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场都知道,今天熊贵清和潘春梅订婚。
订婚邀请的都是亲朋好友亲近之人。
散席后,订婚的细节也传了出去。
都在传他们的进口雷达表。
酒席宴一散场,潘春梅就把手表摘下来,放进了盒子里。
熊贵清的手表也被她摘了。
“为啥啊?”
“留着结婚再戴!”
这就是潘春梅的想法。
这种贵重的手表,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再买了,根本舍不得戴!
两年工资啊!
潘春梅的女表送回家让老妈帮着放起来,熊贵清的手表则交给了余秀华。
分场里那些曾对潘家女有想法的,如今彻底偃旗息鼓了。
这件事也是他们羡慕嫉妒恨的一件事。
熊家彻底的崛起了。
五一一过,大豆春播开始了。
大豆的春播就用不了那么多人了。
分场里一下子闲下来的人就多了。
可本来定好要来熊家工地做工的人却没来。
史老二着急忙慌的去找。
熊贵清今天心情愉悦。
自己跟潘春梅的婚事终于又前进了一步。
这回算是正式确定了婚约。
今天一早,潘春梅和倪桂蕊姜鹏一起回了北安,而熊贵清又要忙碌工地的事了。
原本说好的5月2号开工,可史老二去了找人这么长时间还没回来,难道事情有变?
就在熊贵清巡视着工地的时候,史老二一脸阴沉的回来了。
“史师傅?”
“嗨!气死我了!说好的来咱们这边上工,结果都去了那德林的工地!”
“那德林?”
“电工啊!他不是承包了俱乐部吗?现在正在搞修缮工程,是基建队的师傅来干的,小工都是分场的!”
“是吗?”
熊贵清一下想到了那个高大的俱乐部,难道现在开工了?
“我去看看。”
熊贵清让史老二慢慢干,他去俱乐部看看情况。
还未到跟前,远远的就听见呜嗷的叫喊声。
一阵阵的砖瓦落地的碎裂声。
他来到俱乐部的附近。
就见俱乐部的屋顶上爬满了人。
这些人把屋顶的瓦片揭下来,直接往下面扔。
噼噼啪啪的瓦片碎裂声连片的炸响。
一阵阵的烟尘腾起。
几个人站在不远处指指点点。
熊贵清细看,其中一人正是分场的电工,那德林。
俱乐部门前的广场上,已经堆放着建筑材料了。
仍有车辆一车车的拉来新瓦。
上上下下都很忙碌。
熊贵清走过去,站在附近看着。
那德林像没看见一般,忙着自己的。
两人虽然没有说话,可在无声处已经交锋了。
屋顶上的小工,好些是答应去熊家的。
见熊贵清出现在下面都有些不好意思。
他们也只能装作看不见。
不然咋说?
其实,那德林给的工钱也不高,可这些人还是来给那德林干了,为啥?
因为那德林手上有权力。
啥权力?
给你家拉闸断电的权力,就问你怕不怕?
熊贵清站了一会,觉得他的工程一时半会也完不了,自己没有必要跟他争这几個人。
难道让他当暴发户,把工钱涨上去?
不。自己不当那个冤大头。
他转身往机务队去。
今天,老丈人没来熊家的工地,他手上有点活,要先干完才能去熊家。
钳工房里,老潘正指导着徒弟在修整零件。
见姑爷来了,就问道:“贵清,有事?”
“叔,自行车我用下,去趟十四队。”
老潘的自行车就停在外面。
“去十四队?干啥去?”
“这不是工地上缺人嘛,我去十四队找些人来。”
“行,去吧。”
老潘拿出车钥匙给他。
熊贵清二话不说,骑上车就走。
十四队本就离三分场不远,也就三四公里,一会儿的功夫就到了。
熊贵清直接去了办公室,跟队长说了情况,希望能让闲着的职工去三分场干点活,给工钱。
三块钱一天。
很快十四队的大喇叭就响了起来。
“有愿意去三分场工地干小工的,到办公室集合,三块钱一天,自带午饭。”
一连广播了三遍。
熊贵清很感激人家,拿出香烟来。
人家可是知道他的。
很热情的跟他聊天。
很快,就来了十几个小伙子。
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甩着两条腿。
熊贵清招呼一声,带着他们往三分场去。
这些人到了三分场,熊贵清有意带着他们从俱乐部门前过。
屋顶和底下的人都惊讶的看着。
这熊贵清是从哪儿找的这些人?!
发愁的史老二见到这么多的小工,乐得嘴都合不拢。
他二话不说,开始安排人干活。
因为人手不够,只能先干猪舍了,新房工地已经停工了。
熊家虽然没有提供午饭,可是提供开水。
余秀华一天给他们烧了十几壶。
晚上六点下工,熊贵清亲自给他们发工钱。
让他们明天多带几个人来,有多少要多少。
这也是熊贵清的无奈之举,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谁知道,第二天早上七点钟,就陆陆续续来了三十多号壮劳力,这把熊贵清乐得,赶紧让史老二安排工作。
这回能掰开镊子了。
每天这样人带人,几天后就来了五十多号人。
都是十四队的。
他们的春播结束了,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来这干点活,还能挣钱,多好的事啊!
有了这些人,熊家的工地全面复工了。
那些给俱乐部拆瓦的小工,干了几天就没他们啥事了。
可再去熊家,人家这边人满为患,根本就不需要人了。
他们只得回家闲着。
虽然对熊家有些怨气,可又不知道该从哪儿恨起!
是自己放弃了,能怨人家吗?!
很多人转过头来,恨上了那德林。
你个王八羔子,断我财路啊,才干几天就没活了!
三分场的大豆正在播种,如火如荼。
熊家的饲料地也忙了起来。
200多亩的玉米都是人工种植。
也需要很多人。
那些正在家闲出屁来的人,一窝蜂似的来到熊家。
熊贵清照单全收。
三人一根垄。
一人在前面刨坑,一人丢种子和化肥,一人在后面覆土。
五天时间,熊家菜园饲料地就种完了。
就手在余秀华的带领下,把菜园荒废的几个苗圃也种上蔬菜。
茄子,辣椒,西红柿,黄瓜,大葱,小韭菜,水萝卜,胡萝卜,小白菜,能种的都种上了。
也就三天时间,又没活干了。
他们还想干活,可已经没有机会了。
为了照顾面子和情绪,熊贵清跟史老二协商了一下,在新房工地又增加了十几个小工。
十四队这边的人,早出晚归,有人干了十几天不想干了,正好空出位置,史老二就安排个三分场的接替。
史老二在上工前还要呲哒对方一顿。
“不讲信誉的家伙,到哪儿都吃不开,难怪找不到活!”
来人也不敢回嘴,这个干活的机会都是人家照顾的,骂两句骂两句吧,谁让自己傻逼呢!
那德林的俱乐部是基建队负责修缮的。
原本那德林想的挺好,大工用基建队的人,小工力工就用本分场的人,这样能减少不少成本,自己也能交交人。
掀个瓦啥的,没问题。
可到了具体施工的时候,基建队连小工都从场部带来,根本就不用当地的人。
人家基建队相当于承包了工程。
你那德林虽然承包了俱乐部,可维修的费用可不是你的,也不经你手。
你想,那德林能说了算吗?
经过这次虚晃一枪,那德林在分场职工家属中的信誉降低了不少。
尤其是去给他干活这种事,很多人都躲着。
十四队的人陆陆续续的走了很多,工地也陆续用本地人替换了。
熊家这边的工程进度也很快。
猪舍的砖墙已经砌到了窗台上沿,马上要打圈梁了。
而新猪舍的饲料间和库房也砌起了砖墙。
老潘安装调试完了土锅炉。
他正在指挥力工挖掘地下沟,安装暖气的水管进去各个猪舍。
史老二已经组织力量砌饲料间的大烟囱,已经有七米高了。
脚手架随着砌砖的上升,也跟着一层一层升高。
费师傅的木匠活也在紧张的进行中。
门窗,大梁,檩子,椽子都在备货当中。
菜园的新房,本就施工的晚,后面因为人手问题又停了几天。
现在人手够了,就开始撵进度。
原先就做好了混凝土地基,现在直接砌墙。
这边的墙是62墙,比熊家现在的房子都厚!
当然也就更费砖。
一个立方的砖墙,需要512块红砖。
可想而知,熊家新房需要多少砖!
就在这十几天时间里,熊贵清又去了北安,采购了大批的建材。
还是那句话,计划内的没有,咱用计划外的,只要有钱,都不是事!
过了五月中旬,黑省进入了雨季。
这几天,隔三差五的淅淅沥沥的下点小雨。
史老二也很着急,他跟老费说道:“赶紧的,这两天就上梁吧,再晚下雨就麻烦了。”
“行,这几天我们加个班。”
其实,哪怕就是进入雨季,也没问题,下就下吧,也不影响上梁铺顶。
只是不下雨不是更好?!
木工要加班,不得不拉电灯过去。
夜里,工地上只有木工棚亮着灯。
四个木匠叮叮当当的敲敲打打。
熊贵清抬着菜盆,熊长禄抬着馒头,爷俩一起送饭来。
这算是夜宵。
毕竟人家是给你做工,虽然说好了不供饭,可人家赶工期,这点关心还是要的。
小个子老费,把手里的铅笔夹在耳后,笑眯眯的说道:“谢谢啊!我们也不饿。”
“什么不饿,来来,吃点热乎的!干活也有劲啊!”
熊贵清分明看到,他们眼中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