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五章 朱元璋:我居然不如一个道士?(1 / 1)玄素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僖宗光启年间,蟒天神王所生的三个儿子分别被闽王封为昭烈王、昭应王、光济王。

这三位神明虽然不被中原正统朝廷所承认,却在闽地受到诸多百姓的诚心信奉,千百年来一直香火鼎盛,其法力神通也十分了得。

就在慧远老和尚身死之时,闽地群山之中,一座装饰华丽的神庙内。

九郎昭烈王神像上突然金光大盛,随后一个头戴羽冠,身披金甲的神人自庙中显形而出。

“父亲自入中原后已经百多年没有音讯,怎地突然被人所杀?谁能杀得了他?”

东方、南方各有一道红光飞驰而来,十郎昭应王、十一郎光济王亦现身出来,大叫道:“父亲被人无端害了!哥哥可同我俩前去报仇!”

“中原之地诸神显圣,稍有不慎便是身死道消的下场,我为你二人兄长,便由我前去报仇便是。”

“大哥说的这叫什么话!我等既为兄弟,自然一同前去,纵死也要死在一起。”

九郎昭烈王点了点头,从袖中拿出一枚玉牌:“此次报仇恐是九死一生,你我三兄弟谁能活着回来,谁便得此成道机缘!”

巴掌大小的玉牌上满是祥云纹饰,正中刻着“巳蛇”两個篆字。

十郎昭应王和十一郎光济王一起点头,然后看着九郎昭烈王把玉牌一抛,化成一道白光没入神像之中。

三兄弟相互对视一眼,一起纵身而起,三道红光离了山林往中原而来。

马王爷身化金光行的极快,只几个呼吸便从杭州飞到了南京附近。

然而刚至紫金山上空金光速度便一下慢了下来,好似正穿行于粘稠的水中一样。

“紫金山乃南京龙脉,邪气尚且如此浓郁,那城中还了得?四十万百姓的怨念果然非同小可。”

“诸多神明都不愿沾染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儿,小天师却以微末道行力挽狂澜,难怪此人被几位大帝看好……”

马王爷心中嘀咕几句,在空中张看眼睛观望了一下,找到明孝陵所在之处,脚踏金光往下方落去。

金水桥前,黔宁王沐英正带着许多盔甲齐整的阴兵守卫大殿,突然见一道金光自空中落下。

金光中有一名身着金甲红袍,面容白净的三眼神圣现身出来:“此处可是太祖皇帝安寝之处?”

“这股威势……怕不是上界某位大神显圣到此?我人道君臣和上界诸神一向少有来往……”

沐英感应到马王爷身上有一股灼热的雷火之气扑面而来,料定来者非同小可,连忙态度恭敬地上前行礼:

“末将沐英见过这位尊神,不知尊神是哪处天宫的神将临凡?来此可是要见吾皇?”

马王爷将手一晃,手中长枪化为金光消失不见,随后笑道:“我乃雷部马灵耀,要见太祖皇帝有事相商,劳烦将军代为通禀。”

沐英抬头看了下马王爷眉心天眼,心中顿时猛地一震,躬身道:“原来是华光天王亲临,末将这便去报与吾皇知晓!”

马灵耀乃道家护法四帅之一,又称马天君,华光天王,灵官马元帅,在明朝之前便是享誉三界的大神。

沐英转过身刚欲往朱元璋寝宫跑去,却又被马王爷喊住:“将军稍待,我还有事儿相询!”

“天王尽管问,末将定然知无不言!”沐英再次躬身行礼。

“不知常遇春将军可在这皇陵中当值?”

“回天王的话,开平王爷身份贵重,平日里多呆在自家府邸之中,不过也经常来拜见吾皇。”

常遇春死后被赐葬紫金山,想必沐英所说的“自家府邸”是指常遇春的陵墓了。

马王爷点了点头:“原来如此,你自去禀告便是。”

沐英心中有些猜测,不过却未多言,快步走进寝宫中寻朱元璋禀告。

过了片刻光景,只听一阵鸣锣击鼓之声响起,从左右两边呼呼啦啦出来许多相貌威严的阴兵仪仗,旌旗招展,华盖翻飞,阵阵祥光瑞彩照亮了黑夜。

又有太监提着灯笼在前引路,美貌女官捧着香炉、明珠、如意等器物侍奉在左右,其声势怡然是帝王出巡的架势。

马王爷往前一看,只见一个高大魁梧,身着黄袍的男子带着一众阴神迎了出来:“这太祖皇帝在自家陵园里还做这排场……”

朱元璋带着懿文太子和一众武将过了金水桥,满面笑容地开口:“华光天王显圣至此,真叫朕这陵园蓬荜生辉。”

马王爷拱了拱手:“小神今日来此实是有事,倒是打扰陛下安寝了。”

朱元璋哈哈大笑:“不打扰!不打扰!朕自幼时便常听华光天王降妖伏魔的故事,今日能亲见华光天王一面,幸甚!幸甚!快快请进!”

马王爷心中有事儿,也顾不上虚礼,于是便同朱元璋一起走入正殿之中。

上次张牧之来此,殿中有大柱巍峨,龙椅高高在上,一派君王临朝的陈设,而此刻殿内却布置得屏风雅致,花瓶精美,就像寻常富贵人家待客的厅堂。

众人分主宾坐定,朱元璋刚要吩咐宫女上茶,马王爷连忙摆手:“陛下无需招待,小神来此实有急事儿,且请陛下先屏退左右。”

朱元璋脸上笑意一收,挥手让侍候的众阴魂全都退了出去,独留懿文太子在堂中,然后才道:“华光天王有事不妨直言。”

“陛下可知杭州城外金华县有妖魔出世之事?如今南京城被邪气笼罩,便是因为那妖魔之故。”

朱元璋点了点头:“不瞒华光天王,龙虎山那小道士曾到朕这里来说过此事,朕还送出地乳精华和许多龙气助他练法降魔……”

“小天师如今虽有些修为,却哪里降服得了那等魔头?陛下不知,那魔头如今已将当年饿死的四十万冤魂同自己合练在一起。”

“那妖怪的本体像一座山那么大,是由无数尸骨聚合而成,如此庞然大物,小天师单人独剑岂能抗衡?”

马王爷皱着眉摇了摇头,装作十分忧虑的样子。

朱元璋忍不住朝前探出身子:“敢问天王,若此魔无法降服,会有什么后果?”

“如今南京城中肆虐的邪气便是由那四十万冤魂的怨气显化而成,此魔若不得降服,怕是这南京会重演当年杭州围城旧事。”

“朕听闻龙虎山向来同上界雷部诸神关系匪浅,难道不能请雷神下界降魔?”

“当年冤死的四十万百姓如今魂魄尚在,灵智记忆也未消失,上界诸神自不愿出手斩杀百姓魂魄。”

“也就小天师有大慈悲之心,为救南京满城百姓,甘愿将这无边杀孽揽在自己身上,只是他毕竟势单力孤,难以做成此事。”

朱元璋心中咯噔一声,隐约猜到了马王爷的来意,然后便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

坐在下首陪客的懿文太子忍不住开口:“华光天王既然到这里来,想必心中已经有了对策?不知有什么让我等效劳的地方?”

“不瞒华光天王,我生前只是一介凡夫,这死后受国运加身,能变化火龙之身,倒也有些降魔手段……”

“标儿!不可胡言乱语!”朱元璋声音低沉地喝到:“你我龙身皆是国运所化,稍有损伤便会殃及大明国祚,岂可轻举妄动?”

马王爷面上露出笑意:“倒也无需太子殿下亲自动手,小神听说陛下麾下常遇春将军英勇善战,生前便有无敌之名,不若让常将军发兵助小天师一二?”

懿文太子忧虑道:“开平王确实深谙用兵之道,但是我大明精锐皆在关外同草原邪神争斗,这南京却无多少兵马可用……”

“太子此言差矣,这征战之事,兵将向来是贵精而不再多,常遇春将军一个便足以顶得上千军万马了!”

“再说了,当年杭州城四十万百姓皆是因常遇春大将军围城而死,说不定届时听到大将军的名号便心生畏惧,不战自溃也有可能。”

懿文太子还要再问,却被朱元璋止住:“标儿!你怎还没反应过来?这位马王爷哪里是让常遇春去降魔?这是让他去送死呀!”

马王爷被朱元璋道破心思,脸上倒也没什么愧疚之色,只是在椅子上坐着看朱元璋父子两人说话。

“常遇春当年围城饿死百姓,如今那些冤魂因怨气成魔,欲要霍乱我大明江山。”

“马王爷是怕那小道士对付不了魔头,这是要拿常遇春的性命去化解冤魂心中的怨恨呢!”

懿文太子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表情,似乎不相信上界仙神会如此行事,忍不住询问马王爷:“华光天王,我父王所言可是真的?!”

马王爷点了点头:“陛下猜测的不错,只要四十万冤魂消了怨气,南京城的灾厄自然消弭,那魔头也不能携百姓魂魄当做挡箭牌了。”

“届时小天师自然能够除魔立功,也无需承受杀孽缠身之祸,此为一举数得之事,陛下还犹豫怎地?”

朱元璋满脸阴沉地叹了口气:“上次朕见那小道士就觉得他不是省油的灯,我送出龙气还不能让他满足,这次又要……”

马王爷连忙摆手:“陛下这次却猜错了,小神此来只是我自家主意,小天师现在正同妖魔争斗的惨烈呢,哪里还顾得上这事儿?”

“这真是天王自己的意思?难道朕的麾下爱将,朕的手足兄弟,还比不过一个小道士?”

马王爷嘿嘿一笑:“陛下何必明知故问?小天师是道祖钦定挽过末法劫数之人,未来得道长生,执掌雷部乃是铁板钉钉的事儿。”

“常遇春将军虽有大功,却也只是助陛下平定天下,恩泽甚至都惠及不到普通百姓身上,如何能同未来我雷部主事大神相提并论?”

朱元璋面色一黯,再次沉默不语,心中想问:“朕同小道士相比如何?”却识趣儿地没有开口。

懿文太子几次想说话也都被他使眼色止住,于是就坐在椅子上低着头沉默不语。

马王爷见此情形,忍不住催促道:“陛下还是早做决断,大明虽立国不满百年,国运却已现由盛转衰之势,若是南京百姓尽皆饿死……”

朱元璋双眉一竖,目中隐有赤色火光一闪:“常遇春也是配享太庙的有功之臣,若有损伤会影响国祚否?”

“纵使有些影响也不妨事,陛下龙子龙孙中如能出一两位贤名之君,国祚自然也就长久了。”

懿文太子知晓自家父王已经有了决断,只感觉心中五味杂陈,莫名就想到洪武年间许多开国功臣的凄惨下场。

朱元璋身上龙威浩荡,满面肃穆地朝懿文太子吩咐:“标儿你亲去传旨,着常遇春大将军带兵来此,同华光天王一起前往金华县降魔!”

懿文太子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跪地叩拜:“儿臣遵旨。”随后躬身退出厅堂。

“华光天王在此等候常遇春便是,朕有些乏了,先去寝宫歇息片刻……”朱元璋说着便站起身来,背着手转入屏风后面去了。

马王爷坐在椅子上,只觉得自己看了一出好戏,转头左右看了看,见厅堂里空荡荡没个人影,于是翘起二郎腿笑道:

“怪不得三界都说朱元璋是凉薄之人,而今看来果然如此……”

过了大约有半柱香功夫,懿文太子领着一位面白短须,气质儒雅的金甲将军走进厅堂,一起朝马王爷见礼。

马王爷连忙站起身来,装作郑重的模样:“阁下可是常遇春大将军?金华县有妖魔出世,正要大将军出兵围剿。”

常遇春满脸振奋答应道:“不敢当华光天王大将军之称,末将已点了两千名兵将前来,都是当年随我南征北战的精锐,正好前去降妖伏魔。”

懿文太子忍不住提醒:“叔父此去还是要小心些,如今同妖魔征战不比生前攻城略地,稍有不慎便会被妖魔所害……”

常遇春哈哈大笑道:“太子殿下勿忧,我等行伍之人,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为国征战之心都是一样的,纵使魂飞魄散又有何惧哉?”

懿文太子心中一阵黯然:“原来叔父已经猜到此去的结果了……”

“这人倒也是性情磊落之辈,只是当年围城之事……”

马王爷笑着点点头:“既然大将军有报国之心,那便随我去吧!”

马王爷、懿文太子和常遇春一起出了厅堂,来到殿外广场上,果然见到两千余装备精良的骑兵正列阵等候,凶悍的气息直冲霄汉。

“尔等阴兵御风太慢,且容我带你们前往。”

马王爷伸手发出法力凝结出一朵亩余大小的火云,离地三尺悬浮不动。

常遇春翻身上了自家枣红马,拔出腰间钢刀大笑:“陛下!臣去了!愿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众骑兵跟在常遇春身后驱马踏上火云,一起握拳敲击胸前铁甲:“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天地尚且不能恒久,仙神也有末法之劫,国祚能有三百年已经算是幸运了,岂能永在?”

马王爷摇头暗叹一声,而后伸手一指,带着火云腾空而起往金华县方向飞去。

片刻之后,紫金山明孝陵中腾起一条巨大的火龙,在月色下愤怒咆哮,其声直传几十里外。

金华县北群山里,被诛仙剑阵笼罩住的山谷中突然传出“轰隆隆”的巨响,然后地面上出现了密密麻麻如蜘蛛网一样的裂缝。

裂缝中又有一股股的黑气升腾而起。

东方青龙旗门之下,紫衣小道手托金钟显形而出,朝两名神将怒斥道:“那妖魔马上就要现身了,你两个没完了是吧?”

“小天师恕罪!我俩这就走!这就走!”

两名神将被唬了一跳,连忙虚晃几招迫退了燕赤霞,然后变成两道金光冲上高空消失不见了。

“看来马王爷麾下也有不顶事儿的……”

紫衣小道摇了摇头,朝正在喘气的燕赤霞又嘱咐了两句,然后身化金光往山谷中飞去。

“妖孽要出来了!”

西方旗门下猴子停止了念经,将身一摇便一分为二,一个继续守护西门,另一个翻着筋斗往剑阵中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