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四章 昔别是何处,相逢皆老夫。(1 / 1)心事当拏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张灯结彩,百家通明。

这便是近日大乾境内的景象。

各地官府接到命令,不再对中医推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是直接开始明面上的全力推进。

除此之外,便是让各地官府开仓济粮,组织民众欢庆国之喜事。

喜事有二,大乾新国师正式上任;大乾尊上易宁回归!

这两事关系到的人物地位都太过超然,故此各地官员也是格外用心。

在他们的推动下,百姓又有粮食可领,大家脸上都露出喜悦的笑容。

而后,又有一消息被传出,近年来救了无数人性命的医术,还真是自家尊上推出的。

这一消息一出,如同向烈火中扔上一卷鞭炮,将欢庆的气氛烘托到顶峰。

相比于大乾城中家家户户的喜悦,大乾地位最高的几位近日却是紧锁眉头。

未央宫的小院内。

还是原来那个玉质石桌,只是比起二十多年前商量合作时的三人,又多出个文尧臣来。

“尊上,我们派出的谍子已经传回消息。”

周炟率先开口,然后将目光看向伤势已经恢复许多了的仲博。

老国师闻言放下茶杯,将最近收到的消息说出。

“文庙那边我问过好友,两位掌教以及圣贤们并没有下达任何命令,就好似不知道白玉京和我国发生的事情一般。”

“圣山也与文庙差不多。”

“因为白玉京不合常理的应对反应,以及半圣榜的更新,导致许多国家向我国派遣使臣,以示友好。”

“这里边共有三個大势力对我们的态度是全力支持。”

“拏武宗、百家城农家、大晋。”

“拏武宗和农家我能理解,大晋的态度有些出乎我们意料。”

仲博说到这里,文尧臣开口接话:“大晋的使臣我亲自接见的,我提的所有要求对方都答应,而对方要求只有一个,请尊上去大晋做客。”

仲博说出疑惑的原因:“按理说,以大晋的实力,肯定是知道我们与白玉京有矛盾的,却还敢这般靠过来,很奇怪。”

易宁全程抿着茶水,听着三人将今日情况说出。

如今封天大阵已经建好,本来按原计划,他只准备在大乾境内呆个一日,观察大阵运行无错后,便会离开。

可第二日,白玉京的反应着实出乎大乾的意料了。

文尧臣回到皇宫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文武,准备应对白玉京即将来临的攻势。

结果,白玉京不仅不问责,不仅不派修士来袭,还像脑袋抽风一般,开始大力宣传医术。

这一操作,让文尧臣等人听到后都有些懵,于是便派人前去调查。

这也导致易宁不得不继续呆在大乾境内,以防突发事件。

现在听着今日白玉京情况以及天下大势,他也如仲博一般,有些地方摸不着头脑。

拏武宗因为王阳明的关系,他倒能理解。

至于自己是农家修士...

易宁有些无语,这不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他与白玉京的明争暗斗,很可能会殃及池鱼。

至于主动站出来解释,这只越描越黑有什么区别,如此做反而会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在乎,只会适得其反。

“今日能获得的全部情报,就这些了。”

这时,仲博也将所知信息全部说出。

易宁听后,接着说道:“封天大阵这几日已经阻绝了十多名上五境,而大乾境内目前有二十三名他国的元婴修士。”

文尧臣提笔将这些信息一一记录在册,而后一挑眉头:“我知道白玉京的目的之一了。”

“什么?”

“树欲静而风不止,如今白玉京造势后,大乾已然处于风口浪尖之上,一举一动皆被天下注视,这对于我国如今情况来说,很不好。”

“有道理,如果这样说的话,如今唯一不明白之处,就是为何他们要推行医家了,要造势的话,没必要这般。”

周炟揉搓着下巴,进行总结。

现场几人也跟着陷入思考,这个疑惑也是最近困扰他们最久的问题。

“再看看吧。”

片刻后,易宁开口,“反正目前看来,医术是实打实的推出去了,我会在大乾再多呆些时日。”

“麻烦尊上了。”周炟三人起身行礼。

“那就先这样。”

易宁回礼后,身形闪动,消失在未央宫内。

而周炟三人则继续落座,对着已知信息继续推理讨论。

这是一个枯燥乏味的事,特别是周炟如今岁数,其实更适合修养。

但条件不允许,他们身为一国之主,一国国师,享受百姓的颂赞,那么就得为百姓挡下严寒酷暑。

这是为官的基本,但很多人都做不到。

......

从皇宫内出来后,易宁这会悬浮于天穹之上。

他先是将目光望向气势磅礴的医山,随着注视,山体里有一股很原始且单纯的情感涌出。

“别急,等你再长大些。”易宁对着山中生出的那一抹灵智说道。

这座山峰从诞生到成长,全与他有关,因此这山的妙用易宁非常清楚。

假以时日,便是武器,甚至作为灵魂栖身之所也是可以。

而后他又干起每日日常,确认封天大阵是否无错。

当一切全部完成后,易宁脖子转动,喃喃自语:“趁这个时间看看吧,下次回来又不知多久。”

说完,他身形消失在大乾上空,当再出现时,已经来到一片戈壁之上。

“呼——”

戈壁的大风裹挟着砂石四散飘飞。

易宁走在童家村外的小道上,在他两边是亭午耕过的田地,田地之间种满了水果与罗布麻。

如今正是夏秋时节,天气炎热,远处泛黄的大地都因炎热变得扭曲,可植物们却长得极好,这一切除了亭午的功劳外,也离不开村民们的护理。

易宁就这么闻着瓜果的清香,一步步来到村子之中。

因为是下午的原因,村民们大多都去放羊了,这会估摸着躲在湖边乘凉,等待太阳下山。

村子入目依旧是一片苍黄色,黄泥墙、黄泥路。

这一路行来,唯一不同的就是,家家户户院子里放着的人形雕像。

雕像做工很不好,要不是易宁看着雕像下刻着自己的名字,他还以为雕像是某个妖怪。

他还看到了童钱的小破院,房屋没有一丝破旧感,院子被人扫的一尘不染。

这是村民当年的承诺,也是村民的愿望,他们想要易先生回到村子时,还能找到家的感觉。

因为在他们看来,易先生就是自己的家人。

“哗啦——”

这时,一片片胡杨花从远处飘来,花瓣看到易宁后,仿佛孩子见到了父亲。

它们来到易宁身边,就这么围着他不断翻飞。

前赴后继,一片接着一片飞舞,眨眼间就在天空汇聚成一条由花瓣组成的道路。

这般异象也引起村中老人的注意。

他们慢悠悠地来到巷弄中,跟着花瓣飘飞方向前行,不一会就看到一道白袍身影。

昔别是何处,相逢皆老夫。

然后老人们愣住了,站在原地,不知觉眼睛有些湿润。

“六叔,青姨,鑫叔,川叔......”

易宁慢慢走近,一个个念着他们的名字。

被叫到的老人们,愣了好久嘴巴张了又张,才道出一句:“回来了啊。”

“嗯,回来看看。”

易宁笑得格外灿烂。

村民们这么久下来,肯定是知道自己身份的,从他们家中矗立的雕像就可以看出。

但如今他们看待自己的眼神,并不是在看大乾的尊上,而是在看村中出远门了的小伙子。

这就很好!

所以易宁很开心,所以老人们也很开心。

他们一行人向着书塾走去,有腿脚稍微麻利点的老人,被安排了通知其他村民的任务。

从他离开时那一步三回头的样子,就知道很不情愿。

村子不大,易宁与以前的大叔,现在的老人们聊着家长里短,谈着趣闻趣事,不一会便到了书塾。

书塾似乎刚经过翻新,堂木泛着点点光亮,小院已经被孩子们踩得分外光滑。

今日的书塾背诵的是《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朗朗读书声从屋子中传出,易宁带着一群老人就这么静静听着。

岁月静好。

之后,许多村民从外边跑回,这些人不止童家村的居民,还有其他几个村子的。

孩子们也放学了,他们看着自家爹娘围着的叔叔,脸上全是好奇。

而易宁则看着巷子中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露出笑容。

这里有妇女抱着个孩子,妇女姓张,张家村村长的女儿,以前暗恋过易宁很多年。

这里有扛着锄头的中年人,男子叫老五,以前还是他举着仙人掌,想要抢劫伏历。

这里有很多人,但唯独见不到那个一身毛病,却又身受村民喜爱的老头了。

老头叫童武,想来已经老死了吧。

不过也没什么不好的,能够老死家乡,何尝不是一件幸死。

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

人死之后只是先去另一个世界,为自家晚辈布置新家,然后坐在新家的院子里,安静等待。

正如这一世他们先来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