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纷扰与李长青无关。
自那晚醒来后,李长青求道之心愈发坚定,不问世事,一心修习,希望能早日阴阳录大成,感应契机,成就宗师之上,踏入那有可能存在的仙路。
他已不再那么年轻,身边人接二连三的逝去,让他愈感光阴无情,时间迫切。
当然也曾将目光转向过脑海内那颗长青仙种,希冀冥冥中的感应为真,只是后者一如既往,没有任何回复。
这日,杨二轮值楚王府归来,带来了一个消息。
“殿下,乾隆国与月流合盟,犯我大启,七日间连失十七城,圣上点武宁侯为帅,合二十万兵北抗敌国。”
李长青闻言只道:“知道了。”
随后继续修行,并不再多关注。
严格来说,李长青并不是位合格的皇子,一丁点没有心系天下苍生之念。甚至对权势也无兴趣。
他自己也明白,但不愿改。
他承认自己是极自私之人,一心只为自己。
但那又如何?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顾好自己或许才有闲心管其它的人事物。
他意求仙,还不知有多少段路要走。
若不成,几十年后管他纷乱如何,都不过历史车轮下的一捧黄土。
更何况便是想理会,他也没这个实力。
一个没卵子的武道二流亲王带着两个不过武道一流三四脉的侍卫能做什么?
只能继续修行。
虽然答应过父皇若真成就宗师之上,定要为启国续一把火。可这不是还没成就?启国也还没有翻覆之相?
目前能让他在意的人并不多,只有四姐与母妃,以及杨大杨二共四人。
四姐早已出嫁,自有夫家之人守护,其家人也不会欢迎他这个没卵子的亲王前去。
母妃出家为尼,世道纷乱,再乱也乱不到佛寺。
杨大杨二就在身边。
没有理由。
唯一令他烦心的只有一事,便是术法修行的并不理想。
阴冥步、集阴掌、玄阴身这三根有助于反哺主干成长的枝干都只到小成境界,想要再进一步却是艰难,只能靠时间慢慢磨。
若想尽快大成当然也有办法,那便是真正的实战。
统筹判断之下,李长青选择了用时间慢慢磨。
原因虽然有世道纷乱,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些,但最核心根本还是因为地阴窟。
地阴窟大大提升了李长青的修行速度,若是离开,枝干或许能迅速成长,但对主干成长无疑是极大的拖累。
统筹来看,在时间上会得不偿失。
反正有杨大杨二的陪练,总能慢慢大成。
想明白了这些,李长青心理稍慰,叫来这月轮值守着他的杨二开始陪练。
主要是他挨打。
因为玄阴身相比其他两门术法,修炼的更快,距离大成更近。
李长青当然不会盲目的三门齐修,在这种条件下,当然是优先大成一门再说。
经过这么多年的适应,杨二丝毫没有放水,每一次用力都很刁钻,掌印遍布李长青全身。而玄阴身也一直有发挥效用,内力撑住肉身,阴寒入其内,大大缓解冲击。
日子便如此一天天过去。
…………
又四年,太始十一年。
与恍如隔世的地阴窟不同,天京很热闹。
今天是武宁侯归京的日子,无数百姓早早列队相迎,甚为热情,希冀能亲眼见一面传说中的大启军神,武道宗师!
四年前,
武宁侯姜虎从天京集兵,合二十万兵北上抗乾,势如猛虎,不但夺回被占之城,更是打进了乾国境内!
启国为防他国趁皇权更替之机侵犯,暗中养了多年的军士一经出世,便发挥了该有的效果!
四年来,战事如火如荼,交锋不断。
虽然第二年又被乾国逼退出了其境,但战场却也从启乾两国转到了月流国。
启乾两国直接以月流为战场,又打了两年。
到如今,启国不但吞了许多月流国土,武宁侯本人更是除了名望无双外,自身实力也终于从战场上得到突破,八脉尽通,迈入宗师之境。
如今战事已定,正是携大胜归来,归京述职。
日头偏中,在天京居民的翘首以盼下,一队军容严整,肃杀之气遮都遮不住的军士终于入了眼中。
为首那人,高大威猛,眼大如铜铃,似一张嘴就能吃掉一个小孩,凶威无双!
天京居民在愣住一两瞬后,很快爆发出热烈欢呼,迎武宁侯入京!
在如此声势下簇拥下,武宁侯姜虎在两名文官的恭贺与带领下,一路到了启元宫前。
正式述职在明天,今天是接风洗尘。
启元宫布了一场大宴,太始帝和文武群臣都在里面等着他。圣上特旨,武宁侯入宫,无需下马弃甲,可执兵刃入殿。
只是在太监通传后,武宁侯却没有立马进殿。
似有些犹豫。
旁边的太监只以为武宁侯没经历过如此场面,有些紧张。毕竟圣上与文武百官齐等一人开宴的场面确实不多见,连他这个通传太监都有些紧张,于是一脸和善笑意道:“姜大人,随我入殿吧。”
于是姜虎终于定下心来,不再犹豫,踏入宫内。
刚踏入殿内,便闻香气弥漫,宫内吃食真可谓山珍海味,更有无数恭贺之语入耳,一时纷乱嘈杂,分不清具体谁言之。
而当今圣上太始帝更是从上首落下,急步走到武宁侯姜虎面前,一脸毫不掩饰的欣喜之色。
其身旁本有两名太监一直护着,见此场面并未跟上,静守王座旁,静待圣上归坐。
太始帝很快便握住武宁侯双手,恳切道:“武宁侯果不负朕!朕……”
这一副君臣和睦的画面,若有记录,必然又是一段佳话。只是太始帝还未说完,在现场几乎所有人都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武宁侯却是猛的抬手,抽刀便砍!
只有一位在上首静等的侍卫太监感觉到不对劲,喊出一声:“圣上……”
只是才两字而出,便已听闻咔嚓一声。
伴随着那句“圣上”的尾音,太始帝的人头落地。
刀太快,快到即便人头落地,太始帝的面容依旧保持着恳切笑意。
快到绝大部分人不敢相信,僵在原地,满目皆迷茫。
“姜虎——!你安敢如此!!”
一声怒吼,将一部分人从茫然中拉了回来。
两名随侍太监皆是武道宗师之境,迅速近前来,两人目光恨恨,面容扭曲,几欲择人而噬。
只是姜虎完全不做回应,速度同样不慢。
在做完这一切后,直接往宫外,直接真元喷涌,一路还顺手杀了不少处于茫然中的官员。
武道宗师速度何其快,一方一心只想跑,在没准备之下,如何能阻?
即便皇宫武道强者极多,终究还是拭羽而归,没能留下姜虎。只是将其重伤,在最后即将追上时,有人拼命接应,功亏一篑。
来接应的,是两名乾国宗师,竟然一直藏在亲卫队里,姜虎竟然暗投乾国!
没人知道姜虎这么做为了什么。
…………
太始十一年,国贼入京,弑君。
时人称其为“启元宫事变”。
文武百官拥先帝长子为君,改元神宁,称神宁皇帝,时年为神宁一年。
神宁帝李生源只有十岁,众臣言帝君年幼,请太后监国,帝准。
同年,乾国再起兵锋,直入北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