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百五十三 藩王的内卷(1 / 1)江湖无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袁崇焕奏报。”

皇帝接过。

看袁崇焕打算调集一部分朝鲜兵入安南当屠刀,陷入了沉思。

此事有利有弊。

土地是有数的,土著是无数的。

清一遍,腾出房舍田地来,不需要重建,还能获得初始发展资金与物资。

坏处就是制造仇恨,不利于统治。

真能杀干净的话,肯定不会有反抗,问题是不可能杀干净的。

还需要考虑国内的舆论。

大明,不,纵观历朝历代,成大事的都行王道,导致大家的道德要求很高。

真纵兵屠城,领兵大将不被弹成筛子才怪。

文化人嘛,要体面。

袁总能提出这个意见,确实勇。

“把这个奏折分给诸将讨论,记住,严禁外传。”皇帝把奏折递给了张承恩。

张承恩看了,把奏折扔进火盆里,道:“陛下放心,此事列入夜间讨论课,臣提议的,于别人无关。”

这觉悟,差一场大功劳就能接杨总督的班。

“告诉杨肇基等人,组建两万朝鲜军,按照当初的戚家军训练,用作散兵。”

说完,皇帝打开第二份奏折。

东郭灵梦与鹿岛藩签订的贸易协定。

“批了。”皇帝顿了下,补充道:“告诉内阁,朕任命的将军,可以签有利于大明的条约,若是对方不执行,出兵击之。

这份协议不错,算东郭灵梦将功补过。”

徐应元接了奏折,刚要送出去,又被皇帝叫住了。

“把奏折送给郑芝龙江成志,让他们好好看看。”皇帝吩咐道。

“爷,是鼓励他们挑衅?”徐应元问道。

“不,是告诉他们,占据优势的时候别手软,劣势的时候也别怂。

东郭灵梦敢以两艘战舰挑衅一国,不正是朕站在他后面吗?

都是朕的臣子,朕一视同仁。”皇帝说道。

“奴婢明白。”

目送徐应元离开,皇帝伸了個懒腰,道:“行了,早点休息,明日进宁国府。”

马鞍山铁矿位置确定,皇帝没有停留,继续往西,横穿太平府,进宁国府拐回去广德府,再回应天府。

不一定看到什么,却能让地方官紧张起来。

皇帝盯着呢。

就在皇帝进入梦乡时,德王朱常洁看着面前的公文在发呆。

睡不着。

根本没心思睡。

刚被皇帝勒索了一百万两,又要四十八万九千两,真当藩王家有聚宝盆啊?

是的,涨价了。

一年三千两,童叟无欺。

“王兄,这钱不能交啊!”朱常澍痛心疾首地说道:“一百万后又五十万,以后呢?”

“不交怎么办?削爵啊!”朱常洁满脸痛苦。

银子是真舍不得,但藩王才有富贵,不是藩王,吃糠都没菜。

“他敢!”朱常澍拍案而起,道:“只要诸藩同心协力,他敢全部削掉?”

“就怕其他藩王不愿意啊。”朱常洁越发惆怅。

朱常澍义愤填膺地说道:“王兄,不如小弟联络其他宗室,坚决不交钱,我就不信他敢不顾亲亲之谊。”

“这……”朱常洁犹豫一阵,道:“那你联系诸王看看。”

“好。”朱常澍应下。

出了书房,到了前面,迎面撞上了德王府长史王芝平。

朱常澍走过去,掏出一块玉坠递了过去。

“郡王放心。”王芝平笑着拍了拍朱常澍的手,进了书房。

“大王急召臣来,有何吩咐?”王芝平明知故问。

“孝陵着火,陛下令各藩捐银助工,德藩需出五十万,长史也知道,德藩刚被罚款一百万,实在是没钱了。”朱常洁哭穷。

“大王,臣以为此钱不该出!”王芝平义愤填膺地说道:“以孝为名,行勒索之事,非仁。当联系诸王,抵制此令。”

三弟这样说,是因为郡王也要交钱,长史这样说,肯定是皇帝干的不地道。

长史由朝廷委派,拿朝廷俸禄,是皇帝的人。

王芝平表示不是。

周国桂国的才是。

都说南京做官是没前途的,到王府做官更惨。

工资拖欠,讨薪无门,升迁无望,只能等退休。

想办法搞钱。

没门路。

路边的狗叫两声会有人看两眼,王府官喊破嗓子,别人只会问破嗓子是谁。

甚至不讨藩王欢心,长史在王府里都说不上话。

还有比这更惨的职位?

王芝平与朱常洁关系一般,偶尔落个歪瓜裂枣,养老都难。

正好朱常澍想朱常洁被削后继承王位,于是两人一拍即合,一起撮弄朱常洁别交钱。

两人估计朱常洁会被削爵,但是不会除国,到时候朱常澍顺势上位,继承德藩财富,给王芝平十万八万养老金,双赢啊。

朱常洁确实舍不得花钱买平安,带着期盼问道:“长史可有良策?”

王芝平说道:“臣当上折抗辩,另外请大王联络诸藩,拒绝交款。

陛下虽然强横,却也不能罔顾公议强行削藩。”

“长史不妨与三弟商量,办好此事,孤必然有赏。”朱常洁画大饼。

你这样,别怪我把锅给端走了!

王芝平再无顾虑,痛快应下。

转身就去找朱常澍。

朱常澍是老三,封纪城王,只有俸禄没有田地产业,如今朝廷时时拖欠,全靠大哥接济。

跟要饭的一样。

本来就穷,还要交三年俸禄六千石,折银四千八百两,吃土了好吧。

愈发眼红大哥的亲王了。

“长史,如何?”朱常澍急切地问道。

“让大王联络诸藩,抗拒交钱。”王芝平笑道。

朱常澍说道:“孤觉得应该写信问候诸藩宗室,长史以为如何?”

“不,应该劝诸藩交钱,只有德藩突出,陛下才会怒而削爵,大王才能上位啊。”王芝平说道。

“此言有理。”朱常澍犹豫片刻,问道:“只是皇帝会不会直接除国?”

除国不只是把朱常洁贬为素(庶)人,而是这一系的郡王将军中尉全部贬为素人。

朱常澍也落不到好。

“所以大王要想办法筹集银两,悄悄给皇帝送去。

兄终弟及,兄不孝而弟悌,大王不上位,天理何在呢?”王芝平摊手反问。

朱常澍拉住王芝平的手,深情地说道:“孤不幸晚生两年,却三生有幸得长史相助,待孤上位,必与长史共富贵!”

商议妥当,分头行事。

周王府,数十架车已经准备就绪,仆从正在往上搬箱子。

皇帝仁慈,特旨免了周藩孝敬,但是朱肃溱还是决定表表孝心。

好多赖在开封几年。

好儿子一天一封信,明天断案,明天领军打仗,没事就找桂王逛青楼。

此间嗨,速来。

朱肃溱确实心动。

但是周藩二百余亩地,商铺商队数百,每年收益过百万两。

舍不得。

再干几年,给儿子多攒些家底。

为免皇帝强制移藩,该尽的孝心就要尽到。

按照标准,七十四万四千两,倍之,再凑个整数,一百五十万。

下血本了。

别问,问就是有钱任性。

周王这一系还是比较朴素的,二百四十八年传承,存银大几百万,孝敬皇帝的只是毛毛雨啦。

周国建设才是无底洞,但是只要周王赖着不走,就有源源不断的资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