道:“一开始的确对珣兄弟的身份颇为好奇,有结交之意,待跟的人回报来,得知了身份,又有别的不得不见的理由了。”

贾珣自吃着花生米,也不发问。

魏谷道:“珣兄弟可知这位一围兄弟,是做什么生意的?”

贾珣想了想,道:“白天好像提过,说是做香料生意的,未知底里。”

魏谷道:“珣兄弟隔段时间,就有一笔钱,是从我们南北汇行过的。”

见贾珣情绪正常。

魏谷接着道:“这事我印象深,因为有一次汇的时候没有银子,只带着一车香料,一围兄弟家的铺子接手的这批香料,当时未细测算,兑的人也着急,便宜作价了,后来清算发现不少珍稀的香料,都价格昂贵,一围兄弟跟我说起,方留了心。”

“后来我去查了账,发现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向公子汇钱,每次汇款的地方却不同,客人如何行事,我们也管不了那么宽,到底年轻好奇,留了心,今儿见着公子,不免想多交流一二了。”

贾珣道:“倒是有这么回事儿,难道这钱竟有什么问题?”

魏谷道:“这倒不曾,私下打听,本不光彩,再有隐瞒,岂不失了相交之坦诚,因此说了缘故,今夜来访,倒是日间听兄弟言谈,对时事必有些新奇见闻,共此夜话何如?”

贾珣得了他意思,不论是看在家世上,还是果然对个人的欣赏,贾珣也希望能有一个这样的盟友。

至于用什么利益去维系关系,却不是当务之急。

于是欣然接受了好意,至于承诺什么,那就见鬼去吧。

这年头,商贾之家要做大,没靠山也是行不通的。

因此魏谷与贾珣相交时,并不因贾枚的身份,而贬抑自身,贾珣也并不刨根究底。

几人谈论的,也不过是些空泛之话,虽如此,依然各自尽欢而散。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