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离去后,刘羽继续开始对并州的种田发展——他的思路很简单,那就是“衣食住行”。而民以食为天,先从屯田入手。
屯田的种子自然是“杂交水稻”,这玩意亩产高,但对化肥和水利要求也高,并且不能留种子,正适合刘羽控制源头,避免被世家大族窃取种子了。
种田前需要先犁地,耕地从“直辕犁”发展到“曲辕犁”最后因为缺少耕牛,晋级到“耕地柴油机器”!很难想象,如今公元181年的大汉并州,已经步入机械化了。
这些事情刘羽没有隐瞒,也根本隐瞒不住。
所以像这种“耕地机器”,顿时引起围观,不管是黔首百姓,还是寒门士子,亦或者世家大族,都看的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地方志显然会将“机械化”记载进去,刘羽对未来的学子、学者们的发际线表示担忧,估计他们会苦恼为什么公元181年的大汉已经机械化了。
而机械化所需要的工业化产业链又没有出现,这些“耕地机器人”,以及刘羽的“机械部队坦克军团”,就好像是凭空出现似得!
真的是凭空出现,因为二世纪的大汉,没有制造这些机器的工业化和产业链。
这时候,众人也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西凉军败得那么惨?为什么都是四条腿的战马,西凉军跑不过刘羽大军了?!
因为人家是“四个轮子”圆周运动!
田地翻耕之后,接下来需要堆肥、播种、水利等工程。刘羽本想要引进现代的“自动灌溉机器”,但考虑到没有配套的水泥管道,同时电力不足。
最后还是使用了老祖宗的“水车”。水车是在东汉时期由大发明家马钧发明,也有说是诸葛亮,如今还没有问世。
并且东汉的水车只是雏形,还需要人力和畜力驱动。而完全品完全是水力驱动。
因转轴、竖轮、卧轮等的发展,使原先只用水力驱动的筒车,即使在水量较不丰沛的地方,也能利用兽力,而有所贡献。
堪称“水陆两栖作战”!
另外还有“高转筒车“,在地势较陡峻而无法别开水塘的地方,也能低水高送,有所开发。
这个发明创造有些复杂,但却处于可以山寨仿制的范围,那些世家大族顿时双眼一亮,立刻照猫画虎、有样学样,最后逐渐推广出去,如同曲辕犁。
刘羽一开始有些排斥,甚至反感,总有种资敌、有种自己的发明创造被偷窃的不爽。可后面想想,他不也是“文抄公”吗?
并且这种山寨仿制,加速推广,也能将这些科技“造福万民”。同时天下万民,包括民间的发明家们,也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改良推进这些科技!
集思广益、推陈出新!
试想一下,如果二世纪的大汉已经步入工业化,二十世纪的大汉,是不是已经在星际遨游了?!未来的教科书上,那些大牛全都是中文!
甚至,很多国耻都不会发生了!
一念及此,刘羽收起了敝帚自珍的想法,其实这個想法很愚昧,甚至有些轻视自己。因为拥有“双穿门”的刘羽,竟然还会担心自己的发明创造会资敌?!
这简直就是笑话,天大的笑话!
刘羽顿时将科技引导到汉代,从农业开始,一个天下万民不需要借助工业化就能推陈出新的科技——曲辕犁,水车,氮磷钾化肥培育,南方的油菜水稻轮种技术,北方的棉稻轮种技术等等。
这些技术可以增加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亩产,改善土壤质量等等,这是汉代很多人没有想到,甚至浪费土地的地方。
这个技术一经传播,顿时引发天下震动!
特别是油菜水稻轮种技术,引发南方地区的试验。但问题是,棉花还没有传入大汉,北方地区难以试验!
没关系,刘羽懒得跑去天竺采购,直接通过双穿门批发。最后想了想后,刘羽还是决定将红薯、土豆和玉米带到了汉代!
诚然,这么做会资敌!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么做也能活人无数,也能让那些生活拮据的百姓们,不至于挖树皮、啃草根。并且未来的小冰河世纪爆发,这三大神器,可以改变历史!
“这是红薯、这是土豆、这是玉米,你们只需要知道他们亩产五千斤即可。如果达不到这种亩产,别来找我,肯定是你们的问题!”
其实红薯、土豆和玉米高产量,也需要看土地肥力、化肥和水利的。亩产也没有五千斤那么夸张,能有个几百上千斤已经非常恐怖了!
但PPT嘛,自然是往天上吹了!看看人家阿三哥,都吹成硅谷阿三话,将丑果科技大佬们骗的一愣一愣的。
“主公,这、这就是诸神吃的粮食吗?”沮授有些激动,但旋即回过味来,意识到不对:“等等主公,神灵也需要吃饭吗?他们不是辟谷吗?!”
“……”
现在只要刘羽做出超出这个时代的事情,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得天之助”、“神赐刘羽”,刘羽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只能说道:
“公与啊,你看这官员除了三公九卿,还有地方里正亭长呢?他们都是官员,地位和俸禄一样吗?
所以,哪怕天上大罗金仙遍地走,但肯定也有一些需要吃五谷杂粮的小神仙。”
…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沮授感慨良多,但旋即说道:
“主公,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世家大族的关注中,这段时间不仅发现了并州世家的探子,就连汝南袁氏、弘农杨氏等世家,都有探子出没。
如果我们拿出这等神器,很快会被世家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窃取,最后成全了他们。是不是需要暂且搁置?暗中悄悄进行试验?”
…
“不用,窃取就窃取吧,也能借着他们的手推广天下。我当初卖官鬻爵,哦不对,受到陛下重用离京赴任的那一天,就对京师百姓许下承诺——我要让天下再无饿殍!”
刘羽这时候突然对现代很多政策,深有同感。
比如最近推动的光刻机、新能源发展战略,很多企业都在骗补,他不理解明明一群蛀虫在窃取国家利益,为何国家还要大力推广?
现在刘羽深有体会,诚然会有一群蛀虫在骗吃骗喝,但还有一群人在推动这个发展而努力,哪怕只有一位,这种付出都是值得的。
刘羽搬出红薯、土豆和玉米这等大杀器,或许会资敌,令世家大族获利更多。但这种放纵推广,也能让更多百姓吃得上饱饭。
而人口,又能推动国家的良性发展。
…
沮授和田丰深深望了刘羽一眼,最后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主公,臣等必定不辱使命!”
“去吧。”
刘羽突然想起一事:“对了,土豆有些麻烦,那玩意容易出现毒素会死人。不过前汉的《氾胜之书》中,有一种‘溲种法’可以脱毒……”
刘羽将自己通过千度得到的知识传播给沮授,顿时令两位学富五车的顶级谋臣汗颜,说实话,他们都没有看过《氾胜之书》。
唉,他们主公果然是才华横溢,令他们叹服啊!
……
红薯、土豆和玉米这三种农作物,一经传播之后,顿时引发并州世家大族的哗然震动,不管是真是假,他们都千方百计设法得到种子试验。
就连京师的汉帝刘宏,闻讯之后,都八百里加急传信,甚至派遣宦官亲自询问红薯、土豆和玉米之事,最后请求刘羽给一些种子。
“鸿渐啊,你乃常山王之后,如今常山王无嗣,薨,国除,朕左思右想,王爵非你继承不可!你给出的种子数量多寡,决定你继承王爵的时间长短!”
呔!刘宏那厮竟敢威胁自己?!我刘鸿渐向来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区区常山王王爵而已,有个卵用?能吃吗?还种子数量多寡决定继承王爵时间长短,你怎么不去死啊!
刘羽顿时怒意滔天,通过双穿门回到现代后,给他批发了几吨红薯、土豆和玉米,最后柔声让使者回禀问道:“陛下可还满意,不知这常山王王爵什么时候下来啊?”
…
“鸿渐安心,常山王非你莫属,朕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刘宏御笔亲书,宽慰刘羽:“这诏书就是朕给鸿渐的铁证!不过鸿渐如今镇守并州,若是继承王爵,必须前往常山封国。这反而中了世家的奸计。
“先安心在并州发展,等朕的鸿都门学培养出人才后,取代那些世家子弟的位子,有了更大自主选择的权利。到时候哪怕鸿渐继承王爵、留守并州,同样也是可以的。
“如今若是朕这么做了,公卿又会弹劾、又会劝谏。袁隗那老头还是太常,执掌礼教,会给他借题发挥的机会的。到时候太学学生又会罢工罢课。
“说到底,还需要鸿都门学那些平民子弟啊!对了鸿渐,你那些书籍什么时候可以印刷完毕?鸿都门学现在已经到了十人读一本书的地步了!”
…
淦!
刘羽曾经还幻想自己继承王爵,同时还能留守并州发展壮大,脚踩两条船!
但如今才想起来,袁隗那厮可是太常啊!
汉朝太常属太尉部,掌礼仪祭祀,掌宗庙礼仪之官,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地位十分崇高,兼管文化教育、陵县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
刘羽若是继承王爵,一定会被袁隗想方设法弹劾,只能前往封国,那他就不能留在并州了!
刘宏若是坚决令刘羽“脚踩两条船”即继承王爵又任职并州刺史,衮衮诸公又会联合太学学生游街示众、罢课、罢工!
谁让世家大族垄断学识,识文断字,举孝廉为官都是世家子弟呢?
说到底,还需要培养“鸿都门学”的平民子弟!
刘羽那些预定的书籍还在印刷之中。
其实以如今的工业化生产,印刷速度倒是很快。就是刘羽需要出版社删删改改,将汉代以后的历史等有可能暴露的内容删掉,这才至今还没有印刷完毕!
不过就快了,等到几十万、上百万册书籍投入大汉,鸿都门学,乃至刘羽建立的“鸿渐大学”,都可以说书籍不再是他们的钳制了!
“快了陛下,就快了!最多一两个月,那些书籍就能印刷完毕。
不过陛下,有了书籍后,他们还需要学习书籍内容,将知识转为自己的能力,这又需要不短的时间,不说十年八年,至少也要个三年五载吧?!”
刘羽有些遗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教育是需要时间的,他遂问道:
“陛下啊,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加快这种速度?其实我对常山王王爵没有太大兴趣,我只是每每午夜梦回,与先祖神交时,无言愧对列祖列宗啊!”
…
“唉,其实是有的,可惜鸿渐没有子嗣,不然朕封你子嗣常山王其实也可以。说起来鸿渐冠礼之年,还未婚配,是否有什么属意人选?鸿渐直言不讳即可,朕为你主婚!”
…
刘羽回想当初在京师遇到的一系列才子佳人,旋即双眼一亮:“陛下,我觉得万年公主就不错,童*巨*……”,刘羽最后还是将这四个字涂抹掉,“陛下,万年公主最合我意!”
…
“斯文败类!斯文败类啊!!!那是你侄女啊!按照辈分而论,你与朕是同辈兄弟。鸿渐怎能如此禽兽呢?!有辱斯文!!实在有辱斯文啊!!!”
…
刘羽不理解刘宏为什么如此激动,他严格来说,是二十一世纪的刘家后人,这隔了一千多年,应该没有太大影响吧?
退一步讲,哪怕以汉代族谱而论,早就出五服了吧?!法律都规定可以结婚。
其实倒是刘羽将“堂”和“表”血脉关系搞混了。古代对“堂”辈的血脉关系看得极重,还是这种皇家姻亲关系,事关大汉和皇室颜面。
如果刘宏真的答应了,估计会被世家笑死!
因为这个污点,可以成为他们弹劾刘宏和刘羽的致命一击!甚至会遗臭万年,在世家大族从中作梗下,载入史册啊!
刘宏愤怒的是,刘羽明明才华横溢,却不知轻重的说出了这等事情。哪怕他们是书信往来,可书信也有泄漏的风险啊!
最后刘宏终于找到了刘羽文字中的漏洞“万年公主最合我意”,他勉强挽尊道:
“是朕会错意了,鸿渐是属意万年这类贤良淑德的女子是吧?
“这样吧,朕做一次月老,为你牵桥搭线,如今鸿都门学祭酒、大儒蔡邕之女蔡琰,贤良淑德、德才兼备,与鸿渐乃是良配,可为王后。
“正好,蔡琰如今不是托庇在鸿渐处吗?当初董卓求亲蔡邕,令其不敢携女入京,托庇鸿渐。这说起来,也是一种缘分!正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就这么说定了!”
…
刘羽算是看明白了,搞了半天刘宏旁敲侧击,就是为了将他绕进去,赐婚蔡琰啊!
肯定是蔡邕那厮在并州求亲不成,跑到京师洛阳任职鸿都门学祭酒之后,又千方百计请求陛下赐婚了。唉,太过优秀也是一种苦恼!
但刘羽对蔡琰提不起兴趣,蔡琰有大家闺秀的仪容,但他不是肤浅的人,比较注重内涵。
京师洛阳一见万年公主,刘羽就知道这就是自己的未来妻子,因为她比较有内涵,刘羽一眼就看出来了,不为别的,就因为她熊大,蔡琰熊二!
男人嘛,看中的还不就是那二两肉?
…
刘羽不好拒绝汉帝刘宏,索性就冷处理,不回复,就当不知道、没看见。
他继续忙碌自己的种田大业,农业问题解决的差不多后,就要步入“衣食住行”之衣、住、行!
刘羽将未来的纺纱机搬到了汉代,水利纺纱机、珍妮纺纱机。这些纺织机的问世,可以令妇女在家中也有收入来源,并且可以提升“就业率”。
这件事情的负责人,是由蔡琰负责。对,就是蔡邕女儿蔡琰。虽然她熊二,但不可否认的是,蔡琰绝对是才华横溢、博学多才,乃大汉第一奇女子!
史书中多记载蔡琰文学、书法、音乐的才华。但其实在其他方面,蔡琰也是能力出众,比如组织力和协调力,比如对纺纱机的适应能力之上。
或许都是动手的,音乐弹琴需要动手、纺纱机织布机也需要动手,其实都是触类旁通。好吧,其实是蔡琰家学渊源,耳濡目染下,她的学习能力更强!
再加上蔡琰识文断字,托庇刘羽这里,总不可能白吃饭吧?所以成为了刘羽纺织机方面,以及鸿渐大学的负责人。
刘羽对“鸿渐大学”的宣传是——大儒蔡邕任职祭酒教学。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大儒蔡邕”后面还有一行小字——“之女”。
这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先将寒门子弟忽悠上贼船再说。倒也笼络了不少的人才,世家子弟都有族学不可能来鸿渐大学。当然更多的是平民人才。
正因为蔡琰负责纺织机相关和学校,时常会奏报刘羽相关事宜。从原本薄纱遮面,到后面索性直接素颜朝天,不施粉黛,大大方方见人。
刘羽不是外貌协会,他没有任何非分之想。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自从他与汉帝刘宏书信往来之后,蔡琰的熊,就一天比一天大起来!
其实刘羽不知道的是,蔡琰不过是将原本的束胸解脱了束缚而已。女为悦己者容,朝夕相处之中,再加上刘羽那绝世之姿,令蔡琰倾心!
蔡邕家书言谈的只言片语,令蔡琰终于明白刘羽到底喜欢什么风格的女子。万年公主?不就是熊大吗?谁还没有似的!
但不管如何,这道亮丽的风景线,令刘羽对蔡琰的关注更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