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 也不差这五万人了
“皇上,老臣愚昧,还请皇上言明,哪里有巨额财富进项,臣怎么没听说过?”房玄龄诧异的问道。
李世民也是急着催促道:“承乾,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
“父皇,房大人,这就和刚刚提到的突厥人的第三个条件有关了。”
李承乾微微一笑,提醒道:“你们忘了,突厥大可汗施罗叠,带着大军,从河北道一路南下,打到荆襄。他们除了分田地,还破灭了好几家门阀大族,搜刮了无数地方豪门富绅。”
“仅仅一个范阳卢氏,几十代祖上积攒下来的财富,都有几千万贯,那清河崔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荥阳郑氏、博海高氏等世族,加上依附他们大大小小的家族,又有多少财富呢?”
“半个北方的积蓄,恐怕能达到十万万贯,这些可都落在施罗叠那五万人马手中了。”
“呼”
李世民和房玄龄豁然而起,面面相觑,两人眼中都是精光四射,就连呼吸都急促起来。此时两人都是无比懊恼,怎么就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记了。
施罗叠可是抄灭了半个北方的财富啊,这将是多么恐惧的一个数字,一旦这些钱财落到他们手中,一切的难题都将解决了。
“所以儿臣建议,首先答应第三条,而且还要我们自己动手。”
李承乾解释道:“右贤王撤兵,那施罗叠必然警惕,他就算是再愚蠢,也知道我们双方和谈了。能让右贤王大军放弃长安退走,那这其中会不会有不利于他的条件呢?”
“只要起了戒心,我们再想消灭他五万骑兵,就不容易了。”
“不错,皇上圣明。”
房玄龄也是马上放弃自己的观点,断然道:“太上皇,施罗叠大军中有搜刮我们大唐百姓的民脂民膏,绝不能落到突厥人手中,它们应该回归我大唐,造福于百姓。”
“有了这笔财富,老臣有信心在几年之内,让我大唐脱胎换骨,更加强盛。”
“好,就这么定了。”
李世民也是毫不犹豫,在十万万贯的天量财富面前,其他的事情都可以靠边站,他脸色焦急的道:“这事必须得办,还得马上,朕的十万万贯啊,放在城外实在是太让人放心不下了。”
“朕一刻也等不及了,给朕传侯君集。”
“是,父皇,儿臣这就去传召。”李承乾见李世民腆不知耻的就把这笔钱据为了已有,连罪己诏带来的屈辱,也丢到了一边,不禁一阵咧嘴,应了一声,转身出了御书房。
“太上皇,臣有一计,定可万无一失.”他刚离开,房玄龄就迫不及待和李世民商量起来,怎么样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将施罗叠这五万人一举拿下。
走出房门的李承乾暗笑的摇了摇头,这笔钱本来就是要用来替大唐解决难题的,也没有他说的那么多,全部折算下来,只有大约七八亿。
其中一半都是黄金,被收到了分身的私人空间中。
另外一半分到五万大军中的,约有三四亿,就算这样,也足以让大唐渡过难关了。
解决江南和汉中、巴蜀的土地问题,李承乾的预算是一个亿,要么用来收回土地,要么用作军资,打一场征南战争。
这个补偿虽然不多,可比起北方的世族来说,已经算是好到天上去了,北方的世族可是连土地带累世积攒的财富,全都被一锅端了。剩下的半壁江山的世族,不但不用损失家财。
还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已经是待遇优厚了。
这也就是江南山多水多,土地分散,不宜征讨,再加上搞定北方世族已经弄得李承乾精疲力尽,实在是不想再大动干戈了,不然哪能那么便宜他们?
当然,还有一点儿,江南的柔风和细雨造就了南方世族一向软弱,更容易妥协。不像北方世族,揉和了草原胡虏的凶狠和彪悍,那种不可一世的桀骜和霸道,时不时的就威压皇权。
若说北方世族是草原上的恶狼,那南方世族就像森林中的麋鹿,虽然体形也大,看起来张牙舞爪的,却没什么杀伤力,翻不起大浪。
历来都是北方有刀掌权,而南方有粮握钱,有钱的,最终还是搞不赢拿刀的。
九月初的天气,还有着夏日的炎热,树上的知了拼命的叫喊着,微风带来烈日下的热浪,让人感到混身燥热。在承庆殿外书房旁边的一处半开式廊间荫凉处,迎着御园小湖的方向。
李承乾正施施然的躺在一把匠作监精心打造的摇椅上,在侍女的侍侯下,闭着眼睛,轻轻的摇晃着。
半睡半醒间,王德上前小声的说道:“陛下,太尉大人前来谨见。”
王德侍侯了李世民一辈子,不单单是在生活上对皇帝照顾的井井有条;在皇帝处理朝政上,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副手,尤其是对宫里宫外的旮旯角落了若指掌。
对朝中各部门职能烂熟于胸,对大部份臣子的性格、覆历、派系等细节也是清清梦梦。这样的管家让人满意,李承乾这样的赖货,自然是用上就舍不得放手。
李世民醒后,也就继续让王德服侍李承乾,而自己则是把长孙无垢身边侍侯的大太监景明调到身边供自己使用。
禀完后,王德就站在一边守着,也没有催促,他知道,皇帝必然是醒着的。果然,等了一会儿,李承乾眼皮也没动,摆了摆手,轻轻吐了一个字:“宣。”
“诺!”
王德连忙伸手将伺侯皇帝的宫女和附近的太监带了出去,片刻后,侯君集迈步走了进来。
看到李承乾正在午憩,连忙上前跪下行礼道:“臣侯君集,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又不是外人,太尉不必拘礼,起来吧!”李承乾睁开了眼,只是依然躺着,眯着眼看着远处的天空。
侯君集却不敢马虎,恭恭敬敬的叩了个头,简直比面见李世民还要谨慎:“谢皇上。”
“皇上,太上皇吩咐臣今晚将施罗叠一行剿灭,不知皇上可有吩咐?”侯君集知道,施罗叠的人,也是皇上的人,尽管李世民吩咐了,但他却不敢马虎。
连忙跑来禀报一声,没有皇上的同意,他可不敢把那些黑手套们都给杀了。
“嗯,什么时候动手?”
“丑时初刻。”
侯君集连忙从怀中拿出一张和李世民房玄龄商量好的围剿方略,递了过来:“房大人的计划是,以朝庭的名义,赏赐大量的酒水,让那些突厥人尽情的享用。”
“待到半夜睡得深沉时,再用二十万大军,八面包围,一个人也不放过。”
李承乾接过一看,是一张绘制有施罗叠营塞附近情况的地形图,四周从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各有近三万大军埋伏。时辰一到,尽数杀出,冲进营塞,将突厥人一举歼灭。
默默的记下了几处可以逃生的路线,李承乾将图递了过去,思忖了一会儿道:“记住,别用火攻,那些人手中有无数的财宝。万一毁于战火,就太可惜了。”
“最后,多带些食物去,让他们饱餐一顿,给他们个痛快,不要留下活口。”
“是,皇上.”
侯君集心中一凛,看到面前那个无比熟悉的青年脸上那云淡风轻的模样,虽是炎炎夏日,他却感到心脏骤然一紧,混身发寒,仿佛置身于三九严冬之中。
虽然在世人眼中,施罗叠那五万人是穷凶极恶的入侵者,侯君集却知道,那些人都是‘功臣’。
他们为了大唐北方的去世族化和均分田地立下了‘汗马功劳’,从去年冬季时南下的三十万人,到现在只剩五万,马上又要为大唐的财政做出巨大贡献。
连李世民和房玄龄这两个不知情的人,都没打算全部灭杀,只是说尽量俘虏。大唐征战四方,军中胡人也不少,这些久经战阵、大浪陶沙剩下的人,个个都是精良的锐士。
只要吸纳进来,就能变成大唐的军卒。
可眼前的皇帝,却明显没打算放过他们。算下来,仅一年之内,就有五十万以上的胡人为了皇上的大业而献出了生命。这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帝王,当然是铁石心肠。
让他这个杀人如麻的战场骁将,都觉得有些不忍。
“嗯?”侯君集稍稍一愣,李承乾立马就有所感应,视线轻飘飘了移了过来。
侯君集立马头皮发麻,心中一炸,好像被什么不可描述的存在盯上似的,连忙应道:“是,陛下,臣尊旨,一定按皇上的吩咐办,决不会有半点差错。”
“嗯,去吧.”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收回目光,轻轻的摆了摆手,又合上了眼皮。
“臣告退!”
侯君集连忙退了下来,走出书房后,他不禁深深的出了口气,随后就感到身上一凉,伸手一摸才发现。
短短的一刻钟,他的后背都湿透了。
其实李承乾并没有用上气势,现在的侯君集,因为知道的太多,已经是惊若寒蝉、诚惶诚恐,不需要再震慑了。纯粹是侯君集自己脑补太多,搞得疑神疑鬼,一惊一诈。
侯君集离开后,躺在摇椅上的李承乾也是叹了口气。
相处了大半年,其中颇有些对他忠心耿耿的人,比如卓里不、阿史那咄等。
只是他也无可奈何,这批突厥人横行中原腹地太久,对大唐的情况了解的也太多,一旦回到草原,就会后患无穷。等于是被自己培养了一批熟谙内情的敌人,所以他们必需死。
再说了,五十万都没了,也不差这五万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