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百一十六 盐政改革(1 / 1)江湖无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踏踏踏~

一骑飞奔向钟府,骆养性精神一振,待近了一看,骆养性瞪大了眼睛。

身穿白色,头戴孝布,这是报丧的。

果然,那骑士跪在门口叫道:“姑爷,老爷病逝。”

骆养性傻眼了。

蕲州的龙口雅也傻眼了。

嫌疑人,不,甚至不能说是嫌疑人,只是无可奈何之下进行的调查。

就凭沈复仇一番话,完全不能做证据。

京师里,皇帝收到了袁世振病逝的奏报。

召集内阁商议。

谥号与追封由礼部合议,接替人选由吏部提议,内阁不需要操心。

盐政怎么办。

“南巡时,朕曾经考虑过刊发银票,以取代盐引、宝钞,诸位辅臣以为如何?”皇帝说道。

“陛下。”郭允厚说道:“去年盐税收入三百万两,比往年剧增,却已臻极限,无可能继续增加。

然按照京畿地区的人口普查数据推算,粗略估计国朝人口在一万万五千至八千万上下。

按照一人一年三斤盐算,一斤盐出场价格十文钱计,国朝盐税至少四百万两,但实际上,若盐价在十五文,则百姓食用盐会增加,至少翻倍计,盐税八百万两。”

盐业是个大市场。

郭阁老计算的是未来理想状况,却没有重复说当今的状况。

朝廷每年发一千五百万引,每引折银二钱,而一引三百斤,算下来朝廷的批发价才零点八文一斤。

便宜?

便宜了盐商。

盐商们为了保持利润,会把盐价控制在三十文以上。

为此,他们会联合起来,控制从盐场兑盐的数量。

还要加点沙土。

一斤只有十四两盐,还有二两是沙土。

反正朝廷的盐只能卖给他们,别人碰都不能碰,百姓不买就没得吃。

按照一万万五千人每人每年吃三斤盐算,这是一个超过一千三百万的大生意,然而朝廷只赚個零头,千万两被盐商们赚去了。

朝廷想对半分甚至吃大头?

盐商们能同意才怪。

“当前的局面是盐引泛滥,而盐场的盐堆积如山,若想利国利民,允许百姓参与贩盐是最好的方法。”郭允厚说道。

“如此算来,确实应该全面放开盐的买卖。”李国普点头道。

“关键在于当今盐商得态度。”朱燮元说道:“矿改之所以能成,一则是矿主待旷工苛刻,民心不在,二则是淮南矿主袭杀官军,无人敢为其发声。

但是盐商有大量的缉私巡丁,其装备精良,粮饷充足,一旦起乱,则殃及全国。

就算不考虑这些,盐商与权贵勾结由来已久,一旦提议废除盐引,朝中必然是阻力重重。”

“造反之事,其实无需考虑太多。”徐光启说道:“以南北两京营之规模与精锐,盐商们想造反,巡丁决计不敢的。

前提是妥善安置。

不给他们活路,只能啸聚山林抢一条活路,甚至揭竿而起。

当然,就算他们揭竿而起也是不堪一击,实在不足为虑。”

“安置不难。”李标说道:“全部调往交趾,度过灵江一路往南打,打到湄公河三角洲后,按照现下军兵的待遇授予田地。”

“辅臣此言有理。”皇帝点点头,看向了首辅。

没看到。

首辅依旧在沉思。

兹事体大,容不得半分疏忽。

皇帝没打断首辅,自顾自说道:“褚辅臣以为,银票如何?”

“臣以为势在必行。”郭阁老首先支持。

铸造银币可是获利颇多,但是银铜币毕竟是金属货币,比如银币最多就三成,纸币则不一样。

一、二、五、十、五十、一百,一张纸币制造成本一文钱不到。

至少一千倍的利润。

“陛下曾言,银票与盐挂钩,若想发行银票,须得解决当前盐引。”朱燮元说道。

不只要师出有名,还要有足够的钱去把成年盐引兑换了。

最初的开中法,是盐商把粮食送到边关后领盐引,后来折为银子,交钱就能买。

“估计市面上有多少盐引?”皇帝问道。

“今年一千五百万引兑了七百余万,历年积欠两千余万。

按照此数计,须得准备四百五十万两银才能把盐引兑回。”郭允厚说道。

袁世振为了提高盐税,一引作价二钱,而以前是……一钱四五六的样子。

“这笔钱,朝廷拿得出来,何况是以银票抵账。”袁可立开口,道:“只是朝廷的信用不能拿出来。”

在坐的都懂。

给出去容易收回来难。

这就是朝廷给出的交换条件,你现在一句话就不认账了?

而且纲法是朝廷刚推出来的制度,说废就废,以后谁跟你玩?

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

所谓师出有名。

“或许可让袁世振抵罪。”朱燮元说道。

袁世振骗了皇帝,因此纲法废除。

这理由很充分。

“袁卿功劳显著,其病逝任上,岂可蒙受不白之冤?”皇帝否决了右辅的提议。

“陛下圣明。”首辅说道:“盐政改革势在必行,如今时机未到,缓缓图之,不过却可以先剪除其羽翼。”

“何人可主持此事?”皇帝问道。

首辅说道:“交趾日趋稳定,云南之患日减,臣以为可把史永安调回来主持此事。”

袁可立没说的是,让史永安接替黄克缵的班。

今天这么重要的会否不来,黄阁老确实是不能留了。

史永安把盐政办好,足够入阁。

“何人接替以应对东吁威胁?”皇帝问道。

李国普略略思考片刻后,道:“杨肇基治理开城可圈可点,或可为云南总督,另有福建朱一冯任满,可为副。”

“善。”皇帝点头同意。

有东番遮蔽,福建巡抚的军事能力差一点也不要紧,主要还是治理地方。

至于福建巡抚人选以及后续一串的人事变动,那就是吏部该头疼的事。

盐政事关重大,小会结束后没有在大朝会上议论,只宣布调杨肇基和史永安回来。

等谈妥了再宣布,随即立刻调兵押解缉私盐丁们南下,可以防止盐商挟盐丁造反。

没了盐丁,盐商不值一提,到时候怎么处理,就看朝廷的脸皮有多厚。

不要脸就往死里整,要脸就仅仅收回盐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