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
眼望着老县长在朱副局长的搀扶下走下山坡,于德龙这才迈开脚步向老龙涧方向走去。
老龙涧是八贤山中逶迤如巨龙卧于两山夾坡底处,东低西高,涧水长年缓缓不息。这是人力为景点增加氛围而设置的,适时人工供水,才保持常年不息的瀑布美景。
八十年代初,为让此巨龙增加看点,达到整个涧有观赏价值,县政府出资,人为把此涧截为五段,形成梯形五湖,水帘从四段截面凹处飞流而下,从东头入山口向上望,呈现出颠连瀑布四重天的美景,是此山的一大看点,常引游人留连忘返。更令文人墨客留下不朽诗句。现选一两首描写此涧的诗文,以飨读者。
水调歌头
题老龙涧
文/张万路
源起云天外,
静卧两山间。
云舒云卷奇妙,
龙隐入云巅。
放眼鱼浮水面,
充耳莺吟夹岸,
湖水映青山。
仰望涧中景,
瀑布四重天。
倚长城,
望东海,
出贤山。
银蛇入港,
横穿溶洞拐河湾。
风起松梅叙话,
雨过彩虹高挂,
白鹭翼飞翻。
水溅浪花处,
最引客流连
此词足以看出老龙涧的风景在八贤山中的举足轻重了。
然而要横穿老龙涧,尽管有四处都为截涧堰桥,真正能通过人行的只有顶西头那一条可以,下边三条只能供衫托景色之用,因为其下三个截堰处,而且靠涧边交接处是离岸边有一米多高。
最西头的涧湖北岸有一亭,名曰观瀑亭,游人到此,都会小息一会,站在亭中看向老龙涧,瀑布流水一览无余,还能观南山美景,赏北岭风光,亭门柱上有一副对联:“鸟鸣顿觉青山静,泉响翻疑白练飞。“
传说这幅对联系江苏诗人侍述清游览此山时醉题的一首绝句中的两句,另两句由于字迹难辩,后游人曾多次续加,皆因境界有殊达不到侍述清的高度而未被大家接受,久而久之遂无人再提此事。
于德龙来到观瀑亭的时候,衣服已被汗水湿的差不多了,衬衫全帖在身上,他没有下坡过涧,而是先进亭中小歇一下,亭中丝丝吹过凉风,于德龙感觉舒服不少,想起刚才杨副县长沂河堤物资告急,就拿出大哥大,给抗洪物资未到位的几个乡党委分别打去电话。
……
一年一度中考过后,都会有寒门学子跨进县高中读书,走进大学的育才基地。
今年中考放榜后,学校对录取的新生要进行学前军训,要求新生明天到校集中,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
进城,对农村的孩子们特别是初中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件奢侈的事,经济和时间都不支持,所以,对考上县高中的农村孩子得知进校军训,无不欢欣鼓舞。
徐小莉,家住县城最西北的老堤乡,离县城五十多公里,因二姑家住县城,所以接到通知后,她就提前一天先到二姑家,因为一怕第二天赶不上,二是因为二姑家表姐小芬和自已年龄差不多,在一起有话说。
吃过中饭后,小芬对表妹说:“小莉,带你上山看看啊。“
一听说上山,小莉差点没跳起来,因为山上的烈士陵园有八贤墓,这八贤的事迹就在中学课本中,读起来非常受感动,还有老龙涧瀑布,都是她梦中神往的地方。
表姐妹二人,上山后先看了烈士陵园的八贤墓,小莉对墓碑对上面的介绍,一字不差的认真观看,为民族有如此忠魂而骄傲,临出园时还后悔没能为烈士忠魂献上一束花。
看过烈士陵园,姐妹俩沿老龙涧南坡石板路,一路赏景,来到顶端的桥上,这桥和下面各坝表面都有十五公分高的圆形石。
三角形石和方形石留间铺成,水从石头空间处流过,过往行人,石上通过,这样既是桥,又不影响流水瀑布的美景了。
站在桥上,向上看,天水涓涓流来,给人以遐想,向下望,水流远去,给人有居高临下,心胸开阔之惬意,特别是桥西边的湖水中,有好多五颜六色的鱼浮出水面嬉戏,更让小莉大开眼界:“这里的鱼竟然不怕人。“
小芬说:“这儿的鱼是禁止捕猎的,多是彩色,就是专供观赏的鱼,平时游客多时,便会投食,它们集中抢食习惯了,所以不怕人。”
小莉被这奇观迷住了,不禁脱口而出:“城里就是不一样,鱼儿不怕人,太奇怪了。”
就在小莉说这话时,有一条鼓着两个大眼的金黄色的小鱼,象是嘲笑小莉是乡下人一样,肆无忌惮的向她们姐妹俩游来,越来越近,还将头不时露出水面吸气,对岸上的小莉姐妹毫不惧怕,很有节奏的向小莉她们这儿游过来,小莉被这伸手可掬的情惊弄呆了,就趴在栏上伸手抓鱼,鱼儿尾一甩向南慢慢游过去,小莉就紧紧隔栏跟着它向南走。
也算小鱼派倒霉,该被小莉捉住,到南桥头时就没有桥栏了,小莉走近南边没栏处,蹲在岸边,弯下腰,双手张开,就等着小红鱼的到来。
小金鱼好象并未觉察到危险,继续前游,直接进入小莉的伏击圈,小莉双手一合:″姐,抓住了。“
由于兴奋,小莉就忘记自己是在斜坡岸上,随着小莉脚下一跳,就听到“喇“的一声,小莉脚下一滑,人就直穿滑进水中,目睹这一切的小芬吓得魂飞魄散,失声大喊:“来人啊,救命啊,有人掉水里了。“
呼救声在桥上传出,迅速向林里岸上飞传。
喊声惊动了在亭子里打电话的于德龙。
于德龙循声看向亭下的湖中,只见湖里有挣扎的人影时浮时沉,从水里人影起伏可以看出,落水者不会水,险情就是命令,他来不及多想,军人出身的他本能的飞身一跃,从亭台前的护栏上飞进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