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 贤德(1 / 1)晓风清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平同样惊诧于桃夭竟然会这般认真得与自己聊这个,他认真思忖片刻,才如实道:“我不知道,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过说起贤德的女子,我隐约记着从前读过一本书上记载着何为贤德的女子,我当时深以为然。”

桃夭倒是来了兴致,问道:“哦?书上怎么写的?”

楚平略一犹豫道:“我写给姑娘看。”

桃夭点头,只见楚平招手喊住了一个路过的丫鬟,吩咐她去自己房中取笔墨纸砚过来。

那丫鬟应着去了,楚平这才反过来问桃夭:“那对于贤德二字,姑娘怎么看呢?”

桃夭见问,却只在亭中缓缓踱步到水前:“我也不知道,我与公子一样,也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

我本性洒脱,凡事好率性而为。算是敢爱敢恨,也主张道法自然,什么事,喜欢就去做,不喜欢就不去做。

所以,我从来都没有想过,如何去做一个贤德的女子。像方才老太太所说的那些话,从来都没有人跟我说过,没有人教过我。

嗯……礼仪规矩自然有教,文化才学也有教,但是,方才老太太说的那些,跟这些都不一样,从没有人把那些话当个正经事来教导我。

所以,我不知道,我只觉得很新奇,很有意思。”

楚平含笑道:“我觉着你也很新奇,很有意思。”

桃夭回身看他,好奇道:“我?我有什么新奇有意思的?”

楚平拧眉,苦思冥想,该如何讲清楚:“我也不知道,就是每回与你相见,都觉得很有意思。

或许是因为总能跟你起聊一些,我仿佛从来都不曾跟旁人聊过的事。

就好像,我从来都想象不到,自己会在何种情形下,跟任何一个人谈论什么是贤德的女子。

但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我与姑娘站在这流觞亭中,却觉着谈论至此,很是自然融洽。所以,很有意思。”

桃夭眉目流转:“我姑且,把这当做是你对我的赞许。”

“自然是赞许。”楚平含笑应着。

两人说话间,已经有小丫鬟进来,在桌上拿出了笔墨纸砚。

可一有下人在这里,桃夭又变得端庄娴雅,不再多说一句。

楚平挥挥手,让丫鬟下去,不必在这里伺候,自顾上前铺平宣纸,拿镇纸压好。

桃夭也自然上前,拿起墨块,用小匙取了两勺清水,按住砚台,素手帮他研墨。

楚平心中安暖,拿起毛笔来,吸满了浓稠的墨汁,鸟语花香之间,曲水流觞亭上,楚平刚要落笔,却忽得停住了。

桃夭抬头看他:“怎么了?”

楚平面上带了些游移之色:“我忽得觉得,由我来写,似乎不太妥当。”

桃夭不解:“为何不妥?”

楚平沉吟许久,才为难道:“……我只不过是在书上看到,姑娘有此一问,我便写下来罢了。并不是说,我要求姑娘一定要如此,姑娘瞧了,不要生气。”

桃夭闻言忍俊不禁:“我哪有那么容易生气,况且,你还没有写,怎的就断定我不是一个贤德的女子呢?”

楚平听了这话,只是尴尬得呵呵一笑:“既然姑娘如此说了,那我写就是了。”

“你只管写,让我也瞧瞧。”桃夭随口应着。

只见上好的宣纸上,楚平端正圆润的字一个个得落下。

让桃夭越发确定了,那日天香楼送来的饭菜底下压着的那张纸条,正是出自这人之手。

桃夭游移不定多日的心,忽得安暖,唇角不自觉带了一丝浅浅的笑意,却只认真看着楚平缓缓写下这样的文字:

才德的妇人谁能得着呢?她的价值远胜过珍珠。

她丈夫心里倚靠她,她也不缺少利益;

她一生使丈夫有益无损。

她寻找羊绒和麻,甘心用手做工。

她好像商船,能不断得从远方运粮来,

未到黎明她就起来,把吃食分给家中的人,将当做的工分派婢女。

她想得田地就买来;用手所得之利栽种果园。

她以能力束腰,使膀臂有力。

她觉得所经营的有利可图,使她可享长久的福。

她手拿捻线竿,手把纺线车。

她张手周济困苦人,伸手帮补穷乏人。

她不因下雪为家里的人担心,因为全家都穿着朱红衣裳。

她为自己制作绣花毯子;她的衣服是绸缎和紫色布做的。

她丈夫在城门口与本地的长老同坐,为众人所认识。

她做细布衣裳出卖,又将腰带卖与商家。

能力和威仪是她的衣裳,她想到日后的景况就喜笑。

她开口就发智慧;她舌上有仁慈的教诲。

她观察家务,并不吃闲饭。

她的儿女起来称她有福;她的丈夫也称赞她,说:才德的女子很多,惟独你超过一切。

看着楚平手底下的字,桃夭脸上玩笑的笑渐渐收敛了起来。

她认真得一字一句得读着这字,待楚平写完,忍不住拿开镇纸,伸手拿起了那字,缓步走到池边,反复观看,只觉得不可思议。

桃夭一边看一边含笑点头:“的确是很好。”

楚平原本心中还有一丝忐忑,听桃夭如此说,也有几分惊诧:“我没想到,姑娘竟然会赞同这说辞。”

桃夭偏头看他:“为何我不能赞同这说辞?”

楚平仔细看着桃夭道:“我虽还不很了解姑娘,可是观姑娘言行,姑娘深明大义,仪态端庄,知礼明理,言行举止很尊孔孟之道,可姑娘心中应该更偏爱老庄,并不喜孔孟。

故而,率性洒脱,不喜读书,不喜刺绣,反而喜爱逍遥自在的日子。

可这文中的论道,却与姑娘所好截然相反,我只当姑娘会不喜。”

桃夭听着楚平对自己的谈论,只觉得比从自己五脏六腑中掏出来的还要贴切,自己的父亲遵循孔孟之道,所以她从小言行举止,皆受教至此。可是,他父亲三次落第,一生郁郁不得志,又只能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退隐之情。

而桃夭心中更是如此,她是女子,不可能去参加科举,所学的孔孟之道,对她而言根本就没有丝毫出路,她心中极其离经叛道,很不喜这些规矩拘束,可偏偏从小如此教养而成,这些规矩道理,已经刻入骨血,很难捏转乾坤。

不过,说来也奇怪,桃夭是真心喜欢楚平手底下的这一纸文字,而且是那般发自肺腑得喜欢,甚至觉得酣畅淋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