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7章 岑氏(1 / 1)玉剑仙泰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南道这六家士族,目前最得李世民信任的便是岑氏岑文本,然而岑文本在东征途中暴毙,令岑氏家族感到危机。

家族中有些人迫不及待的想要搭上李泰的线,也有人想搭上李治的线。

也有部分清醒的人想要利用这机会彻底退出储君之争,保住整个岑氏。

此时长安城岑府,岑文本的弟弟岑文昭看着手中拜帖沉声开口:

“晏倩,你现在是二房之主,你觉得该怎么做?要不要帮魏王?”

“三叔,侄儿不想参与进去,明眼人都看出,清理山南道是借口,最终目的是吴王李恪。

只要太子殿下保不住吴王,那些宗室必然会对太子殿下失望,魏王再去拉拢一下,围在太子身边的宗室力量便会分崩离析。

而太子也清楚这点,所以一直阻拦彻查山南道。

父亲临终书信,大伯和三叔也看过了,他告诫我们万万不可参与夺嫡之争。”

岑文昭沉着脸说道:“现在不是我们想不想的问题,我们老家就在山南道,不用多久族中也会传来信件。

哪怕没有山南道一事,真让晋王登基,我们该怎么办?

要知道,晋王一向好佛,通过褚遂良的名声,现在除了玄奘,整个佛门都站在晋王身后。

而太子身后站的是道教,你我只能和其他士族一样站在魏王面前。

大哥,你劝劝晏倩,这时候我们只能选魏王了!”

岑文叔对着茶杯轻轻吹气,一点也不想开口。

“大哥!先别喝,你想急死我!”

“你就不能改改你的性子?”

岑文叔摇了摇头:“这事能随便做决定的?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依我看啊!还是和原先一样,我们一人选一個即可。

武功苏氏是如此、兰陵萧氏是如此、京兆韦杜亦是如此,区别在于着重哪边。”

“那我选魏王,明天魏王上门我去见他,起码要先保住老家。”

岑晏倩暗暗叹了口气,他实在不想参与进去,可他也明白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他能决定,最多只能拖延时间再看看局势。

其实他更看好李承乾,然而李承乾并没有想过招揽朝臣,这便使得他哪怕想投靠李承乾也没有门路。

“三叔,还是见完魏王再说,如今局势还不明朗,不可妄动。”

岑文昭冷声开口:“等明朗了还需要我们作甚?锦上添花哪及雪中送炭。

别以为我不知你的想法,你和二哥一样,都看重太子殿下。

可你要明白,陛下明显不想让太子殿下登基,你觉得太子这位置还能坐多久。”

“三叔!话不能说太满!”

岑晏倩嗤笑出声:“贞观十二年陛下就想废太子,废了吗?谋反那么大事不照样被太子破解?

东征期间,太子直接拉拢了宗室和道教,现在陛下更不敢废掉太子。

你觉得山南道魏王会获胜,我还觉得太子殿下会获胜。”

“太子殿下已经败了,朝会上发生的事你没看到吗?”

“三叔!侄儿还是那句话,你们要想参与进去,我不反对。

二房只会听父亲临终遗言,不管谁来劝也没用。

魏王此次过来定是为了山南道,这事我做不了主,你找大伯商议即可。”

其实岑文本还留了一封信给岑晏倩,信里面记载了岑文本对李承乾的看法,以及他对岑晏倩的建议。

在岑文本看来,李承乾已经有足够能力坐稳皇位,而李世民因为某种原因才想着废掉太子。

他认为目前的局面是李世民和太子之争,魏王和晋王根本不是李承乾的对手,这也是岑晏倩更看好李承乾的原因之一。

岑晏倩认为此次李承乾不一定会失败,他想看看李承乾会不会派人接触岑氏。

李承乾根本没想过联系山南道士族,他的目标就是这些人,又怎么可能去拉拢他们。

此时夜幕早已降临,李承乾也等来了宇文定。

“拜见太子殿下!”

“这封信送去给吴王,交代他可以开始行动了!”

说着,李承乾向宇文定扔出一卷纸:

“三日内若没人告知荆州刺史白承庆,锦衣卫要安排人把长安发生的事告诉他。

建房、分地还需官府下令才行。

按照时间推算,杜荷应该已经离开长林县前往其他地方。

明日请李德懋来东宫一趟。”

“是!”

按照时间推算,杜荷此时已经离开长林县,这时候李世民把李祐和长孙冲召回长安,他必须重新找个人去山南道。

‘还是没人用,得找些文臣了。’

无需李承乾派遣锦衣卫告知,在李世民决定彻查荆州的第一时间,便有人快马加鞭前往荆州。

不仅仅长林县令韦常和荆州刺史白承庆很快得到消息,荆州之地其他县令也很快得到消息。

没有任何犹豫,白承庆直接派人邀请自己治下的一众县令来荆州商议。

特别是安兴县县令杜信更是当夜便前往荆州,处于枝江下游的安兴县是此次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不仅人员损失巨大,城中建造也毁坏严重,到现在还有很多百姓流落街头。

不用说他隐瞒土地人口,单单迟迟不恢复民生这个罪名他就受不了。

荆州衙门内,一群官员坐在各自的座位上,在烛火的照样下,可以清晰看到每个人脸上的担忧之色。

“诸位,被岳州刺史杨思礼给说中了,魏王和晋王想要通过吴王,彻底打败太子,而我们这些人要遭受无妄之灾。

不仅仅荆州,整个山南道怕是都要出事,现在吾等该怎么做?

要么跟随魏王和晋王,寄希望他们能保住我们一条命。

要么跟着吴王和魏王、晋王相斗,说不定还有机会继续留在山南道。

韦县令,郑集在朝堂上弹劾的人是你,你有什么想法?”

韦常苦笑出声:“我肯定得站在吴王这边,我是出头鸟,魏王不可能放过我。

白刺史,你们则不同,只要你们有足够的东西,还可以做选择。”

杜信一脸烦躁:“哪有什么选择,我们做的那些事,真要被陛下知道,十条命都不够杀。

魏王要的是宣承司,我们没法掌控宣承司,他怎么会保莪们。”

“白刺史,你说有没有可能他们就是想清理山南道,根本无关夺嫡?”

不等白刺史开口,杜信直接出声喝道:

“你是不是傻?就我们山南道这么做吗?隔壁淮南道做的比我们少?

那个郑集一出长安就直奔山南道,这才多久?”

白承庆也出声附和:“事关夺嫡已经无疑,否则太子殿下不会在朝堂上一直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若不是长孙无忌利用太子妃的名声,这局太子早赢了,我们也不用在这里探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