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58章 幕后之人(1 / 1)安心的石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58章 幕后之人

原本他们以为,这辈子都没法追究这事儿了,谁叫李世民是皇帝呢?

现在好了,李建成之子大军压境,口口声声要为当年的事情讨个公道,提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两条,都是针对李二个人的。第三条也是人家突厥的内部事务,冲着争权夺位去的。

人家不要大唐的土地人口,城池和财富,就是要逼着李二对当年的事情负责。

他们对此也是心中极为快意,这案子早他玛的该翻了。

那李言是突厥之主,这就说明,北方大漠,都是咱李家的。有了底气,两人对于以往避之唯恐不及的玄武门之事,也是张口就来,还把黑锅叩到了房玄龄头上。

见两人怒目而视,房玄龄也是心中一苦,连忙分辨道:“窦公,江夏王,咱们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你们是知道我房玄龄的为人品性的。这等酷烈残忍的主意,是我这圣人子弟能出的吗?”

怕两人不信,房玄龄脸色涨红,神情焦急,颤颤巍巍的伸出三个指头:“我房玄龄发誓,玄武门之事,若是我房玄龄给太上皇出的主意。让我天打五雷轰,不好得好死,且死后不得入房家祖坟。”

“不是你,那还有谁?”见房玄龄如此郑重其事,李道宗也犯了疑,皱眉问道。

“老夫和克明虽不敢说是道德楷模,却也绝非穷凶极恶之辈,只是我们两人名声在外,是以外人都把玄武门之事推到我们头上。”

房玄龄呼呼的喘了几口粗气,解释道:“当时的情况你们也清楚,高祖对天策府的臣子频频出手,我和克明都被调走,并勒令我们不能随意去秦王府。”

“玄武门之事的前一天晚上,我们被秦王招至秦王府,得知消息的时候,秦王已经下定了决心。”

“我和克明还苦苦相劝,因为我们知道,此事一旦实行,无论成败,都将遗臭万年,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窦涎和李道宗还是第一次听到当事人的叙述,能从第一视角看到那个充满腥风血雨的幕后,两人都是摒息凝听。

听到这里,两人再想想房玄龄和杜如晦的为人,心里隐隐有了判断。这事儿确实不像是两人的手笔,两人都是正派人,这样的毒计,他们想得出,却不会用,更不会怂涌李世民去使用。

先不说史书上会记上一笔,就算从当时的情况来说,出这样的骚主意也是极为危险的。

失败了全家受诛连,成功了也有可能被主子杀人灭口,这一点儿房杜二人不可能想不到。

玄武门的惨剧,不但是李世民的逆鳞,也是房玄龄一生的痛苦。

他此时已是老泪溢出,看似在面向两人,实则瞳孔没有焦距,仿佛已经沉浸在当年的那个夜晚:“只是无奈当时秦王主意已定,我们也被卷入其中,进退不得。”

“只好帮着秦王拾遗补缺,求得一条生路了。”

这话说的两人倒是极为赞同,当时兄弟两人剑拔弩张,势同水火,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若是房杜二人激烈反对,恐怕当时就被李世民给干掉了。

“即然不是你,那还有谁?”

说到这里,窦涎脑中忽然浮现出一个人影来,顿时一拍大腿:“原来是他,老夫就知道,此人心思深沉,诡谲多智,做事尤好剑走偏锋,重利不重义,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窦公,你说的是?”

问到这一半,李道宗也反应过来,那张阴沉的老脸在脑中再也挥之不去,最后叹道:“定然是他,除了他不会有别人,无论是从利害关系,还是行事方便,为人品性方面,没有别人了。”

虽然没有提名字,但此时两人都明白了是谁,除了长孙老儿,没有旁人。

而两人说完后,一脸悲色的房玄龄也没反驳,他们就更确定了。

官场上的事情,有时候是不需要证据的,权力倾轧也可以很轻易的做到不留横迹。

是以为什么从古到今,朝庭都有多个部门来应对不同人群的违法犯罪。

比如刑部是针对普通百姓的刑事犯罪,而都察院是针对官场上的高智商犯罪,大理寺是针对皇家勋戚等身份贵重之人的犯罪。

一般普通百姓做案依据的证物,在权力场上根本用不着。如果刑部管的是物理上的攻击,那权力之争,更倾向于魔法攻击,它不以伤害肉体为目标。

而是进行精神上的打击,用形势将你逼的活不下去。

这样的犯罪,你如何去找证物,民间的法律,不会认可被逼致死的理由成立。

所以就有了都察院这样的机构,专门对针对‘魔法攻击’,用得是另一套依据,不为大众所熟悉。

窦涎和李道宗都是权力场上的重要成员,判断事情有着自己的一套依据。其实也不复杂,一件事情的发生,根据利弊关系,就能大概圈定几个嫌疑人。然后再跟据当时所处的环境,还有行事的风格、手段、推进、收尾等蛛丝马迹,大概就能确定是谁的手笔。

若是与你直接有关,还可以出手试探,根据对方的反应,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

就像是一张古画,哪怕没有落款,经验丰富的人根据其纸张、墨色就能大致推断出是何年代。知道了年代,就知道了那个时期出了几个画作大家,缩小范围。

再对山水景物布局、结构的搭配、线条的运用、描述的手法等风格,就能推断到具体的个人。

一个人的风格,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底层破案靠的是动机和证据,而上层的人做出判断,锁定目标,靠的就是风格。因为伪造证据容易,伪造动机混淆视听也不难,可风格就像是dna,那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能在行事风格上做到换然一新的,那都是天纵之才。

长孙无忌若是有这样的眼界和高度,也不会想出这样的骚主意了。完全可以把事情做的更完美,即抢过皇位,又保全体面,帮助李世民光鲜亮丽的登上权力巅峰。

不会搞得一身屎,一辈子都洗不清,不但使得李二一身臭,就算整个大唐,都被弄得不干净了。

窦涎和李道宗就不说了,就连房玄龄也是暗暗摇头,他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否则做为谋主,当初也不会让李二采取这样的下策了。

请...您....收藏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别说当时,现在也没有。

目前整个大唐,能做到这一点儿的,只有李承乾一个人,那还是开了挂的,属于做弊。

窦涎想了想,最后一脸正色的对房玄龄说道:“玄龄,解铃还需系铃人,不管怎么样,你是太上皇的心腹重臣。玄武门的事情,你是当事人之一,化解此事你责无旁贷。”

“右贤王的条件,颇有损伤龙颜之处。”

“我们去的人越多,就代表此事知道的人越多,太上皇只会越难堪,到时候二郎脸上挂不住,反而还容易把事情弄砸了。被人扼住脖子,硬生生的低头。”

“别说是天子了,就算是我们也受不了,所以此事参与的人越少越好。”

李道宗也是劝道:“是啊,玄龄,一事不烦二主,你即是太上皇的心腹,又是朝中少有的才智之辈。由你一个人去汇报,就说确定身份后,我们就离开大帐了。”

“剩下的事情都是你和右贤王单独交涉的,这样太上皇还容易接受一些。”

“我们两个什么也不知道,你想怎么说都行。”

“这”

房玄龄知道,之前是这两人想推卸责任,现在确实是为了更好的办成此事。虽然两人完全撇清,李世民也未必相信。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掩耳盗铃,至少也能骗骗自己,保留些颜面吧!

真掀出来了,只能是丢人丢的更大一些.

最后思索了一番,房玄龄点了点头:“好吧,此事就由我来上奏,不过你们两人要守口如瓶,此事未办成之前,不要泄露。弄得满城风雨,人人皆知,就不好办了。”

“放心,我和道宗都知道轻重。”

窦涎半是回答,半是担醒的道:“此事无论成与不成,我们都会烂在肚子里,这事儿太敏感,参和的越深,后患越大。如今我们俩也一把年纪了,活不了几年了。”

“就是现在闭眼,人生也不亏了,传出去,不是害了子孙后代吗?”

“就是,就是。”

李道宗心中一凛,也连应答应道:“此事除了我们三人,谁也不说,说与谁都会害了谁,这个道理我们还是知道的。”

房玄龄见状松了口气,不过又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只要右贤王的身份一公布,谁不知道太上皇是慑于突厥的威压,这才低头的。

具体的谈判细节如何,有那么重要吗?

“玄龄,你也不必太过沮丧,其实这事儿也不完全是坏事。”

窦涎解释道:“右贤王认祖归宗,那他就是我大唐的亲王了,从此草原在他的统治下,等于也是我大唐的领土了。这样草原和中原不是成了一家人,这对于天下来说,都是莫大的喜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