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8章 这一切,都会值得(1 / 1)人到中年纸老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8章 这一切,都会值得

事实证明,只要你舍得砸钱,有钱砸,能砸到关键的地方。

哪怕就是王朝末期,也是能拉出一支战斗力很不错的军队的。

张褔峦手下的青舍兵就是这样,这些青舍兵的家眷都在张褔峦等人的私人田庄中,一旦入选当兵,不但可以减免田赋,还有赏赐。

虽然张褔峦远远不能跟我莫大将军一月给一两五钱银子这么‘豪阔’相比,但在安南这种穷鬼地方,也算不错了。

是以当三千青舍兵带着五千正营兵赶到会安城北之后,阮文岳的西山军,又开始打不动了。

虽然西山军的士气更加旺盛,兵将憋着一股想要进入顺化的渴望,因而战斗力要高出不少。

但青舍兵和会安城,都是据险而守,卡住水陆要道不跟西山军野外浪战,是以战斗很快陷入了胶着。

“真是脑子有毛病。”李广才看着远处的阮文岳大帐,无可奈何的再次走了进去。

阮文岳看到李广才的臭脸,顿时哈哈大笑两声,嘴里连声赔罪。

“李将军,是我的错,是我的错,悔不听将军之言,如今可还能劝劝罗阿爷,让他不必为顺化朝廷卖命了。”

这就是李广才认为阮岳傻嗨的地方。

出兵之初,李广才就告诉阮岳,不要去打会安,应该以精兵抢占秋盆河上游,也就是现在青舍兵扎营的地方。

但阮文岳不听,他已经被传说中会安的财富给迷住了眼睛,西山军这些上下都没吃过什么好白菜的臭玩意,也不断鼓噪。

全军上下,都想打下会安城,然后好好劫掠一番,阮文岳装模作样了几番,立刻就决定顺从兵意。

结果呢,会安没打下来不说,还被青舍兵趁机占据了秋盆河上游丘陵,堵住了北上的道路。

这几天,西山军打会安,就会被青舍兵攻击侧翼。

打青舍兵,则根本短时间吃不下,于是又给尬住了。

“前番交兵,互相损伤,已势同水火,今番再去,恐怕难有作为了。”

李广才忍着气,想到自己还没完成莫子布的任务,只能继续听阮文岳的。

阮文岳知道李广才说的是实话,又见张文献在冲他使眼色,于是一咬牙说道:

“还请李将军告诉罗阿爷,只要他们愿意与我一起发兵拱卫王孙,清除奸贼,未来我就可以把会安镇守的位置给他。”

此时,会安虽然大部分自治了,但顺化朝廷仍然保持着往顺化派遣官吏的权力,名义上会安镇守,仍然是由朝廷任命的。

李广才点了点头,“那我再去试试吧。”

。。。。

会安,若是在五年前,罗阿爷得到这个消息,一定会欢喜的蹦起来。

因为要是能拿到会安镇守这个官职,那么他这一系的后人,就可以跳出‘自治议会’,转变为会安的实际控制人了。

但是现在,罗阿爷对于一个区区会安镇守,一点都不感冒,比起心中熊熊燃烧的民族主义大火,这点利益不够看。

更妙的是,阮文岳派李广才来,简直就是天赐良机,因为他跟李广才可以无需任何顾忌的交流。

最初这李广才犯事南逃,一开始就是投靠罗阿爷的,所以罗阿爷知道李广才的身份,这就更好打配合了。

见时机已到,罗阿爷把长子罗忠达,次子罗忠安找了过来。

至于三子罗忠平,已经到达了北大年,且把罗阿爷的孙辈也悄悄接过去了。

“事情紧急,我觉得可以答应阮文岳的条件。”罗阿爷沉声说道:

“我不管西山和顺化谁胜利,反正他们都不会是莫大将军的对手,未来是我们明香人的。

但是顺化朝廷的人,万万不能让他们逃走,这逆贼,就我们当吧,跟着阮文岳一起,攻破顺化。”

次子罗忠安点了点头,长子罗忠达却有不同意见。

“阿爸,顺安河口的海港中,也有可以南下的大船,虽然不多,但运走定王、张褔峦以及宗室大臣这几百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咱们如果跟着西山贼合兵,那就不能掌握朝廷的动向了,万一拦截不到,岂不坏了大事。

所以不如让孩儿留在会安,我做叛贼投靠西山军。阿爸你与阿安一起,驾船去顺安河口扮做忠臣。

如此顺化一旦告破,朝廷要南走,也会让我们护卫。”

罗阿爷点了点头,不过却看向了老二罗忠安,“要反,也是你反,因为我时日无多,你大哥没必要反。

而且,光我一人,恐怕有疏漏,让你大哥跟着我。

我们把会安的两艘彩船带上,配备歌女伶人,定王喜好奢靡,一定会上这两艘船的。”

罗阿爷口中的彩船,不是那种画舫,而是指生活配套等比较完善,外表华丽的大乌艚船。

此时海上航行非常艰苦,所以这种相当于豪华宾馆的乌艚彩船,非常受达官贵人欢迎。

以定王阮褔淳喜奢靡、讲排场、好歌舞的脾性,要有这样的大彩船,肯定不会选择自己的那些臭战船。罗忠安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这危险性还算小的,父亲和兄长的危险才大,或者可以说两人已有杀身成仁的觉悟。

他忍不住看向父亲,苦涩的问道:“阿爸,我们罗家做这样大的牺牲,值得吗?

就算要从大将军这龙,我们罗家救他一命,还送了数百儿郎,这功劳已经够大了。”

罗阿爷站起来,亲昵的拍了拍次子罗忠安的肩膀,“我儿,这是值得的。

等到以后你的儿孙,昂首挺胸回到故乡,为我祖定文公,为张文烈公,为道滘和增城战死的乡党,堂堂正正上一炷香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它有多么值得!”

。。。。

西元1772年2月5日。满清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初二。

刚刚消停了几天,百姓们还期待着新年的安宁时,会安城突然杀声震天。

会安大阿爷罗醒目的次子罗忠安,突然占据城西反叛。

会安的明香人、清国商人、西番和倭国切支丹浪人正要响应平叛。

城外的西山军突然开始了行动,有了内应,安平桥等险要对西山军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事。

罗阿爷见事情不可挽回,只得痛哭流涕的在妈祖庙中痛斥了自己儿子的利欲熏心,然后向众人自责的表示他教子无方。

随后,会安发生了分裂。

一部分明香人和清国商人中的潮州人选择跟罗阿爷退走,他们驾驶大船杨帆背上,去往顺安河口通知顺化的朝廷。

剩下的大部分人选择跟随罗忠安留在会安,投靠了西山军。

毕竟他们在这里生活很多年了,这场仗也不是他们的战斗,只是安南人的内斗而已。

随即,大喜的阮文岳命西山军入城,在罗忠安献上两万石粮食,牛羊鸡鸭和美酒犒劳大军后。

阮文岳封罗忠安为费福侯,任命他为会安镇守。

就此,西山军拿下了顺化最后一道保险的一半。

两天后,基本控制会安的西山军,开始朝着青舍兵驻守的秋盆河上游发起猛攻,志在快速击败青舍兵,进逼顺化。

而几乎同时,罗阿爷率领的会安残余势力,也不那么狼狈的逃到了顺安河口,向顺化朝廷报告了这起噩耗。

定王阮褔淳和右辅张褔峦顿时犹如被五雷轰顶,本来有会安城和青舍兵互为犄角,绝对可以挡住西山军的。

现在好了,犄角只剩一只了,不马上救援,张褔峦最后的指望青舍兵就要完蛋了。

于是急疯了的张褔峦开始在顺化周围大肆征兵,甚至直接去田地里拉夫。

在他的苦劝和威吓下,定王阮褔淳终于同意拿出两万贯两的内帑,张褔峦也出了两万两。

大把的钱财洒下去,人倒是齐全了,但武器和运输的骡马都有点不足。

就在这时,将胡舍兵指挥权主动交出来的阮褔,向张褔峦建议。

抽调与北郑对峙的灵溪长墙之边军回援,更力主长德垒的该奇阮久法忠勇可靠,可以重用。

张褔峦根本没有多想,以为是阮褔只是要推荐个人到来顺化当大官。

而且他现在的情况,也容不得多想,赶紧救援青舍兵才是要务。

于是,基本在政斗中没出过什么错的张褔峦,同意了这个致命的请求,调长德垒该奇阮久法率一千灵溪边军回顺化。

四天后,正月初八,长德垒的该奇阮久法刚动身,整个灵溪长墙驻守的广南军就谣言四起。

有说王孙军西山军已经攻陷了顺化,现在是王孙阮褔旸当主上了。

有说张褔峦又杀害了十七岁的定王阮褔淳,要拥立一个更小的王孙阮褔种阮褔映继位,以方便控制。

也有说西山贼已经被打败,张褔峦这是要调大兵,对听说已经回到嘉定的忠义驸马莫五公动手的。

反正,眼看张褔峦把国家搞的民不聊生,又多被克扣薪饷的灵溪边军,就没有一个说张褔峦好话的,纷纷在大骂这个张秦桧是大奸臣。

正月十三,北郑晖郡公黄廷宝派亲弟弟黄廷体,变装来到灵溪长墙的阮军军营。

承诺只要这些军官能放开灵溪长墙的要塞,让他们进军顺化,郑军就一定会帮助阮主清君侧。

然后让他们这些灵溪边军到顺化去做正营兵,还会杀了张褔峦以谢天下。

已经为阮氏扼守灵溪长墙上百年的广南边军,在目睹了定王的昏庸无能,张褔峦的残暴贪婪之后,只稍微犹豫,就同意了黄廷体的要求。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驻守灵溪长墙关键要塞长育垒、镇宁垒的广南军,先后打开大门,放郑军轻易通过了他们两百年都没能攻破的灵溪长墙。

黄五福亲率郑军步骑三万,以黄廷宝为先锋,黄冯基、阮有整为左右掌军,直接向顺化扑去。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