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石佛寺兴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相传高僧道琼当年曾在金华附近的山中路过,突然听得金石梵唱之音,于是缘岩而上,见大石佛一躯,高六丈,趺坐俨然,于是募资建寺。
至宋元时,石佛寺众僧在寺中铸得铁罗汉五百余尊,金华县周边善信都来此供奉罗汉、石佛,是以寺中香火十分兴旺。
如今寺中方丈是个法号慧远的老和尚,据传是元朝至正年间从闽地而来的高僧。
慧远如今年岁过百,身体依然硬朗,被诸多百姓尊称为“活佛”。
孙悟空是来自闽地的猴王,变成蚊虫听了几句后便知晓了这老和尚的来历,然后就飞回兰若寺去给张牧之报信。
“蟒天神王?这是个什么神号?怎地听着像是蟒蛇妖精的名号?”
张牧之听后忍不住惊疑,同时心中想到自己从钱塘君遗骨口中得到的那枚“辰龙”的玉牌。
或许,这蟒天蛇王就是那“巳蛇”?如此才和孙本这邪神沆瀣一气,那女鬼才会请他来助拳?
“你且把这什么神王的来历大致说一说,我等也好知己知彼。”
孙悟空面上罕见地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嘿嘿笑道:“其实这蟒天神王的出身同老孙多少有些相似……”
闽地多山,又远离中原富硕之地,历朝历代人道诸神对此地的掌控之力都十分有限。
故而这闽地群山之中多有巨妖盘踞,这些妖精为了增进法力常常做人前显圣之事,以谋取百姓香火愿力用来修行。
受封在闽地的王侯并无力剿灭妖精,又唯恐治下出现动荡,索性就下旨册封这些妖精为神。
如孙悟空神号“丹霞大圣”一样,这“蟒天神王”亦是如此。
因为这等神号并非真龙天子所封,故而不被归入人道诸神系列之中,只能算“野神”的一种。
越是贫瘠未开化之地,百姓供奉神明的心越赤诚。
所以如孙悟空和这蟒天神王这等野神法力神通都极为厉害。
兰若寺中,众人都聚在一起听孙悟空讲述蟒天神王的底细:
“这蟒天神王原身是闽地群山一条修行了千多年的蟒蛇,此蛇虽不走化蛟成龙之路,却也能勉强保得一地风雨。”
“山下几個村镇受其庇护,便为他立了庙宇牌位,这蛇精也时时救助百姓,驱除些作怪的小妖精之类的,于是名声就渐渐地传开了。”
唐僖宗时的某一天,这蟒蛇精变化成一位身穿白衣的英俊男子在山林中唱歌,山村中有一刘姓少女被歌声吸引,亦唱起山歌与之相合。
时日久了,这一人一妖借由歌声传达情愫,那蛇精便现身同少女相见。
如此一来二去,刘姓少女便跟着蛇精回洞中做了夫妻,几年后产下十一个孩子。
少女的兄长是个道士,云游归来不见自家妹妹,于是便循着妖气找到洞中,发现了自家妹妹和几个孩子。
十一个孩子中有八个身上妖气弥散,只有三个妖气不显。
于是刘道士便仗剑将有妖气的孩子俱都杀了,然后强行带着自家妹妹和三个孩子回返。
蛇精追赶而来又被刘道士杀退,自此三个孩子便跟着刘道士练气修行,后来都在闽王麾下建功立业,做了高官。
“父凭子贵,闽王知晓此事后便将蛇精封为“蟒天神王”,其三个儿子依次“九使”“十使”“十一使“,封为昭烈王、昭应王、光济王……”
燕赤霞听到此处,皱着眉头开口:“这故事乍一听和《白娘子》的故事有些相似,但仔细想想却透着一股阴谋的味道……”
张牧之轻笑道:“这等山中精怪之流,自己在山中修行越久,就越明白正法的可贵之处。”
“这话怎说?”燕赤霞好奇询问。
“这蟒蛇在山中苦修了千年,怎地突然就对一个女子动凡心了?说白了只是因为他兄长是道士而已。”
燕赤霞恍然大悟:“你是说这蛇精一开始就是为了谋求修行法门才同那女子结亲?”
张牧之点了点头:“妖邪之辈为求正法,什么手段都用的出来,你若不信可问问猴子。”
孙悟空老觉得小道士言语似乎意有所指,不过见燕赤霞朝他看过来,还是耐着性子讲述:
“小道士所料不差,他那三个孩子从自家舅舅那里学了练气法门之后便传给了那蛇精。”
“蛇精先走练气之道,受封后又走神道,法力神通都精进的极快。”
“实不相瞒,当时老孙只是山中一猴精,也是受了这蛇精的启发后才肯受陈靖姑点化……”
孙悟空说到此处就再也说不下去了,满脸通红地转移了话题:“至于这蛇精什么时候到了此处做和尚,却非老孙所知了。”
“难怪这猴子这般着急忙慌地回来,原来是遇见‘前辈’了……”张牧之心中暗道。
燕赤霞思索了片刻后叹了口气:“这慧远和尚据说是自元末便在此处修行,一直以来有活佛之称,想不到这次会沦为那邪神的帮凶。”
张牧之哈哈一笑:“猴子方才说了,这和尚想学佛家慈悲之道,阻止我杀那四十万冤魂。”
“而我却不能坐视南京城几十万百姓被害,自是非杀孙本那邪神不可。”
“他要救鬼,我要救人,此事其实说不清善恶,唯立场不同尔。”
孙悟空此时也平复了心境,忍不住呵呵冷笑:“左右无非斗过一场,谁能获胜谁便是真的慈悲。”
因为有张牧之在,玉罗刹身为弟子倒是不好说话,听了猴子的言语后只轻轻点了点头。
猴子眼睛一转望向玉罗刹:“你这妖女也觉得老孙说的有道理?”
玉罗刹笑道:“我等同那和尚本没什么仇怨,这便是大道之争,说再多都没有用处,唯有大杀一场才见真伪。”
张牧之点头:“此言甚善!我和那蛇精虽行杀伐之事,心中怀的却是慈悲心,这便是卫道之举。”
“至于最后谁的道更胜一筹,到时候各凭手段就是了。”
大雄宝殿中众人都不再说话,气氛一时有些沉闷。
“这孙本知晓我能召请雷神,他出去求援定然不只寻蟒天神王这一路帮手,说不得届时还有神明现身。”
“我且去静室准备些手段,你们各自修行吧。”
张牧之站起身来出了大殿,往先前宁采臣借宿的那间禅房走去。
“老孙见了那蛇精一时慌了神,才着急回来寻小道士商量,且待老孙再去打探一二,看那女鬼还去寻谁帮忙。”
孙悟空说着纵身一跃,变成一只云雀飞往山下去了。
石佛寺后院中,聂小倩对慧远老和尚道:“我这道分神法力还浅,耐不住长途跋涉,你且借我些灵气,我好再往别处求援。”
慧远和尚那雪白的长眉忍不住一抖:“贫僧本着慈悲之心,不忍见四十万冤魂被杀,才答应相助神尊阻挡来敌。”
“神尊还要去寻其他帮手,莫非是要将对方杀死?若真个如此,贫僧却不想和神尊一起杀生害命。”
聂小倩忍不住苦笑:“大师不知道来人的来历,那人是个道士,手段厉害着呢!我多寻些帮手也只是为求自保罢了……”
“哦?什么道士这般厉害?难道是张天师亲至?”
聂小倩愁眉不展地叹息:“虽不是张天师亲至,却也相差不多了,大师到时候一见便知。”
慧远和尚思虑片刻后点了点头,来到院中那口井旁边,伸手朝井中遥遥一抓。
只听“嗖”一声响,井中有一物飞起,被和尚抓在手中。
原来是一条毒蛇,在夜色中看不出是什么颜色,只有两只眼睛正闪烁着青光。
慧远和尚把那条蛇递给聂小倩:“神尊饮了蛇血后便可恢复些法力,如此便能往他处求援了。”
聂小倩连忙双手合十,摇头道:“小神怎敢在大师面前杀生。”
慧远和尚哈哈一笑:“贫僧自来此处后便苦修佛法,然后将自家本体上的妖气一点一点化去,以求修成清净琉璃之身。”
“这井中毒蛇有千万条,皆是贫僧自家身上气息所化,你饮这蛇血便等同饮我的血,并不算杀生害命。”
聂小倩放下心来,接过那条蛇后凑在嘴边把血喝了,最后连蛇身也放在嘴巴里吃个干净,果然感觉身上法力深厚了数倍。
这女鬼将身一摇,变成了一个红袍官员的形象,正是燕赤霞和张牧之在杭州城隍庙灵境里见过的孙本的模样。
孙本分神朝慧远和尚躬身道别:“小神还要往赤松观里寻马王爷求援,在此别过大师。”
慧远和尚轻轻点头,双手合十:“神尊一路小心。”
孙本化成一阵清风出了石佛寺,慧远和尚忍不住皱着眉头嘀咕:
“和张天师差不多的道家高人,按理说不该找这城隍神的麻烦才是,莫非他有事儿瞒着我?”
慧远和尚自元末以来便在这石佛寺中修行,亲眼目睹了孙本为了救助杭州城冤死的百姓,将几十万魂魄、尸身同自己合练为一体的事情。
在这老和尚想来,孙本行此事真是大毅力,大慈悲,几乎等同于佛祖割肉喂鹰的典故了,于是心中对孙本十分倾佩。
即使后来孙本不再担任杭州城隍,慧远和尚依旧同孙本以好友相交,并不因为孙本走了岔路弄得满身邪气而心存轻视。
当然,这老和尚毕竟是蛇精出身,如周新等正儿八经的人道众神也不愿意同他来往,所以这和尚消息十分闭塞,直到现在还不知道孙本欲要戕害南京百姓之事。
慧远和尚站在井边思索了片刻依旧是一头雾水,随后又摇了摇头:
“无论如何,这城隍神将诸多冤魂同自己合练,直到今日那四十万冤魂还神智不失,这便是大慈悲之举。”
“那道士要杀孙本,便等若是杀害四十万百姓的魂魄,贫僧修佛多年,自不能对此事视而不见。”
“至于其他事儿,待老僧见了那道家高人后再询问一番也就是了,或许双方有什么误会,解释开了就好了,何苦来的争斗?”
老和尚心中打定了主意,低头朝井中望去。
空中的月光照射到井里,隐约可见无数毒蛇正在井壁上游动,大的粗如碗口,小的细如筷子,一双双眼睛都冒着流光。
“只待救下这四十万冤魂,老衲便可积累足够的功德,洗去身上最后一缕妖气,从此成就清净琉璃之身。”
“贫僧从正统年间便到了此处,先是救助难民,天下一统后又弘扬佛法导人向善,苦苦积蓄功德直至今日,终于快要圆满了……”
正如张牧之所说,老和尚同他本没有对错之分,所求之道不同而已。
或许就算老和尚知晓了孙本欲要寻南京百姓报仇的事情后也不会改变自家决定,事关成道机缘,怎肯轻易退缩?
赤松观在金华山南麓,供奉赤松子黄初平,是江南一带有名的宫观之一。
因金华县山是当年黄初平修仙之处,故而这赤松观又被视为黄大仙祖宫,传说当年黄大仙叱石为羊的典故便发生在这里。
赤松观正门东侧灵官殿中,供奉了王、马两位灵官。
其中王灵官隆恩真君是小道士的好大哥,而这孙本如今却来求马灵官救命,不得不说是造化弄人。
且说孙本化阴风一路飘荡到了金华山南麓赤松观门前,刚欲往观中飞去,却被一层金光挡住,任凭他如何冲撞都无济于事。
原来孙本为了迷惑小道士,变化的这道分神是由纯粹的阴鬼之气聚合而成,鬼物如何入得道家宫观?
孙本无奈,站在赤松观门前大喊:“马王爷!马灵耀!您如今成了正果,就不见当年的故人了吗?”
“当年你转生到杭州城外萧家村,为了救你母亲大闹地府,是谁暗中替你照顾家中老小?让你免除了后顾之忧?”
话音刚落,就见面前金光一闪,中间破开一个一人来高的门洞。
孙本连忙化一阵阴风穿过金光,不敢往赤松观深处走,而是一拐弯进入灵官殿中。
神坛上供奉了王、马两位灵官爷的神像,孙本进来后再没有了方才的嚣张气焰,只恭谨地跪在香案下叩首:
“小神拜见马王爷,万望马王爷念在当年你我那点交情上,救小神一救!”
灵官殿中金光一闪,一位身披金甲,头戴金冠,面白无须的三目神灵现身出来,手中持着一柄长枪,叹了口气道:
“孙先生且起身便是,你我当年有过交情,无须行如此大礼。”
孙本连忙起身,躬着身子站在一旁,小声道:“小神过几日怕是有死无生之局,特来向马王爷求救。”
马王爷再叹一声,摇头道:“且不提虚靖先生如今统辖雷部,只小天师日后职衔也要在我之上,他要做什么事儿我亦阻拦不得。”
“小神自问未做什么违心之事,只是为了替当年冤死的诸多百姓报仇而已,那小天师要因此杀我,小神纵死也难以心服!”
马王爷无奈笑道:“许多事情本就分不清对错,你有你的理由,他有他的道理,我夹在中间又能如何?”
孙本心中一急,顾不得在装作恭谨的姿态,大叫道:“您既是雷神,亦是火神,在上界也是位高权重,难道真要坐视我被人杀了不成?”
马王爷并未介意孙本的态度,左手持着长枪,抬起右手朝神坛上王灵官的神像指了指:
“那位也是雷神、火神,人家同那小天师的关系比你我亲厚多了,他连职位也稳稳压我一头……”
马王爷又劝道:“不若你放弃报仇之念,舍了那尸骸聚成的肉身,再放诸多冤魂去投胎,跟莪去上界担任一仙官之职,如何?”
孙本沉默了半晌,然后摇了摇头:“您只当我今日没来过就好……”说着身化一阵阴风飞出灵官殿往山下去了。
马王爷站在殿中唏嘘道:“神仙难做啊!王大哥,不若现身出来咱俩商量一下?”
神坛上金甲赤面的王灵官怒目而立,不见半点回应。
马王爷再叹一声,变成一道金光飞入自家神像之中。
孙本阴魂一边往回飞,一边心中盘算:“马王爷最重情谊,他虽未亲口答应助我,却必不会看着我被人所杀,我再去别处寻人相助……”
赤松观外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一块大青石,形似一只趴着的山羊,这是当年黄大仙放养的羊所化。
孙本偶然一抬头望见这青石,连忙调转方向飞了过去,朝着青石嘀咕:“黄大仙飞升千多年了您还未得道升天,想来是积累功德不够的缘故。”
“我这里有一个差事儿,你如果能做成了便可救得四十万百姓的性命,你得了这功德后想来距成正果也不远了……”
大青石上有一阵青光亮起,一个身形瘦俏,留着山羊胡子的青衣道士现身出来:“此言当真?”
“当真!当真!而且你做成了此事还能得到上界某位大帝的青睐,有机会担当十二元辰中的‘未羊’尊位……”
山羊道士听了这话忍不住双眼发亮:“你且细细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