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先生……好好……学习……
朱善看着朱元璋离去的背影,脑海中一直回荡着这一句话。
朱善看完了今天朱雄英的表现之后,是真的再也不想做朱雄英的老师了。
这个朱雄英,不知道从哪里梦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
并且凭借着这些事情,攻击儒学的道理。
令人气闷的是,朱雄英质疑的这些事情。
朱善还无法反驳。
更可气的是,朱善作为朱雄英的儒学教师。
也是承担着天下读书人,让朱雄英接受儒学的使命。
朱善还必须教会朱雄英这些儒学道理。
哎。
朱善也是长叹一声,无可奈何。
静静地思索起来。
朱雄英在看着朱元璋的背影,消失在院门之后。
并没有理会朱善到底是怎么想的。
而是自顾自地做起“雏鹰起飞”来,继续增加寿命。
“咦?”
朱雄英在观察【面板】中,寿命增长的时候,意外发现一个新东西:
【姓名:朱雄英
年龄:8岁
剩余寿元:3日2小时20分1秒(+1+3+0+0+0……)
成就:生存(初出茅庐)
新儒学之父(初出茅庐)(寿元增加48小时)】
新儒学之父?
增加寿命48小时?
朱雄英在短暂地注意了一下“新儒学之父”后,注意力全部划到了“增加寿元48小时”上面!
要知道,几天来,朱雄英劳累半天,做了这么多广播体操,饭后散了这么多步,还不如这一次【新儒学之父】的成就,增加的数量多。
朱雄英的眼睛亮了起来。
朱雄英也不是仅仅馋这两天的寿元。
更重要的是,朱雄英发现了一条比锻炼身体还要有前途的,获取寿元的方式。
达成成就。
所谓“新儒学”,便是指方才朱雄英将的故事。
针对传统儒学提出的两个问题。
不过,虽然朱雄英只是单纯地质疑。
但朱雄英方才却是把质疑同样带给了朱元璋。
影响朱元璋对儒学的看法,便是“新儒学”的第一步。
如果说,“嘴炮”儒学,就能够得到“新儒学之父”成就的话。
进而获得寿元的化。
朱雄英完全有把握,再照着这个意思,弄一些“xxx之父”出来。
不过……
朱雄英看着【新儒学之父】后面的(初出茅庐)。
心中有些明悟,“初出茅庐”这个等级之上,还会有着其他的等级。
也就是说,需要朱雄英多“指点”一些“新儒学”相关的内容。
原来,这个【寿元面板】,应该是如此操作的!
朱雄英看着【面板】的变化,又抬头看了看眼前的先生朱善。
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面前的先生,便是朱雄英如今沟通儒学的一个良好桥梁啊。
朱雄英获得了“新儒学之父”的成就之后,获得了两天的寿元。
倒也不急于一时的锻炼了。
垂手停了下来,慢慢走向朱善。
朱善在沉思中,突然看到朱雄英停止张牙舞爪,而是向他走去。
不喜反惊。
这小子,不会又是要提问吧?
果然,朱雄英说道:
“先生,雄英也在思索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一点头绪。”
“不如等到下节课程的时候,先生再为我讲解这两个问题。”
……
朱元璋带着疑问,转身就向奉天殿走去。
朱元璋进入奉天殿之后,看和龙书案旁,搬了一个小凳子。
认真批阅奏折的朱标,却是越看越来气。
心中想着,朱雄英的梦境中,终归还是朱标的儿子,毁了老朱家的江山。
朱元璋指了指龙椅,道:
“为何不坐在这里?”
朱标抬头,看到是父皇朱元璋回到了奉天殿,连忙行礼:
“儿臣不敢。”
朱元璋哼了一声:
“不敢,可是什么劳什子‘礼’?”
太子朱标面露尴尬,君臣之礼,的确如此。
朱标作为一个遵从儒家道理的太子,时时刻刻都注意着储君和皇帝的君臣差别。
可是,为什么父皇这么快就回来了,为什么一回到大殿中就说起了“礼”?
难道说,雄英那孩子,不守礼度,惹父皇生气了?
朱标想到这里,面色严肃道:
“儿臣教导不周,让雄英失礼,惹得父皇生气了。”
朱元璋一屁股坐在龙椅上,笑了:
“你教导的很好,什么时候,你有你儿子一半聪慧,也不枉咱朱家的江山!”
朱元璋这句话虽然是在开玩笑,但玩笑之中,也流露了几分真情。
朱标现在,受儒家经典荼毒太深,本身又没有能够从儒家经典中发现问题的聪慧,便是如今模样。
不过朱元璋也没有太多担心,等朱标经历了更多政务之后,总能够看透,儒家学说的局限来。
可朱标听着朱元璋的玩笑话,却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
是朱雄英无礼,惹怒了朱元璋。
朱元璋看着朱标,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过一会儿,你也去看一看你儿雄英吧。”
朱标听到这里,才明白,朱雄英是真的没有惹朱元璋生气。
朱元璋身边的小太监跑来,小声道:
“锦衣卫指挥使毛大人,已到了殿外……”
朱元璋的脸上,由微笑,转为了肃杀:
“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