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椒(1 / 1)红汤厨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崔白听完程持中的报告,终于基本搞明白了玥儿在青龙社的胡闹。从袖中摸出一叠交子,抽了张五贯的出来,想想,又换一张十贯的,递过去:“请新宋门内的兄弟们饮盏酒。”

程持中吓了一跳,立正道:“都是属下的工作罢了,怎敢……”

崔白笑嘻嘻一拳擂在他肩头上,将交子直接塞进他袖子里,“这算我的私事,关于青龙社,将来还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你随时派人来传信。”

程持中一楞,敬了个礼:“记住了,请崔军使放心,我手下的弟兄也不会对外胡说!”

崔白点点头,这真是个懂事儿的,“那就麻烦程大哥了。”

送走了程持中,崔白就进了前院东厢房后的厨房院。崔元正在厨房里忙活,五司三处王宜年的两个手下在帮厨。

厨房角落的石板镶成的大缸,两尾七八斤重的大鱼静静地呆在清水里,时不时微微摆动一下金红色的尾鳍。

“头儿,这鱼真不错。”崔元正在尺五长的一块大砺石上磨刀,“我到巷口买了些暖房里出的鲜菜,一会儿做鱼脍吃。”

崔白摇摇头,“昨天在白矾楼就吃的斩脍,今天换换口,我来做。”

崔元吃惊地看着崔白,“头儿亲自下厨?”

“嗯,一会儿做好了我还亲自吃呢。”

厨房里因为崔白的加入,一时充满了欢乐的空气。

崔白今天要做的,是椒麻水煮鱼。

这时空是有辣椒的,但很少做为调味品,多是栽在盆里的花卉,红艳艳地好看,称之为番椒。

而崔白今天要用的一味主要调料,是花椒。

《诗·周颂·载芟》,是周天子在新谷收获的时节祭祀宗庙所用的乐歌。其中唱道,“有椒其馨,胡考之宁”。祭祖的酒中浸了馨香的花椒,祝福族中的老人长寿安康。古人认为花椒的气味可以通神灵。班固《西都赋》:“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汉长安城中,长乐、未央两宫,都有椒房殿,为皇后所居,是以椒和泥而涂壁,取馨香怡人而又宜子之意。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蛾老。”气味总是比其他的感观在记忆中埋藏得更深,梦中的长安宫室还游荡着盛世的罄香,梦醒来红颜已谢,青丝如雪,世事不过如此。

崔白要将前世一道名菜带到这个时空,未尝不是潜意识里想要慰藉永远成为记忆的那个二十八岁灵魂罢了。

水煮鱼片,本来不宜用鲤鱼。前世的鲤鱼,多为池塘与网箱中养殖,肉质既粗,又多泥腥气。但这两条黄河鲤鱼,却又不同。“岂其食鱼,必河之鲤”,说的就是西京到汴梁这一段黄河中所产的鲤鱼。

黄河在潼关由南向东转了个九十度的大弯,到了西京洛阳,从黄土高原下到了一马平川的中原大地,右岸又汇入洛水、伊水,水量大增,泥沙沉底,水质清澈,营养物质丰富。生长在这一段大河中的鲤鱼,肉质紧弹而嫩,脂肪含量高,又无丝毫腥气,数千年来都是众口称道的绝佳食材。

这椒麻水煮鱼,做起来是极简单的。鱼骨鱼头斩件,鱼肉切片码味,崔元的那把刀,虽不及胡老爹快爽,却也超出绝大多数厨子的水准。

崔白先将两三斤菘菜做的酸菜切好,用猪油炒过备用。洗净铁锅再加猪油,葱段姜末爆香,下鱼头鱼骨炸透,一旁烧开的水注入。吩咐帮厨的将炉火烧到最旺,开盖大煮一刻钟,锅里的汤就如牛乳一般洁白。将炒过的酸菜,姜蒜末,精盐,大量碾碎的白胡椒放入,再煮半刻,捞出鱼骨鱼头弃之,酸菜抄起装入一个一尺五直径的饶州窑青白釉大鱼盆。

换中小火,将码好味的鱼片放入汤中,不过几息时间已至断生,立即连汤起锅盛入鱼盆。再将漂亮的大红袍花椒粒、鱼眼葱花、生蒜末洒盖在鱼片上。另起油锅,投入大量花椒炼制成椒油,最后往鱼片上一倾,随着“嗤喇”一声响,浓郁而复杂的香气就蒸腾起来。

崔元站在灶旁,一直在偷师。夏秋季节,五丈河与汴水岸上,专营河鲜时蔬的酒店,原有一味醒酒鱼汤。也用大量胡椒,却不加酸菜而用醋,不入花椒,特别是并不炸鱼骨煮汤,汤汁只如白水也似,只取鲜鱼的清爽,并无如此厚味。此刻见崔白如此做来,不由赞叹:“看这汤色,滋味怕不是比羊汤还美。”

刚才就说过要亲自下厨请好古兄,所以不跟大家伙在一起,单在后院草堂里开席。

还是好古兄,王楷,江通加上崔白四人,也不要人服侍,只崔勇在厨院与草堂之间来回传菜——其余的配菜,就是江湖医生崔元兼任大厨的手笔了。

“在北边时,不爱吃鱼。”好古兄拈起一张鱼片放进嘴里,“但这两顿鱼,让我改变了口味。”

王楷一边吃,一边吸气,“太麻了,嘴唇感觉都不是自己的啦,但停不下来是怎么回事。”

崔白道:“其实麻本身并不是一种味觉,花椒中含有的山椒醇,激活了舌头与口腔中的神经纤维丛受体,产生了类似高频震动一样的触觉。”

好古兄和江通一脸看傻子的表情,只有王楷不为所动,他已经习惯崔白不时的胡说八道。

“那为什么我觉得加了花椒的鱼,更鲜美了呢?”江通还是忍不住问,希望能够得到听得懂的答案。

“因为这种震颤感,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口腔中的感受,对酸咸鲜香的体验就得到了提升。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并不是说夫子他三个月没有吃肉,而是所有的感观体验,都被音乐带来的冲击力饱和了,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听觉中枢,其他的感受就被忽视了。”

好古兄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虽然还是不懂,但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然后又往嘴里塞了一片鱼。

“我听说在辽东之地,在名叫黑水的大江中,出一种大鱼,有千斤之重。”崔白问好古兄。

“嗯,黑水在我东京道北边,那种鱼名叫鳇,又称鲔。《周礼》中说,‘春献王鲔’,就指的是这种大鱼。大的有两丈多长,两千斤都有。黑水流域,本是我族渔猎场,可恨现在却在金狗手中。要吃这鱼,先前还要靠女直人进贡,如今我大辽与金开战多年,贡赋已绝。”

黑水,即黑龙江。在那条时空线上,北大荒变北大仓之前,还流传着“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说法。崔白来到这个时空后,也一直呆在人口巨万的大都市之中,对丰茂的荒野生态极为向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