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和艾克曼的争吵来得也快去得也快。
他们是相熟多年的好友,深厚的感情不会因为几句嘲讽或挖苦而变质。
谈话的中心最终还是回到了徐清的身上。
正如徐道冲信中所说,他给徐清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并不是那间铁匠铺,而是异世界中丰富的人脉。
那些与徐道冲有过交集的、受过庇荫的故交朋友未能在他活着时及时回报,现在将那些人情债全部回馈到了徐清身上。
得知徐清要重开铁匠铺,安德鲁很是感慨。
端详着这个年轻力壮的黄皮肤小伙,他隐约从中看到了老师的影子。
“艾克曼,待会你去一趟仓库,我记得上次采购的铁矿和煤炭还剩下不少,让乔治腾出一辆马车,把那些东西都送到徐记铁匠铺去。”
安德鲁吩咐着老艾克曼,同时按住了想要起身的徐清。
“安德鲁叔叔,我不能白拿这些东西,您算一下需要多少钱,我待会付给您。”
徐清没想到安德鲁开口就要送他一马车的原料,连忙拒绝。
“呵呵呵~”捋了捋胡子,安德鲁问道,“如果老师当初跟我算钱的话,我现在还是个一穷二白的傻小子。
如果没有老师的教导,我永远都坐不到如今这个位置。
你说,我该付给老师多少钱?”
“那间铁匠铺是我为数不多的念想之一,假如你不来的话,过几年我辞去这个职位,也要把它重新开起来。”
“不过我毕竟是外人,继承老师的产业名不正,言不顺,总会落人口实,你来开就不一样了。”
安德鲁的表情难得严肃了起来,脸色沉下去似一块青石,他紧紧盯着徐清,目光中显出威严且令人畏惧的神态。
“我只希望你承诺一点——无论如何都不要辱没了你祖父、我老师的名声!”
“我明白。”徐清郑重地点了点头。
“我相信你。”
安德鲁努力收了收肚子,将那些勾画完的货单敛到一起塞进了箱子里。
“走吧,在这个房间待久了总觉得脑袋疼。
我带你去仓库逛逛,那里存放着不少工具,你看看有没有趁手的……”
……
装卸货物的商队依旧停在铁匠工会门前,几名来自不同地区的商人裹在毛皮大衣中,依照货单清点数目。
成箱的商品被搬上马车,成箱的原材料被卸下马车,伙计和学徒来来往往,使这里显得比马鬃街还要热闹。
老艾克曼守在仓库门口,督促着两名高大壮硕的学徒往马车上装货。
乔治站在他身旁,旁敲侧击地打听着谁是徐记铁匠铺的新主人。
身为铁匠工会的亲密合作伙伴,乔治必须时刻知道——在这个小镇上,哪个铁匠有靠山,哪个铁匠没靠山,哪个铁匠能得罪,哪个铁匠不能得罪,这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铁匠工会是一辆满载着金钱的战车,只要能站到车上,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巨大的利润,足够在繁华的富人区买下一所精致的宅邸,过上有品位的生活。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擦亮双眼,只要不被铁匠工会踢下车,车上的人就能源源不断地获得财富。
和精明的性格不同,乔治长着一张憨厚的脸。
他很擅长利用这这副面孔,总是将自己伪装的木讷而老实,因此他不费吹灰之力就从老艾克曼的口中得到了想要的信息。
“一个年轻铁匠,一个连铁匠工会副会长都得给面子的年轻铁匠,这显然是那种既有靠山又不能得罪的人。”乔治想着。
“非但不能得罪,还得跟他打好关系。”
“待会卸货的时候机灵点……”
结束了与老艾克曼的对话,乔治走到车夫身旁,小声交代着。
乔治没想到,就在他走到马车旁的这会儿工夫,敬爱的副会长安德鲁先生已经和一名年轻人走进了仓库。
铁匠工会的仓库结构和马厩十分相像,分隔货物的是一道道连接到屋顶的木墙,墙上涂抹着巨大的文字,便于统计和搬运。
此刻多数商品都已搬上马车,整个仓库显得空荡荡的。
安德鲁一边往前走一边向徐清介绍。
仓库的前半部分用于存放锻造好的商品,后半部分用于存放原材料。
除前后两部分外,仓库的二楼还有几个房间,用于堆放一些工会内部淘汰掉的杂物。
其中既有锻炉和风箱这种大型工具,也有铁锤砂轮这样的小型工具。
“有些东西虽然是被换掉的,实际上没用过几天,和新的差不多,还省得你费力气磨合。
放在这里也没用,不如拿到你的铁匠铺去,让它们做该做的事。”
安德鲁说着掏出了钥匙,打开了二楼杂物间的大门。
伴着一阵稀拉哗啦的声音,屋内堆成小山的各类工具向下滑动着,看得徐清目瞪口呆。
“别惊讶,打铁匠工会成立起,这些东西就没挪过地方。
要不是前两年我卖掉了一些,再来一个房间都放不下,你慢慢挑吧。”
将钥匙塞进徐清手里,安德鲁打了个哈欠。
“挑完以后锁上门,到楼下找艾克曼,他会找人帮你运回铁匠铺,我先去睡一觉。”
徐清看着眼前这座密密麻麻的小山,一时间体会到了安德鲁计算货单的感觉。
恍惚间,他觉得自己的脑袋也有点疼了。
不过转念一想,整座小山都是白送的,徐清的心情又豁然开朗起来。
白嫖总能使人开心。
小心翼翼地走到杂物堆下,挪开一些“掉脑袋”或是磨损严重的锤子铲子,徐清最先盯上那些大件儿。
看得出来铁匠工会的历史确实很悠久,粗略扫过去,就能找到七八种不同样式的风箱。
有用牛皮和铆钉缝制的按式风箱,有形似折扇的手拉风箱,有方方正正的木风箱,也有小巧的羊皮风箱……
至于铁砧的类别就更多了,活砧、鱼砧、冷砧、羊角砧……
传统的造型和新颖的创意相结合,制造出的工具只有用不到的,没有想不到的。
徐清甚至还看到了几个中看不中用的青铜砧,可见铁匠工会多么富有新意。
不过可惜的是,大多数花里胡哨的创新都是画蛇添足。
比如风箱,让徐清选的话他宁愿踏踏实实地使用老式木风箱,也不会去用华而不实的按式风箱。
时间会筛选出那些真正实用的工具,一名真正的铁匠永远都懂得什么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