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里,阁老们看着锦衣卫的奏报,面色严肃。
假印案结,袁世振为主犯,其推行的纲盐法可以作废了。
乱臣贼子之所为,不足为凭。
这理由没人能反驳。
“是否全面废除盐引,发行银票,允许百姓自行贩运?”皇帝问道。
“自当如此。”郭允厚说道:“只是发行多少,尚需斟酌。”
“这需要斟酌什么?只要不贬值,尽可以印得。”李国普已经开始畅想大把花钱的场景了。
建虏很跳?
一百两一个首级,见头给钱,以大明人的热情,无需十年,女真就会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显然不能这么乐观。
郭允厚说道:“银票,是无中生银,不考虑百姓接受速度,即便只超发一半,依旧会多出几千万两来。
如此多银子流落民间,必然抬高物价。
京师物价就是证明。
陛下给京兵以厚饷,京兵多就地花钱,导致京师物价上涨了一倍有余,而百姓做工所得,仅仅上涨了一半。
实际上,百姓赚的钱多了,生活却越发困苦。
若非朝廷一直在控制粮价,怕是京畿已经饿殍遍地。”
货币超发会导致货币的实际价值下降,购买力降低,物价水平上升,这就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会侵蚀人民的财富,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尤其是对于低收入群体,通货膨胀的冲击更大,会加剧贫富差距,激化社会矛盾。
不只郭阁老发现了,袁可立同样发现了这個问题。
“陛下,关键在于如何控制超发?”首辅说道:“动动手就有钱,臣都不能控制自己,遑论别人。
若有朝一日中枢陷入财政困境,如何能够保证不超发滥发?”
保证不了。
任何制度都不行。
皇权社会的通病。
只要皇帝坚持推行,就一定能推出去。
因为皇帝掌握着人事大权,可以把反对的人开掉,换上愿意干的。
基本上,是否超发滥发,全凭皇帝自觉。
皇帝自然不可能自我限制权力。
“朕觉得,还是要发行银票,朕可以保证这十几二十年不超发滥发。
有这么长时间,应该已经国泰民安了吧?
朕到时候纵情享乐,最多就是大兴土木,想来超发不了多少。”皇帝说道。
“或许问题没那么严重。”徐光启说道:“成祖以来,海外流入国内的金银不计其数,然而未见物价上涨,何故?
赚来的银子,全部被埋在了地窖里。
所以抄贪官污吏往往能够起获大笔金银。
以此类推,或许银票发行后,只要朝廷认真执行破损银票兑新票,肯定有诸多人将之藏起来。”
“说不定藏着藏着就忘记了。”皇帝接了一句。
诸人都笑。
忘记了,相当于朝廷多了一笔钱。
一人一二两,朝廷就能多出一万万两。
皇帝说道:“至于物价上涨而百姓所得不涨的问题,朕以为,可以废除徭役制,改为招募,其工价按照当前市价核算。
百姓有钱才能花钱,花钱就会带动商业发展,朝廷可以通过商税收回一部分。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以国朝募兵一百万,全部按照现今京兵标准,一年军饷开支二千五百万,以银票支付,并无压力。
这二千五百万中,有二千四百万给到军兵家中,衣食住行,会解决多少百姓的生计呢?”
“陛下圣明。”朱燮元说道:“京营迟迟不能扩大,全在于军饷限制,此顾虑一去,可以全面军改。
而作战胜利,朝廷威望巩固,陛下威信越隆,有助于银票推广。”
“江南地区水利调查,确实需要开挖河渠湖泊,然而没钱。
即便分批次实行,朝廷调拨的钱粮也难供应,若是银票……”
只要皇帝不超发,银票的好处无穷无尽。
就像首辅说的,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发!”皇帝拍板。
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
皇帝拍拍手,让把银票母版取来。
一百、五十、二十、十、五、一,总计六种面额。
正面分别太祖(洪武)、成祖(永乐)、恭仁康定景皇帝(景泰朱祁钰)、世宗(嘉靖)、神宗(万历)、光宗(泰昌)的画像。
“太祖成祖之功绩,无需争论。
景皇帝力挽狂澜,存续国祚,功莫大焉,值得上银票,着令内阁重定景皇帝庙号。”皇帝解释了一半。
嘉靖、万历其实还不错,泰昌就完全是沾儿子的光。
银票反面则是华夏帝国的标志性景观,比如长城、京城、黄河、长江等。
首辅把玩一阵,道:“此票精美,难以仿造,值得收藏。”
皇帝笑道:“待换版后,这套母钱送与首辅珍藏。”
“多谢陛下赏赐。”袁可立毫不客气地收下后,又道:“区区一百八十六两银,足见老臣价值。”
“陛下忒也偏心。”左辅政表示自己也想要。
没问题,编号一到九的,赐给阁老们收藏,虽说比不上首辅用的母版钱,却同样珍贵。
发行银票确定,话题转到了新的盐政上来。
“臣以为,现在就该调派兵马前往各盐场,以备不测。”朱燮元提议。
大明盐场可多了。
沿海的长芦、江淮、东番、琼州,陕西的池盐,四川的井盐,还有一些小规模盐场。
盐丁众多,潜在的风险很大。
“可。”皇帝点头应下,传枢密院三位大哥。
有言防患于未然,又言先下手为强。
把军队派出去,那些缉私队老老实实听安排就罢了,但有异动,直接铲平。
就在内阁与枢密院商议如何调派军队时,扬州城里,一众盐商聚集在一起,商议如何对策。
什么对策?
袁世振被扒出来晒太阳,纲盐法是否会被废除?
海商们没有孤注一掷,一方面是郑芝龙集团先投了,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玩意全凭自家努力,没有世袭的可能,缺乏动力。
矿主们没孤注一掷单纯是因为没实力。
盐商们可是有实力有动力的。
“先砸钱,让朝廷延续纲法,若是不行,发动手下儿郎们闹一闹。”
“上次袁世振下台,纲法依旧继续,这次应该可以。”
“实在不行就闹,几万人,朝廷不可能不听的。”
盐商们议论纷纷,很快达成了一致:银弹不行上炮弹,就不信摆不平朝廷。
决心很大。
世代相传的富贵,绝不能就这样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