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百七十八 稳了(1 / 1)江湖无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上,吃点饭吧。”多尔衮捧着托盘,小声地说道。

皇太极半摊在椅子上,动也不动,道:“放这吧。”

“皇上,胜败乃兵家常事,待南军出城,自有破敌之时。

若是皇上消沉,全军又当如何?”多尔衮劝道。

“是啊,若是朕消沉,全军又当如何?”皇太极直起身体,道:“一起吃吧。”

“臣已经吃了。”多尔衮放下托盘,束手而立。

皇太极吃了几口,问道:“伤亡可曾统计完毕?”

多尔衮抬眼看了下皇太极,不太想说。

怕他吃不下饭。

皇太极敲了敲碗,道:“你以为朕有那么脆弱?”

“臣不敢。”多尔衮犹豫了一下,道:“死伤八千,十一个佐领,三个参领,还有副都统董鄂席汉。”

皇太极晃了一下,佯装无事努力刨饭,吃了几口,说道:“尸体都抢回来了吗?”

“没……没有……”

砰~

皇太极把碗蹾在桌子上,道:“不吃了,巡视伤兵营去。”

多尔衮不敢再劝,低着头跟着后面。

这顿饭吃的,索然无味。

奈何他在众兄弟里年纪最小,被诸人派了这個任务。

没进伤兵营,就有无数惨叫传了出来。

屠宰场的场面。

辅兵拖着尸体往外走,大量伤兵躺在地上,郎中就近拖人开刀取子弹。

有些被打断胳膊腿的直接上斧头剁掉残肢,随意敷一把草药后包扎。

血水横流,刀子斧子随意地放在地上。

即便如此,伤兵还得感谢大汗,若非他努力建设医学,伤兵们只能依靠萨满的战歌回血。

战歌确实可以回血,还能筛掉心不诚的战士,老灵验了。

可惜,把努尔哈赤唱死了。

于是,皇太极建了太医院。

与建虏伤兵营一样,明军伤兵营也是单独建立的,免得其他人看到伤兵惨状而失去斗志。

但与后金比,大明的医疗团队更加专业。

按照轻重伤分类,重伤又分手术与不手术的,并且有消毒措施、麻醉药。

杨威利就是轻伤。

胸口中了一箭,自己拔了,属于皮肉伤,一只胳膊被打脱臼了。

“杨排长,消毒了,有点疼,忍着。”护士姐姐递过来一截木头。

咬着,免得惨叫。

杨威利嘿嘿一笑,说道:“看着姐姐,这点痛算什么?尽管来吧。”

“是嘛?”护士璀璨一笑,道:“姐姐就喜欢你们嘴硬的。”

酒精洒下,杨威利啊地一声叫了出来。

“别动。”护士用镊子拨开伤口,又浇了一遍,还刮了刮。

咔嚓~

旁边正骨郎中不讲武德,趁杨排长不注意的时候偷袭,直接把骨头给上了。

“别动。”护士姐姐取过针线,下意识地往头皮上抹,幸亏反应及时止住了。

护士把针线在酒精里涮了涮,道:“别动啊,姐姐手艺一般,缝歪了可不好看。”

“好看,姐姐好看。”杨威利顿了下,带着讨好说道:“姐姐人善貌美,小弟十分仰慕,就怕累着姐姐,姐姐看能不能把酒精给小弟,小弟回去自己消毒。”

护士一边下针一边问道:“兑多少水喝着最好?”

“一倍有点烈,两倍的滋味最佳。”杨威利下意识地回道。

“呵!”护士不屑一笑。

杨威利发现暴露的真实目的,讪讪一笑,不说话了。

女护士都是宫女出身,容貌绝对不差,但是看得碰不得,再说了,女人哪有酒精攒劲啊。

“骠骑。”呼喝中,杨肇基走了进来。

建虏伤亡八千,明军伤亡近两千,郎中们忙碌一整晚,才处理了伤员。

天色微亮,三百多条大小船只出现在杓子河口外的海面上。

当先十多条快船上桨手奋力划桨,逆流进了杓子河口。

铛铛铛~

河口虏兵奋力敲响铜锣,随即有狼烟冲天而起。

轰轰轰~

快船上的速射炮火力全开,顷刻间把建虏观察哨夷为了平地。

没有杀伤。

盖州城下伤亡惨重,皇太极这在到处抽调兵马,尤其是东岸这些百姓较少的地方。

杓子河口观察哨本来有二十人,如今只剩下四个,按照规定,他们点燃狼烟就能跑。

就在即将远离时,十夫长回头看了一眼,下意识地勒马回头。

十艘海船在快船牵引下,直接冲到了岸上。

踏板落下,明兵鱼贯而下。

没有停留,上岸三百步后,立刻操起铁锹锄头挖壕沟。

“不好,南兵登陆了,速速通报!”虏兵大惊,立刻打马狂奔而去。

明兵也不管,只顾埋头挖坑。

杓子河口没有村镇,想要长久驻扎,只能自己修。

后面的海船在快船牵引下陆续进入河道,以抢滩的海船为中转搭建踏板,军兵物资陆续下船。

当三千兵登陆后,毛文龙松了口气,道:“首辅,成了。”

袁可立点点头,道:“杨肇基在盖州打的好,所以这边轻松,要抓紧时间构建城池,虏酋肯定不会甘心的。”

“首辅放心,我亲自坐镇,绝不会有失。”毛文龙胸口拍的砰砰响。

“为帅者,当总揽全局,岂可坐困枯城?你要相信继盛和率伦。”袁可立批评道。

搁前几年,毛总肯定要反驳的,如今修身养性,脾气好了许多,乖乖应是。

“走,上岸去看看。”袁可立说道。

“是。”毛文龙伸手去扶袁首辅。

这不是媚上,是媚皇帝。

谁不知道皇帝最倚重首辅呢。

到了岸上,只见军兵把沙土装进草袋里,随即把土袋堆叠。

以辽东的气候,这种土墙坚持过冬不难。

又有军兵开到远处砍伐树木,不管是烧火还是做工事,或者是防止建虏采伐,砍掉树木都是必做的。

到了晚上,打起火把继续干,彻夜不歇。

等到天亮,皇太极接到了奏报。

砰~

皇太极拍案而起,道:“好一个南朝小儿,好一个袁可立,竟欲鲸吞辽南!”

阿济格拜道:“陛下,臣请为先锋,击南军入海!”

“豪格。”皇太极叫道:“领本部人马为先锋,立刻赶往杓子河口,济尔哈朗,领兵三千进驻绣岩城。阿济格,待大军拔营,埋伏于后,若南军出盖州,击之。余者,整顿各部,击南军于杓子河口。”

“臣遵旨。”各将领命而去。

杓子河口外就是鹿岛,东江重要据点,河口内外一直是东江袭扰的重点区域,荒废了很久,被明军占领没什么若是,但是后果很严重。

杓子河宽敞水深,通航条件远胜于黄骨岛堡北面的鹰纳河,有利于明军随船机动。

逆河向东,过了三岔口,北方是杓子河上游,南方是五重河,五重河中游是绣岩城。

到五重河尽头有大片岭墩,墩东十多里就是清河源头,有大片岭关、上哈塔墩、石门关等堡城。

占据两条河沿线,辽南腹地便稳如泰山。

所以当皇帝拨了足够的银子后,袁首辅调整了战略计划。

皇太极则不能淡定。

不但要防止盖州明军出击,还要沿河驻防,更要想办法把毛总赶下海。

特别是绣岩城是截断盖州和杓子河口联系的关键,不驻扎五千兵,晚上都不敢闭眼睡觉。

兵力不够了啊,家人们。

就在皇太极忧心忡忡时,快骑来报,阿敏带兵回来了。

及时雨啊!

皇太极亲自出营迎接。

礼毕,皇太极拉着阿敏,赞道:“未曾交手,便驱赶虎墩兔于千里之外,大涨国朝威风啊。”

“都是皇上威风,臣不敢居功。”阿敏谦虚地回道。

“你回来的正好,盖州防御,就交给你了。”皇太极一副朕很看好你的模样。

虽说没有参战,但是阿敏有眼线,知道明军打的有多凶,自然不想承担这个任务。

阿敏没有犹豫,拜下道:“臣定不教南兵出城一步。”

“朕已经在筹备水师,皆归你调遣。”皇太极丢出一枚砝码,又道:“事关全局,莫要疏忽。”

“臣谨遵圣谕。”阿敏领命。

花了一天时间收拾了辎重,交割防务后,皇太极带领大军向东而去。

见皇太极大纛移动,杨肇基笑道:“盖州定矣!”

“骠骑,是否出城追击一番?”陈新甲问道。

“不必,遣快骑通报赵率伦即可。”杨肇基看向建虏大营,道:“派斥候去抓几个俘虏,问问谁驻守在外的。”

盖州城轻松了,杓子河口依旧紧张忙碌。

一条勾连杓子河的圆形壕沟已经成型,每隔十步有一座沙袋堆砌的炮垒。

上下两层,下面两门虎蹲炮,上面一门速射炮,顶上盖着木排,木排上铺着泥土,可以有效防止火攻。

以炮垒为核心,再筑土墙遮护大营,而抢滩的十艘海船会一直留在岸上,作为固定炮台。

就在紧张忙碌中,一部虏兵出现在了侦骑的视野里。

“首辅,虏兵抵达,你该回朝了。”赵率伦劝道。

“行,交给你了,守到明年开春。”袁可立很干脆。

“首辅放心,皇帝拨了那么多钱粮,打赢了还有赏钱,肯定没问题。”陈继盛信心十足。

袁可立没有多说,转身上船。

战略大师不干涉战术指挥,没必要留在这里。

就在袁可立登船回京时,对面的李朝国王李倧接到了明军进攻辽南的消息。

来啊,奏乐,起舞,贺起来。

李倧觉得快活极了。

去年建虏的进攻把他吓得弃国而逃,今年又两次遣使诘责,如今使者尚在,动辄叫喊着出兵灭国,搞得他心慌意乱。

现在好了啊。

大明爸爸进攻辽南,建虏还能分兵东顾?

稳了。

嗨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