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第二条仙路(1 / 1)有雁南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长青入牧,自然是因为雷国参与进了战事中。

对于战事,他完全没有任何心思,一心只想避开,以防被卷入。

血肉战场上,他一个武道宗师,并不顶用。

战争历时如此之久,战死的、失踪的武道宗师不知凡几、只粗略一算,二十个应当是有的。

武道宗师虽然少,但也只是一国之论。

牵扯如此众多国朝、总体数量定然不会稀缺到哪里去,如今只死了二十个,李长青甚至还觉得死的少了。

只是入了牧国后,李长青却没有长居此地的打算,而是绕牧国南下,穿行三个国家,避开了战乱区,历时三月之久,来到了南越。

一路上民众足不出户,谨守在家,毫无繁华之相。

大量逃难而来的流民横尸道旁。

军士厉兵秣马,仿佛将要出征。

虽然这些国朝并未卷入战事,但战争所带来的影响却不可避免,一些重要商路断绝,同时也生怕某一刻被卷入战事。

除此之外,影响的还有其他方方面面,数之不尽。

南越是个特殊的国朝。

与泽国类似,只是泽国靠泽,南越靠山。

闻名于世的十万大山就是南越疆域。

此国离乾国土只差一个兖国,却是难得的和平区域,就是因为十万大山的存在。

突出一个地势复杂,易守难攻。

即便如此,山内也有大量流民存在,靠山苟活,对此南越也无办法,并且也不在意,只要不是成建制的军士来袭就好。

十万大山野兽多,这些流民大概率活不了多久。便是活下来的也很难出去了,两三代下来,便成了纯正的山民,成为南越人。

李长青选择来此处,主要是两个原因。

其一、牧国并不安全,雷国主动加入战争,其后却是牧国的示意,乃至于加入战事的雷国军士中,参杂了不少牧国人。这些,都被他看在眼里。

牧国可能是看中了战事持续了这么久,基本都无余力,此时入场,可轻取无数好处。

可李长青明白,乾国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其内还有暗中引导一切的邪仙存在。

在李长青推测中,牧国本土也很快会战火纷飞。

其二,是为修行路考虑。

雷国潜修十九年,到如今,已经有六十岁了。

如今的李长青,已是垂垂老朽。

十九年来,冲脉速度并不是很理想。

虽然以宗师境界高屋建瓴,再走一遍来时路,即便体内每次生出的阳性内气都会被阴性真元磨灭大半,比起曾经,基础的速度仍旧快了许多。

但缺乏对应天阴石的资源,理想的修行速度终究不及,且阳录冲脉要时刻维系与阴脉的平衡,并没有那么简单。

十九年过去,不过二流十一脉。

十二正经都还未圆满,更别提一流。

说起来,他的进度比之王良当初快了许多,王良临走之时已经七十,修为不过二流八脉罢了。他六十就已经通了十一正经。

并且有信心,七十岁前十二正经圆满,仿当年修阴录时,顺势破关键的任督二脉,入一流二脉。

但也就如此了。

他的寿数不一定能支撑他修至圆满。

因为有个很关键的点在于,年龄老去,气血衰弱,远不如年轻时,已是力不从心。

即便李长青求仙之心坚毅,仍然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潜修,近几年的修行速度也是越来越慢。

或许此世能成,或许不能。

无论如何,年龄到这份上,该考虑后路。

乾国有邪仙存在,有大量修血炼法的武者,或许也有一条仙路。

他现在不会去参与其中,最起码等自身路毫无希望时,他才会去求此法。

之所以搬到离乾国不远的南越,除了避战乱,也是离的近一些,省得以后老到腿脚不利索的程度,想回都回不来,错失最后机会。

而且对于乾国邪仙,纵观多年战事,他有个推测。

从此邪仙最开始的所作所为来看,其人是异常低调的,可眼见着战事越来越乱,有波及整个南大陆的可能。

所有人皆知源头在乾,而这与那乾国邪仙初期做事的低调风格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仔细梳理,李长青得出如此推论。

“那不知为何的限制应该没解除,否则邪仙早该亲自下场,虽然越来越乱,但其如今还只是隐于幕后而已。

“既然如此,那便是出于某种不得不做的目的。”

“他的心情此刻应该是急切的,否则不至于此。”

“为何而急?”

“结合血炼法的传播,以及战事波及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武道一流进入战场,越来越多的血炼珠同时在诞生。”

“那便是因血炼珠而急。”

“不对,血炼珠绝大部分实际上是被乾国武者给吃了,不是为血炼珠而急。”

“邪仙要的是习血炼法吞血炼珠的武者!吞血炼珠能快速提升修为,实际上,他缺的是高阶武者。”

“武宁侯姜虎自从灭启后再也没出现,这些年除了明确死去的武道宗师,也有许多人晋升宗师,不过此时看来,这些新晋的宗师大多都不知所踪,极有可能都是借血炼珠修上来的。”

“这便与曾经的推论对上了,广传血炼法的目的,便是为了培养吞血炼珠而进阶的武道宗师。”

得出结论后,李长青把这些藏在心里,不再去窥探。

至于那些武道宗师的结局如何,李长青猜测,也成了血炼珠。

毕竟血炼法的本质是食人而肥,那么这些人大概率……也成了他人的养分吧。

有了这些推论在心,李长青还想着打乾国邪仙寻仙路的主意来到南越伺机而动,自然不是被求仙之心冲昏了头脑。

或许有无奈的心思在其中,但更多的底气,来源于另一个推测。

战事进行如此之久,席卷范围如此之大,李长青认为,那邪仙应该差不多要达成目的了。

届时,战事该结束。

以此前邪仙行事来看,此时的他无疑是顶着某种限制冒着风险做事,这也是急切之下的无奈之举。

等目的达成,断不会行险,很可能隐世不出。

那时候危险降低,才是方便做事的时候,才是李长青寻的后路,第二个求仙机缘。

虽然仍有风险,但相比此时无疑会降低许多。

他年龄大了,该最后一搏。

求仙,哪里能不冒风险?

能把风险降到最低,已经足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