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
李林给一名肥头大耳的商贩测完字,今日三卦已毕,便收摊回家。
武安侯府位于神都城南,朱漆色的大门,门上铜钉闪闪发光,门顶匾额写着“武安侯府”四个金漆大字。
进门处,两边分别站着一名黑色铠甲的汉子,个个腰板笔挺,显出一股英悍之气。
见到李林回府,两人连忙抱拳行礼。
虽说李林只是庶出,但他毕竟贵为公子,地位可不是他两个侍卫敢怠慢的。
“参见二公子!”二人异口同声道。
李林点了点头,问了问:“父亲可在府上?”
武安侯李秉念李林自幼没了娘,对他多有怜悯。
虽因他不能炼武对他不是很重视,但李林总归是李家血脉。
如果李林被欺负,等于就是在打武安侯府的脸,这是李秉不能接受的。
所以府上无论是公子、小姐,侍卫、丫鬟都不敢欺负他。
反而李林同父异母的大哥李枫和妹妹李梅,对他来说还算不错。
说不上感情深厚,至少不会故意刁难他。
李枫和李梅同时拜于道门圣地“阳庭山三清观”,平时很少回府。
二人每次回府都会特意去看望他,问问他的身体情况。
“回二公子,侯爷晌午去了阳庭山。”
“知道了。”李林说完,直接进了府门,朝自己的院子走去。
刚到自己的小院,护卫张虎和丫鬟青衣便迎了上来。
“公子。”
张虎四十来岁,留个山羊胡子,长得很清瘦,说他是护卫,他却更像一个教书先生。
当年张虎年轻气盛,加上会一手好剑法,为友报仇就杀了人,随后遭到仇家追杀。
正在他走投无路之时,被李林的母亲所救,这才和他的母亲一起到了李府。
平日里,李林管他叫张叔。
而青衣则是李林母亲的陪嫁丫鬟,年龄比李林大十来岁。
长得不算倾国倾城,却也算得上才貌出众,李林管她叫青衣姐姐。
平日里李林的生活起居都是青衣负责,张虎则是负责李林的人身安全。
二人都算是李林在这个府里最值得信任的人。
“张叔、青衣姐姐,你们知道父亲去阳庭山做什么吗?”
李林一边说,一边向自己的房间走去。
张虎跟在李林身后,青衣则去准备木桶和热水,以便李林稍后沐浴。
“听说大公子达到筑基境界,成为道门三代弟子第二人,侯爷特意去了阳庭山。”张虎淡淡的回道。
回到自己的房间,李林坐在床沿上,张虎则站立在一旁。
虽然李林管张虎叫张叔,虽然张虎内心也把李林当子侄,但是表面上张虎可不敢真把李林当子侄对待。
在这个世界,主仆就是主仆,不可僭越。
大齐虽重武轻文,孔夫子的儒家思想却早已根深蒂固。
更何况,大齐的天子也同样需要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来治理天下。
“张叔,筑基境界很厉害吗?您也是练武之人,能不能给我讲讲修行都有些什么境界。”李林问道。
李林自从穿越到这个世界,虽然知道可以修炼,具体有哪些境界还不是很清楚。
加上这三个月以来,李林都在想着如何运用金手指,如何在别人的前世寻找修行法决,还没时间把境界给弄清楚。
“修行一共分为九个境界,感知、练气、筑基、金丹、元神、宗师、不朽、超凡、仙人。”张虎回答道。
李林听到张虎的回答,想到前世了解的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资料。
心中暗暗做着对比,发现有一部分相同,有一部分却是闻所未闻。
“按照张叔的说法,那筑基境界也不是很高呀!为何父亲会如此重视?”
李林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表情。
“公子有所不知,修行虽分九个境界,但是无论道修、佛修还是武修,整个天下也就三人达到宗师境界。”
“这三人无一不是觉醒前世记忆,方才有此成就。”
“若不能觉醒前世记忆,无论有多高的天赋,境界最多到达金丹终是元神无望。”
“更别说宗师之上那虚无缥缈的境界。”张虎解释道。
李林越听越心惊,他没有想到前世记忆对修行者这么重要。
“难道说,我马上就要起飞了?”想到自己的金手指,李林忍不住心中狂喜。
李林迫不及待的想马上进入白天那位皇子的前世。
李林知道当朝有三位皇子秦王、晋王、楚王,同时他们也都拜入道门,是自己大哥李枫的同门师兄。
虽然不知道白天那人具体是哪一位,但是他不止是皇子,还是修行者,想必前世也不会太差。
李林借口说累了,便支走了张虎,又躺在青衣准备好的木桶里洗了个热水澡,这才躺在床上,翻开了无字天书。
进入别人的前世,李林已经算得上经验丰富了,毕竟在长安大街摆摊已经三个月。
测过的字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抛开有些重复来测字的,李林进入别人前世也有五六十次了。
李林熟练地翻到白天皇子的生辰八字那一页,然后用食指放在上面。
李林缓缓的闭上了眼睛,仿佛他的整个灵魂都钻进了那生辰八字里面。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一股血腥味扑面而来。
不远处,一辆马车倒在道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奄奄一息,依靠在马车的车轮上,旁边倒下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妇人。
“救……救……”那孩子拼尽全力却还是没有把话说完,昏死了过去。
根据经验,李林知道每一次睁开眼,第一眼见到的人,就是那人的前世。
现在他第一眼见到的是远处那孩子,那么眼前的孩子就是那皇子的前世。
他很想马上去救他,可是他实在没有见过这么血腥的场面。
环顾四周,到处都是尸体,大地一片血红。
李林再也忍不住,“哇”得一声吐了起来,仿佛五脏六腑都要跳出来一般。
不知过了多久,李林才缓缓回过神来,连忙跑到孩子身边,用手指探了探鼻息。
“有气息,还好还好。”李林松了口气。
李林将孩子与那妇人背到附近一条小溪旁,然后喂了两人一些水,又撕下自己的衣服,给二人做了一个简单的包扎。
再去马车上翻找了一遍,李林很幸运,不仅找到一些食物,还找到了生火用的火镰、火石、火绒、火煤。
李林见那马车装饰豪华,里面还有足够食物,想必这对母子的身份也不一般。
把东西全部搬到河边,李林用力敲击火石,渐渐的出现了火星。
但这些火星远不足生起明火,李林又拿出艾蒿嫩芽做的火绒。
火绒碰到火星后不能形成明火,李林又拿出火煤加入来引燃。
别问李林为什么懂这些,问就是之前进去别人的前世学的。
这个过程类似于冬天农村烤火时,在冒着青烟的火源上放些易燃物,再轻轻吹燃。
生完火后,温度慢慢回升,二人脸色才稍微有些好转。
直到天黑以后,二人才醒来。
妇人也许还没从恐惧中走出来,只是紧紧地将孩子抱在怀里,一双眸子惊恐的盯着李林,也不说话。
“夫人不用害怕,是在下救了你母子二人。若在下有害人之心,也不用花这么多心思来救你们,夫人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李林微微一笑,缓解了一下紧张的气氛。
那妇人听后,点了点头,始终没有说话。
“阁下今日之恩,赵政没齿难忘!他日定当报答!”那孩子站了起来,挡在妇人的身前。
李林哪里还看不出那孩子的意思,分明就是怕自己把那妇人怎么样了。
那妇人长得确实还不错,可自己现在身体毕竟才十五岁。
再说了,自己长得难道像那种禽兽不如的人吗?
李林心中觉得好笑,同时也佩服赵政的勇气与孝心。
“报答就不用了,正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区区小事,不足挂齿。”李林摆了摆手。
心想,要报答就赶快把修行法决交出来吧!
“敢问阁下可是赵国人?”赵政盯着李林,那双眸子闪过一丝七八岁孩子不该有的神情。
“赵国、赵政。这孩子不会是秦始皇吧!”李林心中想到。
李林记得历史上,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去世。
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是为秦孝文王,立华阳夫人为王后,立子楚为太子。
此时赵国送子楚夫人赵姬及赵政归秦,赵政才得以回到秦国。
而赵政生于(前259年),回秦的年纪和眼前的赵政年纪差不多。
这个世界是从楚汉之争开始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无论后世还是今生,赵国都只存在于战国时期。
不管这孩子是不是秦始皇,按照战国的时间线来回答准没错。
如果这孩子真是秦始皇,那么自己说是赵国人,他肯定会怀疑自己的意图。
如果说自己是秦国人,万一人家一查没有我这号人,不就穿帮了吗。
自己还要想办法混在赵政身边获取修行法决,不能让他怀疑。
思索片刻,李林缓缓说道:“在下不是赵国人,而是魏国人。”
“魏国人?为何会出现在壶关?”赵政得意的嘴角上翘,仿佛忘记了刚刚还是李林把他们母子从鬼门关救回来的。
“在下本想献策于魏王,奈何没有晋身之资,连魏王的面都没见到。后又献策于赵王,结果还是没见到赵王。这不,回魏国的路上就遇到你们母子了。”
李林满脸愁容地说着。
“阁下勿怪!实不相瞒,我本嬴姓,赵氏,名政,只因我母子二人身份特殊,这才有此一试。”赵政连连施礼致歉。
经过刚才李林的胡编乱造,赵政这才放下戒心。
之后,李林引经据典,从春秋战国到诸子百家,又跟小赵政谈论了一个时辰。
这才让小赵政以为自己遇到了一位旷世奇才。
最后在赵政母亲赵姬的见证下,赵政简单的行了一个拜师礼,正式拜李林为师。
“既然魏国不用先生,赵国也不用先生,先生何不随政儿入秦。”此刻的赵政满脸笑容,连自称都变了。
李林表示自己已心灰意冷,打算归隐田园,最后在赵政三番四次的邀请下,装作勉强答应先去秦国看看。
这可把小赵政高兴坏了。
“项少龙,对不起,我是被迫的。”李林在心中无耻的对项少龙说了句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