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尽天明,橘红色的晨曦已在天际吞吐夜幕。
白日到来之前,刘备已在武担山上高设祭坛,一则祭拜路神,二则祭拜北方主神黑帝。
此番北征凉州,实属机密,除去少数参战人员之外,余者皆不知晓作战目的。
即便是今日前来送行的,也就只有左将军府中的寥寥数人。
赤红色的汉家大旗下。
刘备执剑,目光坚毅。
在诸葛亮、张飞等人的注视下。
刘云登台拜将。
“今拜升之为讨魏护军。”
“此番北伐,必要克敌而归!”
鸳鸯剑在握,刘备双手转呈,神情肃穆。
刘云接过鸳鸯剑,也意味着,他正式成为了北征凉州的总统帅。
护军者,乃监护北征诸军之意。
由于刘备此刻还没称王,无法授予假节。
刘云只得以护军之名,行统帅之职。
“云,敬受命!”
刘云接过鸳鸯剑,转身看向脚下的大好河山。
遥遥蜀中行,灿灿青云志。
来年续写凉州词,在忆山盟誓。
此行南下,历经官场、情场、名利场。
诸多风雨皆已消散。
而今,壮士堪用,军心振奋,偏师不远万里赴凉州,必将掀起狂澜。
祭礼作罢,刘备一行人护送刘云下山。
身后张嶷已带着四千羌兵北上。
讨魏护军的旌旗高扬,被寒风吹的猎猎作响。
刘备一路语重心长,二人身骑战马,并肩而行,直至离城三十里外,刘备方才停马。
刘云回首,朝诸将拱手行礼。
“甲胄在身,恕在下不能下马行礼。”
“主公,军师,千里送别,终有分离,诸位至此吧。”
诸葛亮羽扇轻摇,嘱咐道:“升之,此番远征,跋山涉水,又深入敌后。”
“万事皆要准备周全。”
“若是敌军势大,则见机而退,万万不可与之死斗。”
刘云颔首道:“军师放心,云心中已有定数。”
“早年,云游历三辅、凉州,精通此地兵事。”
“凉州,诚乃大汉西陲,国之边塞,失之则亡国灭种。”
“曹贼为进位魏公,以恢复九州之制,割舍凉州之名,诚令天下将士寒心。”
“凡我汉家儿郎,必要奋死夺回失去的凉州,不教在这片土地上为保全国境而流血牺牲的将士的鲜血白流。”
刘云陈词慷慨,诸将士义气振奋。
四女在临别前,齐齐来送,各有珍藏相赠。
刘云一一接纳,转头又将南行之际,从南中得来的《异物志》转呈辛宪英。
“此书乃汉儒杨孚所著。早闻辛姑娘热忱山水,如今乱世,虽不能亲至,也可观此书博览众闻。”
辛宪英自是爱读书的,刘云身无他物,没什么东西赠予,便以此书,以作临别赠礼。
辛宪英将竹简置于胸前,恬静的笑道。
“恩公多加珍重。”
刘云又调笑道。
“此番去陇西,当路过辛姑娘祖籍。”
“不知姑娘家在何处,若有亲友仍在,云可代为问候。”
辛宪英眼眸微蹙,凝眸不言。
这恩公分明早已知晓她的身份,却偏偏还要打这等迷糊,辛宪英有苦说不出。
“恩公,莫要多问。”
“早些启程吧。”
刘云点头称是,一一拜别友人。
途径师妹面前,这少女早已哭的梨花带雨,说不出话来。
只喉咙呜咽,断断续续的说着:“师兄……师兄。”
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啊……
刘云细细安抚,又与张莺莺道别几句。
“刘郎慢行,万事顺利。”
“姑娘珍重。”
刘云安然上马。
一声“诸将进发。”
千军万马,爬冰卧雪,穿越绵延金牛道。
直入凉州去。
待众人散去,平原上早已瞧不见马队的身影。
辛宪英环顾四周,却怎么也没看到马云禄。
“莺莺妹妹,不知马姑娘何在?”
张莺莺念及此事,颇感头疼。
“她啊……西凉玄燕,谁栓得住。”
“昨日,云禄就不见踪影了。”
……
刘云行军数日后。
蜿蜒古道上。
火把林立。
时,天降大雪,一片寒彻。
青年身披黑袍,策马在前,白雪零落一身,尤不见退缩之意。
身后,青羌、牦牛羌、白狼羌,各部羌兵组成的飞军早已换上汉家绛甲。
蒙蒙黑雾中,一派鲜红之色在栈道间攀山越岭,宛若赤龙窜动。
副将张嶷手持火把,拿来舆图为刘云指路。
“将军,前方即是白水关。”
“出关走景谷道,沿白水北上,即可到达西倾山。”
“到了此地,魏军细作,便难以察觉我军动向。”
刘云收起舆图,点了点头。
凉州地形狭长,夹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之间。
此番远征的目的地——陇右位于陇山以西,山地、高原、平原与河间谷地并存。
此行攻袭陇右,汉川的山地兵便能发挥效用。
等到了河间平地上,西凉铁骑又能大展身手。
“走吧,入关与马将军会合。”
一声令下,四千飞军进入巍峨险峻的白水关。
是夜,夜风狂啸。
陇右,汉阳郡,冀县。
汉川战败后,郭淮留镇陇右。
他矗立在许仪的墓前,眼中漠然。
这个少年给魏军断后,身中八创。
刘云壮其气节,特地令人奉还尸首,郭淮将其葬于汉阳。
上一次战争的教训仍在,郭淮针对魏军体制的问题,再三向曹操提出改革。
可消息刚传到邺城,便被驳回。
曹操只说了句:“郭伯济自是良将,然今后军中事务,不必再言。”便把郭淮的建议全部驳回。
郭淮看得到魏军之中的种种积弊,却无法改变。
每一个政策背后,都有数以万计的利益群体。
曹操此刻面临刘备孙权两面夹击,不可能在这时候大刀阔斧,改变军户制度。
况且,曹操不认为士兵们敢反叛,妻女人质都在邺城,这要捏住这一点,魏军士兵就必须忠诚于曹魏。
至于战死之人,曹操也不在需要像两汉一样给与抚慰,乱世吗,就得有了乱世样。
只要打胜了仗,女人随你玩,府库随你抢,你所有的不满和愤怒全都发泄在敌国境内,这样就够了。
至于福利?醒醒吧。
大魏的军户,就是最底层的奴隶。
冬衣是赏赐给领军将领的,与普通士兵无关!
每年魏国还会给群臣颁发御衣和女奴,也就是‘生口’。
但是这一切,都仅限于大魏高门。
底层兵士,常年在外征战得不到轮休,已经实属常态了。
就算回了家,妻女都被人掳走,回家还有什么意义?
时局动荡,前途昏暗。
望着银装素裹的大地,郭淮无奈道。
“天寒地冻,将士们没有过冬得衣物。”
“在此寒冬下,每日还要操练。”
“别说三月发兵了,就是到了六月,我也很难将他们带出去攻打汉川。”
话音方落,郭淮身后,黑雾中,骑兵停驻。
一位年轻的将领缓缓踏破迷雾走来。
此人身骑黑色大马,穿着一身金甲,神情威严的翻身下马,他落地时,脚步声极重,战马也不耐烦的甩着尾巴。
“伯济,为何抱怨?”
郭淮回头看去,那将军刚刚田猎归来,身后的马队载满了野鹿,野猪之类的战利品。
“为该抱怨之事,抱怨而已。”
“上個月,我上表魏公,请求准许关中残兵回国轮休。”
“可魏公不仅不准,还要严查汉川逃兵的家属。”
“夏侯将军的残部,已经足足五年不曾归家,往岁汉川大败,士气瓦解,我担心,再这样下去,陇右必然生乱。”
那金甲青年笑道:“无妨,某不是征西护军,有虎豹骑在,他们不敢作乱。”
郭淮眼神幽幽一叹。
“曹家千里驹,自然是有强兵弹压,可陇右诸军多是汉川败兵、以及关东新兵,战力不足。”
“陇右地接益州,羌胡杂居,乃是秦陇锁钥,巴蜀咽喉,兵家必争。”
“我担心,刘备携大胜之威,不待冬雪融化,便会率先出击。”
“自时,关中、陇右各兵将尚未重整,一旦遭遇刘备袭击,岂能抵抗?”
那将军无言多时。
最终只道了句:“伯济,多虑了。”
“你在汉川被刘升之打怕了?你可是魏公的门生。”
“我分析过汉川战局,这米贼屡屡侥幸得胜,全靠天幸,可他未必赢得了我曹文烈!”
曹休,表字文烈,身为曹操族子,又手握虎豹精骑,此番出镇陇右,曹洪名义上是陇右主帅,可是出征前,曹操对曹休有言:汝虽参军,其实帅也!
有能力,有资本,有军队,曹休自然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郭淮深知曹休性格侵狭,目中无人,也没有多言。
毕竟曹休与他同在魏公帐下听教,也算是学了些本事的。
作为三军统帅,至少要比夏侯渊强一些。
“走吧,伯济。”
“该回冀县了。”
“你这一年来,日夜忧虑,是时候找几个女人开心开心。”
曹休翻身上马,在玩女人这方面,他和曹洪可谓兴趣相投。
二人自从去年一并来到陇右之后,便大肆搜刮民女,养在帐中看她们裸衣跳舞。
饶是杨阜百般苛责,曹家宗亲们依旧不以为意。
“那刘升之就算有些本事,又能如何,陈仓道和祁山道的两座坚城已被加固,足以让他啃个大半年。”
“他若真敢来进攻陇右,呵呵,我必让他有来无回。”
“驾!”
马队远去,装备精良的虎豹骑奔驰如风。
这一身重甲、马铠可谓羡煞旁人。
寻常魏军就没这等待遇了。
郭淮忧心道。
“文烈,你看到的战况,乃是魏公幕僚所写的战报。”
“可未必属实啊……”
魏家操控舆论的本事,郭淮是一清二楚。
汉川之战从大败变为小败,乃至变成了均势,魏国文人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这些不懂军事的文人信口胡诌也就罢了,怎么你曹文烈也相信这些谎话?
战报会骗人,战线可不会骗人。
魏军一路败溃,被赶出散关,可是实打实的大败啊。
郭淮全程参与了汉川之战,与刘云接触的最深,也对他的能耐最了解。
“刘升之……此人素来不走寻常路,不会顶着祁山堡和陈仓城前来进犯。”
“可他万一不走祁山道,陈仓道,还能走哪呢?”
郭淮眼中震恐,想到了一种可能。
但随后,这种微乎其微的可能性又被他否决了。
“除非攀山越岭,穿越数百里无人区,走到大河的尽头,走到西倾山上,绕道积石山,去穿越千里高原。”
“但光靠人力,做得到吗?”
郭淮摇了摇头,历史上在姜维走这条路以前,从来没有任何人成功从这里出兵过。
即便是真的由此出兵,千里无粮,后勤断绝,如何能胜?
“白马羌、钟羌、参狼羌……沿途那么多西羌部落,都将是阻碍。”
“走这条路,你将是必死无疑。”
郭淮的预料是对的。
可他忘记了一件事。
凉州勿论是羌人还是汉人,都对曹魏恨之入骨。
夏侯渊的影子,烙印在凉州上空。
此后无论是曹真还是郭淮,采用的都是夏侯渊式的屠杀政策。
缺粮了,就找羌人‘借’,缺军功了就找羌人打。
凉州是边州,是边郡,当地豪右素来为中原士大夫所轻视。
凉州汉人入不了曹魏的庙堂,羌胡屡遭曹魏倾轧。
这是无处存身的凉州人,‘思汉若渴’的根源,也是凉州在曹魏统治时期,年年叛乱的根源。
而刘备政权,自隆中对开始,素来以和戎抚夷为基本政策。
比起曹家在西凉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大屠杀,刘备政权奉行的是宽和的招抚。
听闻马超、或者姜维一到。
各地的羌人宁肯让汉军白吃白拿,也不愿意把一颗粮食留给魏军。
羌人供粮,汉人离心,豪右作乱。
此乃天赐良机!
攻占凉州,和戎抚夷,将从建安二十一年的春日开始!
……
数日后。
刘云与马超军队合流,沿着白水北上,直至西倾山。
作为巴颜喀拉山的支脉,西倾山高耸入云,雪峰环伺。
汉家北伐军穿行在大小山间,昼行夜歇。
初入高原,已有不熟悉气候的汉军开始出现了高原反应。
头痛、晕厥、呼吸不畅者比比皆是。
就连体格健壮的句扶也感到有些不适。
“升之,近来怪异得很。”
“怎生感觉喘不上气儿啊,莫非我等是走到酆都鬼城?”
刘云摇头道:“莫要胡言。”
“你这是生病了,得歇息。”
句扶都这般病态,更不要说其他的鬼卒了。
刘云没上过青藏高原,原以为历史上姜维能走此路,料想不会太过艰难。
可是,如今亲走一遭,方知路途艰险。
他晃了晃有些恍惚的脑袋,吩咐道。
“看来不能行军太快,传令,每日只行二十里。”
“令明,你带几百羌兵在前开道,找到适宜落脚处,便生火造饭,供我军食用。”
庞德久在陇右高原上,对这等气候反应还不太强烈。
“你们几个,带些羌兵跟我来。”
“唯。”
不多时,庞德的先锋队便已和大军拉开距离。
刘云带着主力暂作歇息。
天亮时分,大军方才在当地羌人向导的带领下拔营离去。
“好在马将军熟悉西方羌胡,阴平氐王雷定愿意派出向导,供给军粮。的确是解决了我军燃眉之急。”
马超踏过纷扬大雪,与刘云并肩而行。
“早先,定凉州战略之时,我便派出使者前往西羌各部,多数渠帅皆是愿听号令,供给军粮。”
“只是……夏侯渊先前屠灭凉州,阴影犹在,羌人目前不会贸然起兵。”
“除非他们能确信主公的大军会在后接应。”
刘云也没有想过能鼓动西羌起兵作乱,愿意提供军粮,就说明陇右羌人是有意将魏军赶出凉州的。
“如此就足够了。”
“凉州诸侯新败,宋健、韩遂的人头还挂在邺城,羌人心有疑虑是正常的。”
“只要我军在陇右打出威风,将魏军主力击败,羌兵自会臣服。”
“自时,我军在北笼络诸羌,主公出兵祁山,前后夹击,断绝陇山。”
“西域、凉州,将尽归大汉。”
蓝图在前,刘云心中豪气振奋。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凉州。”
“如今已成封侯事,此番当为凉州百姓,夺回凉州之名。”
马超深以为然。
言及此事,边郡武夫的心酸无奈便袭上心头。
“自孝武皇帝派霍去病将军攻夺河西走廊伊始,凉州羌汉相融,遂开西域,如此万邦之国方才兴盛。”
“可是,三百多年间守卫在这苦寒之地的健儿,又何曾被人正眼瞧过?”
“凉州,乃国之弃子,中原士大夫所不齿也。”
刘云冷笑道。
“一群腐儒,焉能知天下大势?”
男儿们,细数凉州事,满目尽沧桑。
“光武之时,以西域遥远,国力衰弱,未遑外事,故弃之如敝履。”
“累至多年,待班超、班勇父子以数十骑重夺西域,又为我大汉收服万里疆土,真乃英雄也。”
“朝中腐儒只知饱食相从,苟全私利,每逢凉州战事起,动辄扬言弃西域,弃凉州,如此岂是丈夫所为?”
“动辄弃土万里,割地送疆,又焉能称为上国?”
对于汉末朝中出现的弃凉州之事,刘云颇有微词。
“光武以来,朝中废弃凉州之事,屡上朝议。然汉庭终有忠臣志士明辨曲直,盖马将军之先祖,伏波将军力排众议,是故,金城以西,终为汉家疆域。”
“安帝时,朝堂先弃西域,又欲弃凉州,是故虞诩上书庭辨,汉家将士,亦舍生忘死,趋抚边疆,终不使胡族猖獗。”
“至灵帝末,平凉州耗尽国用,累至数百亿钱挥洒边州,国之将覆,司徒崔烈引满堂公卿,皆曰:弃凉!”
“时,独有傅燮,大骂公卿,曰:斩司徒,天下乃安!灵帝壮其节,不弃凉州。”
“如此,至汉道衰微始终,凉州依旧在,天下依旧在。”
凉州在,则天下安。
两宋以前的华夏,莫不如此。
而如今,天下大乱,又赶上小冰河期,华夏民族大融合之际,真乃古今未有之变局。
曹操为了篡汉,恢复九州制,公然舍弃凉州之名,将凉州故土尽数融入雍州地。
此举,让那些仍然为国死守绝域的英雄儿郎何等寒心。
自古,隆兴盛世,当以凉州为重。
衰败之世,莫不先弃西域,在弃凉州,后弃三辅。
最终把整个中原都拱手让出。
偏安一隅,自取灭亡。
“曹操撤销凉州之名,也意在舍去凉州繁杂之事,独守中原。”
“利器宜盘错,升卿负壮猷。谋臣皆肉食,何事弃凉州!”
“一曲凉州词,道尽此中辛酸。”
刘云心念此事,目光凝肃。
他看向远方崇山峻岭,那高耸入云的雪山,彰显着高原上的绮丽风光。
翻越此山,便踏上凉州路。
事实上,如今的凉州早已不是全盛疆土。
先前在张郃,夏侯渊的全力攻略下。
魏军仍然只控制着金城以南的几个郡。
过往因凉州动乱,河西走廊的领土,尽数为当地豪强和羌胡占据。
曹操建立魏国后,亦不愿干预凉州北部的乱局,实际上已经放弃了大半凉州。
就这样,金城郡以西的土地,已经三十多年不闻汉家政令。
凉州彻底成为了弃子……
饶是如此,仍有守卫在敦煌,西域的汉家儿郎在苦苦支撑,坚守绝域。
刘云当年游历凉州见到过这些人。
他们是整个帝国的守夜人,衣衫褴褛,不为功名,日复一日的和羌胡争夺着每一寸土地。
日复一日的在戈壁大漠上与塞外的敌人交锋。
整整三十年,没有一个援军,也没有任何钱粮供给,甚至在大汉实际上已经灭亡后,这些人仍在守护帝国的门户。
他们才是代表着大汉铁血的守夜忠魂。
“我不会弃凉州。”
“此行北上,不仅要还我大汉凉州之名。”
“更要让凉州永为汉疆!”
刘云环顾诸将,策马在军中疾驰。
“将士们,你们先前不知道此行我们要往哪里走,我现在告诉诸位!”
“我们去凉州!”
“自北宫伯玉,边章,韩遂起兵以来作乱,凉州离开大汉已经三十年了。”
“关东的世家大族不要他。”
“曹操把凉州的名号都给取消了。”
“他们不要,但我们要!”
“凡是汉家的土地,一寸山河一寸血,没有拱手让人之理!”
“诸位,汉家儿郎,可愿与莪同扫北?”
王平、句扶、庞德、张嶷皆曰:“愿随将军扫北!”
万众欢呼。
“扫北!”
“扫北!”
刘云昂扬奋马,加鞭前驱,吟诵道。
“好,那此行,我们去把凉州夺回来!”
“让汉家的锦旗,在昆仑山上,在祁连峰顶,在西域,再度飘扬!”
萧萧儿郎过雪山,昆仑祁连立汉关。
铁甲雄兵卷诸羌,不破凉州终不还。
是夜,三军进发!汉家儿郎义气盛。
踏破群山,竞相陇右去。
……我是分割线……
剑阁少女提示您:
季汉命运线更改率: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