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二章 四面楚歌(1 / 1)林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后,队伍即将进入鄱阳郡。

左游仙提出建议:“辅公,如今张善安正全力攻打九江郡郡治湓城,不若我军改变路线,不从鄱阳进入豫章,而是直接攻打九江的彭泽县。”

“攻打彭泽?”辅公祏眼前一亮,“左兄此议甚妙。”

西门君仪道:“不错,攻打彭泽有两个好处!”

“其一,如今张善安因攻打九江而后方空虚,我部若在此时进入豫章,张善安难免生疑,甚至会撤回豫章,这等于间接帮助了萧铣,我部也会让张善安心生不满,而攻打彭泽则不同,定会让张善安更加信任辅公。”

“其二,目前九江郡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湓城,彭泽县守备空虚,而且还隔着彭蠡泽鄱阳湖,我部出其不意,定能一战而定。”

“善!”辅公祏拍手称赞,“就依二位贤弟。”

因为临时变更计划,所以辅公祏所部准备的并不充分,攻城器械也不多,只有寥寥几十架临时打造的长梯,但事出突然,彭泽县守兵又少,一战便被辅公祏攻破。

攻占彭泽县后,辅公祏并未停留,下令即刻渡过彭蠡泽,与张善安合攻湓城。

张善安是彭城人,大业末年落草为寇,后辗转至淮南地区依附于林士弘,过了没多久,张善安受到林士弘猜忌而屡遭排挤,一怒之下,张善安烧毁豫章郡的外城,脱离了林士弘。

后来,萧铣派其部将苏胡儿攻打豫章,林士弘兵败后退守余干县,张善安趁萧铣军疲敝之时,突然出兵夺取了豫章郡。

吃了亏的萧铣当然不肯善罢甘休,当即便想派兵剿灭张善安,但当时萧铣的主要兵力都在攻打峡州,调动起来颇费周折,后来又有董景珍、张绣等饶内乱,事情便耽搁下来,而张善安也就在豫章站稳了脚跟。

在豫章安定下来后,张善安释放了俘虏,主动与萧铣交好,且从无犯边之举,萧铣对外扩张的心思基本都在李唐,而且麾下不少武将都或多或少有些养冦自重的意思,对平定周边也不甚积极,时间一久,萧铣也就默认了张善安的存在。

辅公祏派西门君仪前来与张善安联络,商议率部转移到豫章。

张善安第一个反应便是拒绝,虽然迫于形势投奔了李唐,但在他心里,豫章就是他的根基,自然不愿意让别人染指。至于辅公祏能不能归顺他,张善安不抱任何希望,连生死之交的杜伏威都能背叛,足见此人狼子野心!

仔细考虑之后,张善安又犹豫了,杜伏威所部在丹阳一带苦苦支撑,唐军未派一兵一卒支援,这固然有路途遥远、隔着新柳军的原因,但如果从另一方面考虑,是不是李渊乐得杜伏威所部与新柳军互相消耗呢?辅公祏的反叛未必就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如今这个世道,什么都是扯淡,一切都要靠实力话。

李渊已经下旨让其寻机攻打九江,如果有辅公祏相助,自己是不是也能少些消耗?

至于辅公祏会不会鸠占鹊巢,张善安并不担心,他相信辅公祏不会那么愚蠢,两家在这个时候内讧,只能便宜了别人,更何况两家至少在明面上是属于同一阵营。

最后,张善安便答应了辅公祏的请求。

如今正是攻打萧铣的紧要关头,辅公祏率部来援,张善安非常高兴,与辅公祏关系也更进一步。

而这时的萧铣,处境极为不妙。

经过将近一年的悉心准备,李孝恭、李靖于武德四年十月,率领两千多艘战船沿长江向东而下。

自担任夔州总管府长史,李靖就一直饱受压力,尤其李渊数次下旨催促其尽快起兵,让李靖十分为难,好在李渊并非昏聩之人,加上李孝恭从中斡旋,李靖才得以安心在巴蜀练兵。

如今万事俱备,大军正式进兵江南,李靖如释重负。

唐军进入峡州后,正遇长江涨水,李孝恭和其他将领建议水落后再进军,李靖却认为兵贵神速,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是,尤其义安王李孝常、庐江王李瑗率军由迁州房陵郡出兵攻打夷陵的远安,吸引了萧铣所部夷陵总管文士弘的大部分兵力,正是进兵良机。

李孝恭等人深以为然,同意了李靖的建议。

事情果如李靖所料,文士弘以为长江涨水,未做任何防备,唐军一举攻克了荆门、宜都二镇,兵锋直指夷陵郡治夷陵城。

文士弘紧急从安远撤回,率数万精兵在夷水清江迎战唐军,谁知匆忙中却中了李靖的埋伏,一战便损失数万兵马和数百艘战船。

收拾残兵败将,文士弘于百里洲再战唐军,结果还是大败亏输,不得已,文士弘退入北江后向萧铣告急。

在李孝常、李瑗在房龄集结之时,萧铣便知道大战来临,当即下令集结兵马迎战唐军。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让萧铣大为惶恐。

周法明突然宣布投唐,被李渊封为黄州总管,随后便率部攻打夏口。

与此同时,黔州刺史田世康兵进辰州沅陵郡,洪州贼帅张善安出兵九江。

在萧铣的鼎盛时期,辖区西至三峡,东至九江,南到交趾,北到汉水,可征兵力达到四十万,实力非常强悍。

而且,就其发展潜力来,也要好于李渊、窦建德和萧正等人。

在杨广征讨高句丽的战争中,士兵大多出自关症河南和山东,使得北地人口锐减,王薄起义后,北方更是战火连绵。

后来下大乱,江南自然也受到波及,但相对来,情况还是要好于北方。

不过很遗憾,即便再坚固的堡垒,也抵挡不住来自内部的瓦解。

当初董景珍拒绝出任起事首领而选择推举萧铣,完全是不得已。

雷世猛、郑文秀等人也是兵权在握,董景珍深知,他们推举自己并非出自真心,只是权宜之计而已,而起事之初最是忌讳内斗,董景珍想来想去,认为头领不宜由他们这些人来出任,便把注意打到了萧铣的头上。

萧铣是文官,更容易被世人认可,而且还出自兰陵萧氏,若是能以疵到江南士族的支持,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将事半功倍。

最初的时候,萧铣当然是拒绝的,这些人手握兵权,哪里会将他放在眼里,当个头领也不过是傀儡而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