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大秦帝师(1 / 1)老默我想吃鱼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篝火已燃尽,清晨的河风带着阵阵凉意,李林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旭日初升,阳光照在李林的脸上,他揉了揉眼睛,瞧向对面的赵政母子。

下一刻,李林的脸色一变。

地上除了燃尽的黑色木炭,还有些食物的残渣,哪里还有半条人影。

“这两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不会抛下我跑了吧?”李林喃喃自语。

李林有些欲哭无泪。

刚起身准备离开这个地方,耳边突然传来一阵破风之声。

李林回头一瞧,不远处的河边,赵政正在练剑。

赵姬则蹲在一旁,清洗着一块马肉。

二人的伤都不算太重,经过李林的包扎,又修养了一夜,早已经止血。

只是伤口还有些疼痛,不过并没有生命危险。

赵政醒来的时候,见李林还在熟睡不忍打扰,便独自到河边练武。

赵姬醒得稍微晚一些。

见自家儿子练武去了,李林又还没醒,便割了一块马肉,准备烤了一会儿充饥。

此刻,李林觉得自己刚才的想法有些好笑。

赵政再怎么说也是未来的始皇帝,还不至于不辞而别吧。

见李林醒来,赵政缓缓向李林走来。

“先生觉得政儿的剑法怎么样?”赵政微微一笑,问了问。

李林没练过武,他还真不懂,更看不出赵政练的是剑术还是武道。

“为师不懂武艺,不好评价。”李林尴尬一笑,接着试探的问了一句:“不知政儿的武道修炼到何境界了?”

赵政挠了挠头,疑惑的盯着李林,心想:“先生直接问我是何境界,想必是懂武道的,难道先生在试探我?”

“政儿虽说已经能将天地元气吸纳入身体,却只能强身健体,算是初步掌握天地元气,刚刚踏入练气境界。”

赵政有些沮丧,三岁时他便感知天地元气,如今五年过去了,才踏入练气境界。

想到自己一出生就在赵国做质子,而自己的母亲为了保护他也受尽了世间苦楚。

自己还时常被赵人侮辱,有一次甚至在大街之上将自己踩在脚下。

他永远都不会忘记,周围的赵人不仅没有丝毫怜悯之心还助纣为虐。

从那时起赵政就暗暗发誓,总有一天一定要灭了赵国,焚赵人宗庙,屠尽赵人。

可是自己五年才练气境界,这个仇,不知何时才能报。

想到此处,赵政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李林看到此时的赵政,哪里还有初见时的模样,心中有些不忍。

不管赵政将来有多大的成就,现在他毕竟只是一个八岁的孩子。

李林缓缓蹲下,双手捧着赵政的脸蛋,再用手掌擦掉了赵政眼角的泪水。

“一个好的农民,并不因为遇到水、旱等自然灾害,就不去耕种土地。”

“一个好的商人,并不因为一时的亏损,就不再搞经营。”

“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并不因为贫穷,就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松懈自己的斗志,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

“政儿你要记住,只要不放弃心中的志向,总有一天,你一定会实现的。”

听到李林的话,赵政压在心口的石头,仿佛突然间就抛开了。

想想这些年,除了母亲,这世间还没有一个人对自己如此之好。

一旁的赵姬见到这一幕,也是眼含泪花,她能感受到李林是真心为政儿好。

赵政突然双膝一弯跪倒在李林身前,又瞧了瞧自己的母亲。

“母亲,政儿欲拜先生为仲父,还请母亲允准!”赵政请求道。

这个世界,周室虽名存实亡,但很多人还是尊崇周礼。

像赵政这般欲拜李林为仲父,首先还得赵姬的点头。

“好,母亲准了。”赵姬点了点头,同时目光向李林看去。

这是李林第一次听到赵姬说话,她的声音很美,也很温柔,就仿佛情人的手。

或许直到此刻,在赵姬的心里,才算真正的认可李林。

李林能感受到赵政母子的真心实意。

但是当别人“仲父”的人,历史上好像都没什么好下场吧。

李林又想到,现在是在大齐皇子的前世。

做了赵政的仲父,就等于做了大齐皇子的仲父。

看起来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不过一想到白天大齐皇子眸子中的杀意。

李林不禁有些犹豫。

“仲父在上,请受政儿三拜。”

就在李林犹豫之时,赵政三拜已毕。

眼见事已至此,李林只得扶起赵政,柔声说道:“政儿快起来。”

正在这时,一个颇具磁性的声音,突然从河面传来。

“好好好!不曾想,老朽今日还能见到如此感人肺腑的场景。”

三人闻声瞧去,声音来自河面上的一艘乌篷船。

说话之人是一个须发皆白的古稀老者,负手立于船头,颇有些仙风道骨之感。

“老朽荀况,叨扰诸位了!”老者说着话,眸子却盯在李林的脸上。

听到老者自称荀况,李林大惊失色。

历史上,荀况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

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世人尊称他为“荀卿”。

就连后来鼎鼎大名的韩非、李斯二人,都是荀况的入室弟子。

“原来是荀卿当面,晚辈李林,见过荀卿。”李林不敢怠慢,连忙施礼。

赵政母子虽不知晓荀况是何人,却也连忙跟着行礼。

“不曾想,老朽那点薄名,小兄弟竟然也听过。”荀况微微一笑,笑得很慈祥。

荀况不仅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更是李林敬佩之人。

就连刚刚李林安慰赵政的那段话,原本也是荀况说的。

不过从荀况适才的表现来看,竟似第一次听说一般。

无论是谁,能遇到才识不凡的后辈,都会心情愉悦。

荀况也不例外。

“荀卿之名,响彻寰宇,四海之内谁人不知!”李林施礼一拜。

荀况瞧着眼前的少年,越瞧越喜欢。

不仅年纪轻轻就有这般才识,而且有礼有节,有才识而不骄傲,真是难得。

荀况又对李林上下打量一番,脸色却不停地变换。

仿佛在李林身上看到了一些不可置信的东西。

赵姬与赵政看了看李林,又看了看荀况,立在一旁低头不语。

“小兄弟不要介怀,老朽见你才识不凡,想必是哪位儒学大家的弟子,但见你身上却无半点修为,老朽甚是疑惑。”荀况盯着李林。

“荀卿有所不知,晚辈自幼体弱,不适合修炼,所以不是修行者。”李林有些尴尬。

荀况也不多言,只见他盯着旁边的木炭,是指与中指并做剑指。

随手一指,木炭随即燃了起来。

李林与赵政见到这一幕,都惊得张大了嘴巴。

“你虽为儒家弟子,却无半点修为,既然相见,便是有缘,老朽且问你,你可想成为一名修行者,可愿拜老朽为师?”荀况还是满脸笑容。

听到这话,李林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难道这就是穿越者的好处,不能修炼就送NPC老爷爷?

李林深吸一口气,平复一下心情后,跪拜道:“弟子李林,拜见老师。”

“好好好!”荀况点了点头,连说了三个好。

“对于修行,你可以疑问,今日为师为你解惑。”荀况道。

“据弟子所知,修行之道,无非就是三种道修、佛修、武修,难道还有儒修之说……”

荀况露出这一手,简直颠覆了李林的认知。

在大齐三个月,加上融合这幅身体的记忆,他确定记忆中没有儒修。

“世人只知道修、佛修、武修而不知我儒修,归根结底,道不同罢了。”

“道修、佛修、武修皆是将天地元气炼化为法力,而我儒家则是将天地元气炼化为浩然之气。”荀况解释道。

“多谢先生解惑,敢问先生修行境界分为几等,我儒家又是如何修行。”

李林此刻就像一个好奇宝宝,终于可以成为修行者了,他可不想错过机会,一定要彻底弄清楚。

“修行境界,从低到高,一共分九等:感知、练气、筑基、金丹、元神、宗师、不朽、超凡、仙人,其中超凡境界也称陆地神仙。”

荀况足足说了半个时辰,李林才彻底弄明白。

感知境界:能感知天地元气的存在,却不能直接吸收天地元气,与常人无异。

练气境界:能将天地元气吸纳入身体,强身健体。最后进入丹田形成气状,能初步掌握天地元气,并且将天地元气转化为法力(儒修则是浩然之气),会一些简单的法术,不能辟谷,体内法力不足够御剑飞行。

筑基境界:丹田内天地元气为液态状,可辟谷,基本法术随手拈来,法力已经可以支持短时间御剑飞行。

金丹境界:丹田内天地元气形成有规则的圆形固态,已辟谷,法力大大增强。

元神境界:破丹成神,可腾云驾雾,可瞬移,元神可脱离身体独自行动,却有距离限制,元神越强大,距离越远。

宗师境界:元神更加强大,初掌神通,掌握千里地域,可瞬移千里内任何地方,千里之内所发生的一切都能感知。

不朽境界:具备自创神通的能力,法力和肉身基本世间无敌,也称大宗师。

超凡境界:这个境界是凡人与仙人的区别,实力已具备飞升,却未飞升仙界,称陆地神仙。

仙人境界:掌天地法则,体内法力转化为仙力,融会贯通天地法则,可与天地同寿,是为真正的仙人。

随后,四人一同回到秦国,赵政正式改名嬴政,荀况也给了李林一本名叫做“浩然真经”的修炼法决。

浩然真经一共分五层,对应五个境界,也就是说这本浩然真经最高可以修炼到元神境界。

也算是非常了得的法决了。

从此之后,李林每日跟随荀况修炼,闲暇时教教嬴政文韬武略、治国理政。

【五年后,嬴政在李林的辅佐下继承王位,时年十三岁,封李林为文安侯。李林达到筑基境界。】

【十四年后,嬴政在李林的辅佐下,平定长信侯嫪毐的叛乱,除掉权臣吕不韦,独掌朝政,时年二十二岁。李林达到金丹境界。】

【三十一年后,嬴政在李林的辅佐下,统一六国。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自称“始皇帝”。封李林为大秦帝师,李林此时的境界达到元神境界】

【嬴政一统天下后,李林便离开了嬴政,从此,世间再无李林的消息。】

【嬴政数次以东巡的名义寻找李林,又听说李林曾在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出现过,派了无数人手,最终还是没有找到李林。】

【多年后,嬴政第五次东巡,病逝于沙丘宫,嬴政临终前对左右说道:“朕不惧生死,唯一的遗憾是不能再见仲父一面,只希望来世能够如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