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修术(1 / 1)有雁南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长青本来是有个师傅的。

那个师傅也是父皇挑的,教他文治,后来死于一场大病。

王良是来教他武道修行。

武道修行到如今,李长青并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师傅。

因为在此之前,他并不知道宫内有修行全本阴阳录的存在。

虽说宫内修行《太阴上法》这本脱胎于阴录的功法之人不少,但毕竟是脱胎而出,经过改良,与原本有不同。而阴阳录本身讲究承接,阴录阶段歪一点,后续阳录不会好修。

这其中的关窍在于冲脉的顺序以及经脉承接思路有所不同。

所以李长青都是看着先辈留下的修行经验进行修行,好在也够用。

不过先辈经验虽多,但终究是独自摸索,没有人实时指正不足,大方向并没有错,但小方向上则难免有错漏之处。

王良的到来,弥补了李长青在这方面的不足。

只是王良的教导却与他原本想象的不一样,其人并没有在阴阳录上做说法,反而是传授他一些术。

法为根本,是道。

术为法的延伸,为护道。

正如大树的主干与枝条。

长久以来,李长青主要便是修行阴阳录这门根本法,不敢浪费时间去习术,毕竟先辈修行阴阳录的经验留下来很多,都说明了阴阳录的难修,言可恨老天爷不多给点时间。

阴录阳录都要大成是极为耗费时间的,一般人哪怕只是一门到大成,说不得都要耗费一生时间,更别说年老后修行效率更慢。

所以李长青会的术并不多,都是些简单手段,以及一些内力的运用。最多再加上些境界到了后自然而然便会的手段。

不过他对此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反正有侍卫存在,不需要他这个楚王亲自出手。

真到需要他亲自出手的时候,习再多术也无用。

只是王良张口第一句便让李长青有些惭愧:

“术是法的延伸,枝干饱满同样也可反哺主干,利于主干成长。

“当然,不是什么枝干都能反哺主干的,无用的枝干只会拖累你,让你浪费时间。

“不过有我在,你不必忧心这点,我为你选择的主要功术,都是能反哺主干的上选。

“短时间内你或许会亏损些时间,但长远看,今后你在冲脉上,反而会更为顺利。配合天阴石,需要的内力积累也会少很多。

“同时,你会获得一身与境界相匹配的手段。”

这套理论,李长青当然听说过,只是并没有当回事,因为他不敢轻易去尝试,万一不符合自身情况,那便是徒劳耗费时间。

在此之前,更没有修阴阳录的存在,更别提为其优中选中,择出利于破镜修行的上选。

反正身份既然为五皇子,那便无需关注护身功术,只管境界提升便是。

长青仙种说是百世长青,但从未经历过的他哪里敢轻信,只当一世而活,自然不敢轻易浪费时间。

但当面说出这句话的是习全本阴阳录,且阴录大成,阳录修为也不俗的武道宗师王良,那就不同了。

于是李长青没有犹豫,每日除了修行,还抽出两个时辰进行功术修习。

术是法的延伸,其在法门上自然有记载,事实上阴阳录上附带的术其实很多,各种效用都有。

大开大合的、潜藏身形的、轻身的………

只是往常李长青并没修罢了。

如今修习,自然是习阴阳录上的术法,王良也是以此为本进行指导。

人体主要分为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事关修为。

但其余经脉也不少,更别提数不清的窍穴。

术的修行,便是在这些杂脉窍穴上入手。

以主要的经脉为主体,配合一些杂脉与窍穴,进行不同的内力运转路线,便能使出一门门效用不同的术来。

王良一共为其择出了六门功术。

其中三门属阴、三门属阳。

属阳的那三本要等他将来阴录大成习阳录后再练,暂且也不必多提。

只论三本属阴的,分别为《阴冥步》《集阴掌》《玄阴身》

论功效,分别为速度、杀伐、防护。

可谓面面俱到,且都是修成后有利于境界提升的,所谓反哺莫过于此。

这其中的选择,也不知是王良摸索多久才得来的。

一时间,李长青除了感激外,发现要开的经脉与窍穴忽然多了很多,有时间不够用的感觉。

好在开这些杂脉与窍穴的难度远远没有开二十主脉那么难。

否则即便说的天花乱坠,李长青也不一定答应。

…………

“气舍穴,万万不可以力破之,引内力徐徐图之便可,否则易藏暗伤。”

…………

“横元经,切记要快,不可有停留,一气冲之,否则此脉会越来越厚。”

…………

“集阴掌的集字你到底有没有懂,运力于单掌,非双手!错了,再来!”

“王师,非不愿,实乃弟子掌控不够。”

“那就多练!”

…………

“空有内术而无身法外术,这样能打到人吗?!从今天起,令杨大杨二与你陪练,若这二人下不去手,我亲自来!”

…………

在王良的殷切指点下,时间缓缓流逝,再没有此前的时光飞逝之感,李长青只感觉每一天都很充实。

不得不说,王良是很严格的。

并没有因为李长青贵为楚王就给什么面子。

而其所指点的每一句话,都令李长青有所进益,自觉大有收获,连带着杨大杨二也因此获益。

虽杨大杨二习的是横练法门,与阴阳录的内练门路不一致,但在王良高屋建瓴的指导下,同样有不小提升。

横练本来就速度快,楚王门下又不缺资源,每天都有大量气血补药被两人服下,进步神速。

四年后的一天,李长青盘坐于铺了毛毯的地面,沉气运功,王良则站在一旁站立,时不时指点两声。

这一年,李长青三十岁了。

某一刻,李长青体内似乎传来一声轻响,与此同时其人气势大升,同时整个人愈加阴柔。

运气调息,稍微休整一会儿,待没有什么明显的阴柔之色后,李长青方才睁开眼睛。

第十经,开了。

距离武道一流,只差两脉。

四年破两脉,这速度相比之前几乎一年一脉的速度当然是慢了不少,但考虑到越往后所需积累时间便越长的因素,实际上并没有慢多少。

并且越往后,习术所带来的劣势会尽数转为优势,同时获得一身与境界相匹配的护道之术。

这一切,自然是王良所带来的。

只是今天的突破,李长青并没有多少喜色。

往日里但凡有突破都会道一声恭喜殿下的杨大杨二也没有出声。

原因很简单。

王良要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