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省份当中设置经济区,想法固然很好,但这肯定是不可能的,虽然这种方法可选择的机会确实是很多,但有了特区的珠玉在前,那个省份又舍得兄弟省份吃独食?
何况人都有私心,周五的时候,卫军不也提出要在东三省设置经济区吗?”
杨兴武听到舍友的话当即反驳。
“这倒是,特区这几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我们那边离特区不是太远,在学校都能听到特区的发展情况,说句日新月异也不为过。”
林志远听到杨兴武的话,很是赞同。
当初的小渔村本地人都没多少,成了特区后,全国各地的人们涌了进去,那发展速度比起羊城都慢不了多少。
“是啊!何况一個省份给的支持力度比起三四个省份的力度自然要差了不少。
而且北方大多是产粮地为主,一旦有了发展的机会,地方上必然会大力支持
如此看来,如果真如余教授所言,新的经济区只要有风声放出去,各地都会找上门合作。”
“这样看来,在一个省份设置经济区的话,确实是不明智的,那咱们先从这两个地方分析吧!大家先各自写一下自己的分析,到时咱们在讨论分析!”
“好!”
“行!”
“没问题!”
众人一致同意后,宿舍的六人一边参考地图地势,一边拿起这两天在图书馆借的资料查看起来。
杨兴武和舍友讨论了许久,觉得有点口渴,起身拿起茶缸倒了杯水。
又坐回到桌子上,继续分析起来,时不时地拿起钢笔写写画画。
过了一个小时左右,众人这才停下。
“怎么样?都分析的差不多了吧?”
听到张卫军的问话,众人纷纷点头。
“那行,各自说一下情况吧!先从朝歌、东昌、曹州这个片区开始吧!”
“行,我先来抛砖引玉吧!”
冯国良说着,拿起自己的笔记本说道。
“这三个地方地处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过渡阶段,冀州的顺德这个地方,平原占据五成以上,水资源也丰富,从地形地势上看来说非常不错。
但是中原的朝歌这块有些问题,这边地处太行山过渡阶段,刚才看了看资料,这边矿区比较多,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目前,朝歌也有好几个矿区,如果发展经济区的话,必然会造成一些问题。”
“这是自然,朝歌那边的矿产资源一直很丰富,先前它隶属于相州专区,现在的几个矿区,都是给专区提供资源。
基本上都是工矿城市,但如果真的成经济区的话,也不会影响朝歌的建设,想必中原必然会两手一起抓。
毕竟放弃经济区不太可能,放弃已经开采了几十年的矿区也不大可能。”
杨兴武补充了一下有关朝歌的信息。
这个年代他们那边最发达的地方,一个是洛市专区,一个就是相州专区,那边最出名的就是安钢,虽然没有东北的鞍钢出名,但也不容小觑。
听到杨兴武的话,魏东升又继续补充道:
“东昌这边,我刚才查了资料,此地虽然是各方面不错,但是有个很严重的问题!”
“啥问题?”
“此地旱涝灾害比较严重,每隔两三年就会有交替的旱涝灾害!其地势也有五六种。
其境内的坡地和有岗地占据了九成以上,修建基础设施的话,比较费时费力。”
“如此说来,也就顺德那块儿的五成平原适合做经济区了?但如此的话,其他两地方必然不会同意。”
“这倒是,那先搁置这个,再看看归德、涿鹿、曹州、谯城这四个地方。
对了这片是俊才老家吧?你们看这一大片平原,这边是淮海,俊才你家那边分了多少地啊?”
杨兴武说着,突然问了个分地问题。
“一人三亩。”
“这么多?我们那边才二亩。看这情况,你们那边土地估计产量不低吧!快收秋了吧?”
“这会应该收完了,都快准备种冬小麦了!”
“果然还是你们那边好,收秋早,种地也早,我家那边估计刚开始收秋。”
“好了好了,闲话家常咱们等会再聊,咱们先分析分析这个地方如何?”
杨兴武和孙俊才聊了几句,被舍友打断,几人又把话题回转到经济区上来。
“刚才看了一下,这个四省交接的地方,放眼望去都是一片坦途啊!全是平原,土地肥沃,搞建设也方便。”
“是啊!这附近也没什么河流穿过,有个黄河故道,也早改道了。淮海离的也挺远,如此看来就是天然的大粮仓啊!”
“确实是,而且这边也没什么大的工业区,发展比较落后,多以农业为主!这么说来,确实是适合作为经济区来发展!”
“不止呢,我记得咱们班长是兰陵的,也在这块儿,他的说的话,好像跟俊才差不多?对吧俊才?”
“这个确实是,这几个地方的人们方言和习俗大体相同。类似于卫军之前在课堂上提到的那些。”
“这不就是最好的地方吗?要不咱们就选这个地方,作为咱们的课题,到时好好研究一下,争取期末的时候,一鸣惊人!”
杨兴武听着舍友们的讨论,不由得感叹,这个时代的学生真厉害!
这才多久,一个简单的头脑风暴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若非余教授跟他说了淮海经济区的事情,他也不敢相信,如此简单就被几个舍友推测出来了。
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这个经济区有多大!
“你们说的都不错,但是也要考虑其他问题,这地方我估计悬了,虽然确实是不错的地方,但是我觉得会设立经济区的概率比较低。”
孙俊才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为啥?”
听到孙俊才的话,正沉浸于喜悦的几人不敢置信的问道。
“首先,这里是一片平原,都是农业为主,没有矿产,建设难度要通过火车运,要考虑成本问题。”
“现在那边不是有火车吗?运这些也不难吧?”
“是不难,但是还要考虑其他的,这里是优质产粮区,一年两季粮食,如果建成经济区,估计要占不少地。”
“这个还好吧!实在不行,就建成城市群,以四省的地市为基础。”
“是啊!这确实不是问题!”
“以上都还好解决,但是你知道这块地方出过什么人吗?”
几人听到这话,顿愣了一下。
“啥意思?建经济区和出过啥人有什么联系吗?”
杨兴武听到这里,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追问。
“俊才,你就别藏着掖着了,快说说?莫非有什么难言之隐?”
“那倒不是,就是那边名人挺多的,除了孔孟和老庄、墨子之外还有刘邦、项羽、曹操、孙权、袁绍、李煜、萧道成、萧衍、刘裕、李昪……”
“卧槽卧槽……这么牛掰的吗?”
“嘶……这也太夸张了吧?”
“咳咳……”
听到孙俊才的话,宿舍里顿时响起了一阵吸气声。
“卧槽?这么多大名人?”
“是啊!也太恐怖了吧!”
“刘邦、项羽、曹操、孙权、袁绍,这五个我都知道,后面几个是?”
“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开国皇帝。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的这句词听过吧?这里面的寄奴就是刘裕的小名,南北朝宋朝开国皇帝,史称宋武帝!”
众人听了孙俊才的话,纷纷陷入了沉默。
杨兴武听到这话,也不由得感叹。
这他娘的也太恐怖了,我滴个乖乖,简直就是全国最强创业天团了,孔孟、老庄还有墨子这是引领思想。
后续的那些人,那个不是显赫至极的人物。
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人,他虽然不了解,但是能进入辛弃疾词的,又岂能是庸人?
即便他不知道后面这些人,单单前面的刘邦、项羽、曹操、孙权、袁绍这五个人,就能知道个大体情况。
前面两人终结了秦朝,后面三个终结了汉朝。
想到这里,杨兴武不由得有点担心起来,余教授跟他说,淮海经济区快的话年底就会有消息,慢的话两年之内也会有结果。
他以前没咋听过这个经济区,要么就是不太出名,要么就是胎死腹中了?
或许是成功了,不是他不关注的方向,对这个不了解也正常。
听了孙俊才的介绍后,这样看来,这个淮海经济区有很大的可能无疾而终了!
只是让杨兴武想不通的是,为啥这片土地上怎么会发生这么多事?
带着疑问杨兴武有仔细看了看地图,又翻阅了一下历史资料。
突然想起来,舍友刚才说到黄河故道。
如此一看,杨兴武也就明白了。
黄河一决堤,首当其冲的就是淮海这片平原,百姓活不下去,自然就会揭竿而起。
“那咋办?这么说来?淮海这片要没了?”
“很有可能,这么说来只能再看看,朝歌、东昌、顺德这三个地方了?”
“不一定,要不都分析一下,经济就分析经济,不要掺杂其他的,何况现在都是新社会,也不用这么迷信吧?”
“这倒是,何况黄河都改道了,未必不能成?”
“哥几个,要不试试?”
“那就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