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月光玉(1 / 1)龙卷笆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允初,我们看来就要分手了。一路上,我一直想问你一个问题,但也没好张口,既然就要分开,我就冒昧问你一下。”商队队长钱进很是客气。

“请讲!”允初直爽说道。

“你脖子上的这串项链是从哪里弄来的?”

“你问这干甚?”允初很是疑惑。

“我的眼光不会错的,这不是一串普通的玉珠,而是于阗玉中的极品,月光玉!”

“月光玉?”允初在后世只听说什么和田玉、蓝田玉,还没有听说什么月光玉。

“我闯荡江湖多年,走遍河西各地,到手的玉石不算少数,但是看到这样的珍品也是第一次。我并不是要夺人所爱,那串玉珠放在你手里也可以。我是想搞到另一串。”

“还有一串?”

钱进的话使允初越来越吃惊,但他不由得假装不知道,而大声问道。

“是的,应该还有一串。这种项链肯定是有一对的,还有一串在谁的手中?”

“我不知道。”允初答道。

“你不会不知道。你只说你这一串是从谁手中得到的,那一串就在那个人的手里。”

“不知道!”

“怎么会不知道?”

钱进有些着急,但是很快又收敛了语气,说道:

“好歹我们也一起走了一趟兴庆,路上你也没有受什么委屈。”

“一路照拂,允初自当感谢。但这项链我不知道。”

“这么说来,你的项链难道是偷来的?”

“那倒不是。”

钱进终于不耐烦了,脸色一变,大声喝道:

“你不要不识抬举,我钱进还从来没有这样低三下四地求过人。”

看来,钱进还可能真是官匪通吃的那种人。

表面上客客气气的,也有可能是装出来的,油滑奸诈得很。

赵允初没有说话,他料想有翟青这层关系,他不能把自己怎么着。

何况现在是在兴庆府,李元昊的地盘上,他掀不起什么风浪。

“既然如此,那就把你的这一串给我吧。我买了。”

“不卖。”

钱进怒不可遏,上前一把将允初的衣襟抓住。

允初不知道哪儿来的勇气,一伸手推开了钱进。钱进毫无准备,向后倒退了好几步。

钱进碍于翟青的面子,不好动粗,便又和颜悦色地说:“这么名贵的玉石还是放到它应该放的地方为好。如果你不想卖,那你就拿着你的那一串,让我来保管另外一串。作为于阗王朝的后裔,另一串玉珠放在我手上,也算是物归原主!”

赵允初无动于衷。

钱进又变了脸色:“我知道你是汉人,现在宋夏战争马上开打。李元昊已经开始让党项人和汉人分开居住了。你要是能在这兴庆城平安呆上一个月,就算你命大。不过,如果你想回大宋,我钱某还是可以帮上忙的。”

赵允初顿时来了精神,在他知晓曹泉泉的下落后,他肯定是要回大宋的。现在正苦于举目无亲,不知如何是好之际。

钱进观察赵允初的脸色有所变化,便进一步说道:“只要你告诉我那一串在哪里,我就给你牵线搭桥,把你平安送回大宋。如何?”

“你可当真?”赵允初半信半疑。

“当真!我这人重情重义,说一不二,不然也不会和翟青这么深的交情。我和这城里的一私盐贩子交情很深,虽然现在大宋已经关了榷场,但他还是能够把你送出西夏的。怎么样?”

“私盐贩子?在这盐铁官营的古代,私盐贩子基本上可以说是亡命之徒。三板斧的程咬金、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黄巢算一个。朱元璋起义的经费大多也是私盐贩子提供的,就连他的对手张士诚、陈友谅,也都是私盐贩子出身。如果贸然和私盐贩子混在一起,这小命即使出去西夏到了大宋也不保啊。”赵允初心里盘算着,许久没有说话。

钱进看出了赵允初的疑虑,便说道:“你且放心,我这兄弟干这行半辈子了,从没失过手。大宋那边的转运使他熟得很,各种门路都打通了,不会有事的。”

赵允初勉强笑了笑,除此之外,眼下好像也没有别的出路。

这大宋和西夏打仗,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着这盐展开。

北宋立国以来,山西的解州盐池基本上供应着整个大宋百姓的日常用盐,但它的一生之敌,西夏特产青白盐却对解州盐造成了灭顶打击。

这青白盐得名于两种颜色,一是青色、二是白色,青盐的质量更好一点,并且价格非常便宜。

此时,北宋解州盐的价格是一斤44文,而西夏的青白盐的价格是一斤4文,并且还更好吃。

作为普通老百姓,44文和4文相比,再看看质量,谁都有自己的选择了。

这青白盐一度成为宋夏边境人民非常喜欢的产品,也是西夏重要的财源之一。

但李元昊称帝以来,大宋下令禁止这青白盐流入汉界,意从经济上彻底瓦解西夏的经济基础。

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么大的利润,肯定有人为之铤而走险,丢了性命也在所不惜。

想到这儿,赵允初便有些动摇了。钱进给他指出的这条路,目前是唯一通向大宋的路。他不能毁掉。

他知道,那一串珍珠项链在翟青手中,他有十足的把握。

只要钱进经常和翟青来往,他迟早会发现这个秘密,到那个时候,就没自己什么事了。

“好!那一串...,那一串,我好像在...义父那儿见过。”赵允初转移矛盾,吞吞吐吐地说道。

“什么?你说那一串在翟青处?”

“我不太确定,但是我见过。你此次回去,路过他处时,可多留意。但绝不可提起是我说的。”

钱进陷入了沉思,不过,话已出口,只能履行承诺。

他把名字和地址写在一张纸条上,押了自己的款,交与赵允初:“你什么时候需要,直接去找他即可。”

赵允初接过字条,看了看上面的地址,竟然是他之前呆过的寺院—伽蓝庙!

只是上面所书人名,名叫王通,不曾认识,但应该不会有假。

看来钱进并没有唬他,也是个诚心之人。

“王通此人现可在城中?”赵允初补问道。

“这两天应该在,商人这两天都会很忙,马上就要过年了。他应该比我还要忙。”

“过年?”允初突然想起来,马上要发生一些大事了。

“现在是哪年哪月?”

“天授礼法延祚,或者说是天授二年,腊月二十一。怎么?都不知道何年何月了?”

“大宋那边呢,是哪年?”允初紧急追问。

“应该是宝元二年。”钱进顺口一说,不太确定。

“坏了,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赵允初小声嘀咕着,心里确实很着急。

“祝你一路顺风!”

“祝...祝...发大财!”赵允初心神不定。

两人就此别过。

允初当下没有去处,只好急匆匆去伽蓝庙暂时住下。他要简单修整一下,马上设法回到延州。

庙里的景象比以前有了人气,学馆的体制也更加整肃,先生与学生的人数都大为增加,所聘汉人教习也比以前多了。

以前在一起研讨西夏文字的老熟人尚有数名仍然在此。

“这不是允初嘛?怎么,你又回来了?”有个之前认识的小和尚,一眼就认出了他。

一众看了过去,确有许多人认出了他,便都围上前来打招呼。有个小和尚则去把老教习请了出来。

允初来到寺里后,顺手翻了一些书。

最感到吃惊的是他当年编纂的西夏文、汉字对照表已经发行了单行本,在此基础上还编出了数册书写练习簿。

这位姓孙的老者脚步缓慢地从正堂走了出来,他一直在这座庙里担任西夏文字的教习。

孙老既是一名学者,又是学府的行政官员。在这个地方,他的资历最老,地位也最高。

“允初,真是允初?”孙老喜出望外。

“孙先生好!”允初行礼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