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内文官负责(1 / 1)醉里挑灯看剑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奉御笔,中书省示下。贼势汹涌,侵扰州县...着奉直大夫、翊卫大夫、明州刺史兼长水军统制、权南都水监、勾管汴河都大提举修河司事,权行应天府事,判淮北讨贼捕盗制置使,总管应天府、亳、单、徐、陈、宿马步军,权宜处事,进剿淮北田文豹贼众,绥定州县...”

蔡京这个老东西,为了弄死自己,真是不遗余力。居然直接让自己权行应天府事,成为代理府尹。

宋朝的知州、知府,都属于差遣官,跟品秩官阶并不直接挂钩。

东京开封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西京河南府,合称四京府尹。

开封府尹最为重要,不是储君就是重臣执秉。

其余三京,则可由执政相公们在朝争中失败后出判,也可以由低阶官员出任,成为更上一层楼的重要基础。

主打的就是一个灵活机动。

想不到自己也享受到这一待遇。

宣诏官员三十多岁,脸圆额阔,浓眉小眼,嘴角总是带着几许笑意。

刘国璋接过诏书,对着汴京作揖道:“臣领诏,当殚精竭力,尽忠王事。”

说完,诏书递给长孙谟,问道:“天使如何称呼?”

“下官赵鼎,字元镇。”

“赵天使在何处高就?”

“下官崇宁五年中试,政和二年磨勘优卓,改京秩,调同州户曹。政和五年调河东县丞,去年三年期满,回京考成,候选新职。

中书省找人来南京城宣诏,听闻田贼汹涌,南路凶险,舍人、行人们都不愿意来,下官见到是个机会,就自告奋勇地来了。”

倒是很坦诚啊。

“机会?赵天使,什么机会?”

“过来宣诏者,可授朝奉郎,发在讨贼捕盗制置使司里听用。”

哦,宣完诏,再顺带着给朝廷当个坐探。

战场上刀枪无眼,难怪那些京朝文官们都不愿意来。

这位赵鼎自告奋勇,确实有几分勇气。他的名字,听说过,莫非是未来的名臣大佬?

“赵朝奉出自寒门?”

赵鼎目光一闪,嘴角的微笑丝毫未变,“下官自幼失祜,全靠慈母拉扯长大。”

“难怪如此。”

“敢问刘使官为何有此感叹?”

“我认识一位朋友,李纲李伯纪,元丰六年生人,政和二年中进士乙科,特旨改甲科。政和五年,改京秩,授监察御史,权殿中御史。议论朝政,被罢谏官,改员外郎。去年又出任开封府判官,装模作样地穿起绯袍来。”

刘二郎,你什么意思?打脸吗?

李纲比我晚两科中进士,他现在是六品官,我还在八品官上磨勘。好不容易抓住这次宣诏的机会,才跳到七品。

你当着我的面说这些,是想羞辱我吗?

赵鼎眉毛抖了几下,嘴角的微笑有些勉强:“李官人才华过人,是朝廷柱石。”

“不,不,他屁的才华过人,吵架都吵不过我,居然还是谏官出身。李伯纪升官升得这么快,全因为他有个好爹。斯和公是元丰三年的进士,三朝元老,政绩赫赫,当属名臣。

朝中有人好做官嘛。

赵朝奉出自寒门,上无贵人提携,左右无亲故臂助,只能脚踏实地做事,一步步熬资历。早两科中试,仕途却踟蹰艰难,换成是我,也心中不服。

赵朝奉,现在有了一个大好机会,抓住了,迈过天堑就在眼前。抓不住,七品到六品,依然是登天之难。”

赵鼎抬头看着眼前这张年轻得让人有些嫉妒的脸,心里咯噔一下。

跟传说中的截然不同,刘二郎完全不是粗鄙武夫,反倒有几分权臣的气势和作派。

赵鼎是年底才进京述职考成,那时刘国璋在汴河两岸当包头工,兼剿匪司令,汴京城里全是他的传说。

迟疑一会,赵鼎拱手说道:“刘使官是下官的上司,属下当恪尽职守,勤勉尽责,不敢有失。”

刘国璋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虽然没有说甘效犬马之劳,纳头便拜,但是有这个态度就不错了。这个赵鼎听懂自己的话,接下来就要看他的行动。

刘国璋一转头,扫了一眼堂下前来接诏的应天府文武官员,发现少了几位关键人物,问道。

“童少尹,还有那个司录参军呢?”

“回府尹的话,童少尹昨日去视察城南汴河码头货仓,不小心跌入水中,因此受风寒病倒了。递了告病,去了汴京看郎中。”

一位小吏小心翼翼地答道。

“司录参军方官人昨天巡视仓禀,不小心跌落车下,被牛踩断了腿,也递了告病,去汴京医治去了。”

好家伙,真够狠的!

为了逃避责任,你们这些文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难怪十年后,金兵南下,一路畅通无阻,比走高速还要快。

“即如此,张副使,”刘国璋点了张悫的名,“你就暂时接过少尹的职责。应天府一干庶务政事,你主管起来。”

一转身,看着赵鼎,“你权司录参军事,辅佐老张,把应天府的政事担起来。”

说完,转身看着堂下一干文武官员,朗声说道:“田贼大军离城不到七十里,三天内必定会抵至城下,你们有要告假的,现在可以提出来,我一一准允。

过了现在,你就是腿断了,也给老子拄着拐杖坚守岗位,否则的话,老子认得你,军法认不得你!”

刘国璋扫了一眼众人,继续加码:“只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过时不候!”

话刚落音,有人出来拱手道:“属下户曹江持正,家中老母突犯恶疾,身为人子,当以孝为先,向府尹告假。”

“准了!”刘国璋挥挥手,“野王。”

慕容野王上前一步,“属下在。”

“你把应天府户曹兼起来。”

“是。”

又有三人跳出来,分别是功曹、兵曹、宋城知县,用各种理由提出告假、告病、辞呈,都被刘国璋准允,当即点了楚麟轩补功曹,长孙谟补兵曹兼宋城知县。

其余的文武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是背景不深,告假辞官后回不到原位的人,只好硬着头皮继续顶上。

“好,诸位,既然大家都下定决心恪守职责,尽忠王事,刘某定不会亏待诸位的。事后定会给诸位好好记上一笔,保荐一番。”

“多谢府尹大官人!”众人神情各异地齐声答道。

中间有知道内情,身负重任的人,心里冷笑着。

用不着你保荐,在南京城里搞死你,我就是大功一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