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锦衣卫,是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也就是今年,新设立的特务机构。
前身是“亲军都尉府“,改制“锦衣卫”后,不仅有着皇帝御前侍卫和仪仗的职能,更拥有着侦察、逮捕、审问等等职能。
更因为锦衣卫受皇帝直属,大多侦办朱元璋针对高阶文臣、武勋相关的案件,显得锦衣卫尤其重要。
锦衣卫设都指挥使一人,统领锦衣卫,洪武十五年,毛骧担任都指挥使一职。
毛骧站在奉天殿外,战战兢兢,不知朱元璋到底因何突然将他召到奉天殿中。
随着朱元璋一声“传”。
毛骧随旨进殿,行礼过后,低眉垂眼,在一旁听任吩咐。
朱元璋上下打量了毛骧一眼,道:
“咱今日听说,有的儒生。”
“得到官位之后,便利用自己的职务,违反大明的律条。”
“为他的家族谋求私利。”
“这种事情……”
毛骧一愣,低头沉吟,似乎是在回想着脑海之中的记忆。
朱标在一旁听着,微微皱眉,轻咳一声,得到朱元璋的允许后,才说道:
“这些儒生,都学习了圣人道理。”
“按理说,是不会做出违反明律、为家族谋求私利的行为的。”
“父皇,可是听到了什么人的风言……”
朱标之所以力挺儒生,和他从小到大,直到前些年。
都是受儒学大师宋濂的教导有关。
在宋濂的教导和太子朱标本就聪慧的智商下,朱标早早就熟读了儒家经典,并对儒家治国的道理,深深赞同。
可为什么说是直到前些年,都一直受大儒宋濂的影响呢?
因为前些年,宋濂的儿孙辈,受到了胡惟庸案的牵连,朱元璋甚至想判处宋濂的死刑。
还是在马皇后的劝说下,宋濂才在朱元璋的手上逃过一死。
代替处死的刑罚,是流放到南方。
去年五月,病逝在流放之地。
也是自此之后,朱元璋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朱标接触儒学,而是更多地处理实际政务。
金銮殿中,朱元璋听朱标问,这个问题是谁问的。
横了朱标一眼,心里面暗骂。
还不是你儿子朱雄英说的,折腾他爷爷我,劳心费力。
朱元璋没有理会朱标,而是对毛骧说道:
“咱要听你说。”
“臣下只记得一个在胡党案件中的儒生。”
朱元璋点了点头,示意毛骧继续向下说:
“那人姓张,在没有科举及第之前,家族本是普通农户。”
“但自从蒙受皇恩之后,便想法设法,为家中的父老谋利。”
“最可气的是,这个姓张的做官之后,他在家乡的弟弟。”
“欺男霸女,本地的父母官,也无法治罪。”
“姓张的甚至将上告的人,扔进了大牢。”
“最令人感叹的是,在我们将这个姓张的扔进大牢之后,竟然和上告之人遇上了。”
朱元璋听着毛骧的叙述,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从元末乱世中过来的朱元璋,什么残忍的事情,都是见识过的。
因此,也并没有感到惊讶。
反而是一旁的朱标,听着毛骧的叙述,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朱元璋点了点头,示意毛骧下去,继续探查相关的事件。
毛骧点头领命,飞一样地逃离了金銮殿。
朱元璋看着朱标,嘴巴张了张,但终究也没有说出什么来。
只是指着龙书案上的卷宗,对朱标说道:
“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和你在儒学书籍中看到的,并不相同。”
“咱也没读过书,但总认为,儒家经典中的尧、舜和他们的臣子,都好得像是从画中出来得一般。”
“可是……”
朱元璋略微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想到了方才朱雄英口中说过的一句话,转述给了朱标:
“可咱刚才说的儒生,是真实存在眼前的。”
朱标看了看父皇朱元璋,又转头看着龙书案上的奏章。
这些年,朱标处理奏章,对实际政务是有一定了解的。
朱标倒是能够接受,儒生这个群体中,会出现几个方才说的人物。
但朱标还是坚定地认为,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
绝大多数学习孔孟经典的人,都会是像老师宋濂一样的人。
朱元璋看着朱标脸上沉默又挣扎的表情,叹了一口气。
说实话,朱元璋从来都没有相信过,按照儒学的方法选官用人,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最值得信任的,还是《大明律》和他手中的刀。
若是有什么不法的儒生,比照胡惟庸,免官治罪处理,便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朱元璋在知晓这件事情之后,也没有太大的触动。
不过,朱元璋在确定了长孙朱雄英所说的第一点是事实之后,便非常期待起,朱雄英方才说的第二个事情。
也就是元灭南宋,一些地方上的地主投降的事情。
朱元璋非常期望知道,徐达对朱雄英说的事情,有什么反应。
朱元璋坐在金銮殿上,有条不紊地处理着龙书案上的政务,时不时还会抬头看一下殿外,看一看徐达是否来到了金銮殿之中。
皇城,后院。
朱雄英仍然在不知疲倦地做着广播体操,雏鹰起飞,增加寿元。
朱雄英看着大儒朱善,自从朱雄英方才提出鞑子相关的问题之后,便陷入沉默,直到现在也没有说什么。
朱雄英看着朱善尴尬的样子。
有些愧疚,但不多。
其实,朱雄英如此诘责朱善,除了八岁小孩“朱雄英”精神上的引导之外。
朱雄英也存着一些心思,来试探【面板】中的【成就】部分。
在大明存活了一天算成就。
刁难了某些人,收一些负面数值,算不算成就?
说出一些著名的语句,被传唱甚广,算不算成就?
这也是朱雄英质问朱善的原因。
朱雄英看着【面板成就】一栏,没有什么异常的变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很显然,着个【面板系统】,没有收取【负面值】相关的成就。
除了存活时间外的成就,究竟需要怎么获得,对于朱雄英来说,还是一个未知数。
【姓名:朱雄英
年龄:8岁
剩余寿元:3日2小时20分1秒(+1+3+0+0+0……)
成就:生存(初出茅庐)
新儒学之父(初出茅庐)(寿元增加4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